徐志摩原配妻子张幼仪,频频遭嫌弃,离婚后成了女强人发国难财
发布时间:2025-09-29 09:32 浏览量:2
民国才子徐志摩是一个在文学里追风逐月的绅士,也是怀有浪漫情怀的才子。对心仪的女子情意绵绵,花前月下的畅所欲言,总能让人不由自主爱上他这副潇洒模样。徐志摩一直被后人冠上“理想主义”的标签,肩负了探索新诗歌形式的重任。徐志摩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才子,可他对待感情的态度一直饱受争议,尤其是对原配张幼仪。
一、被逼迫结婚,牺牲自我换取更多利益
徐志摩是个拥有独立思想的人,和张幼仪的这段婚姻也一直被他唾弃。徐志摩不喜欢被约束的感觉,而他和张幼仪之间没有任何共同话题,这也注定了两人婚姻走向尽头的结局。这个婚事是由男方父亲和女方哥哥定下的,本意是想家族联姻,让张家和徐家强强联合。虽然徐志摩对包办婚姻不感兴趣,但他还是可以接受家族式联姻的。
为了整个家族的发展,徐志摩也很尊重父亲的决定,他不能因为自己任性妄为就让父亲颜面扫地,还会让两个大家族之间产生嫌隙和隔阂。若徐志摩拒绝必定会和父亲反目成仇,关系瞬间僵持,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自己也无力承担读书所需的高额费用。况且和张幼仪结婚就有了唐塞父亲的理由,不用被限制自由留在家里翻查账本。
徐志摩渴望心无旁骛的学习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答应婚事也未尝不可,这是出于更长远的考虑。可在婚后徐志摩才发现,两个人的这段婚姻只能用不可理喻来形容。在极度不情愿的情况下娶了张幼仪,心中的埋怨牵连到了无辜的她。18岁徐志摩正值青春年少,天真的他追求浪漫主义,而张幼仪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
尽管出身于富商家庭的千金大小姐张幼仪,温柔贤惠又聪明能干,还是频频遭到徐志摩的嫌弃。她的容貌虽不算是绝世容颜,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甚是可爱,流畅的脸部线条衬托她端庄典雅的气质。徐志摩经常嘲笑张幼仪是乡下人,无论对方如何努力他都不屑一顾,甚至还背着妻儿远在国外,不顾身份与体统与林徽因谈情说爱。
二、婚后投身事业,发国难财遭诟病
两个人签了离婚协议后,在家人的引荐和帮衬下,张幼仪顺理成章做了上海女子银行的副总裁。不枉她祝哥哥们和父母的耳濡目染,刚经手业务就能熟练操作,靠营销手段吸引了不少富家太太和小姐。随着经营时间越来越长,张幼仪发现女人的消费欲望比男人更重,于是她便把目标锁定在了女人身上。
张幼仪开了家高端定制服装店,专门为达官显贵的女性定制衣服。店里有各种名贵的皮草和布匹,富家千金和太太的要求都能一一满足。在服装店开业之初张幼仪就进口了大批名贵皮草,足以彰显其家底雄厚。服装店的顺利经营给了张幼仪信心,而中日交战的节骨眼上让她看到了大商机。
于是张幼仪眼疾手快,利用手中的资金大量囤购染料和日常所需的必备物资,等市场上库存不多时再高价卖出。张幼仪唯利是图的行为饱受争议,作为商人她确实是成功的企业家,毕竟目的只是为了获取更高利润。即便发国难财遭到世人谴责,但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专心致志经营着自己名下的企业和店铺。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幼仪带着所有存款赶往香港,而后又辗转多次最终定居在美国。在张幼仪看来,商人都是冷静理智的现实主义者,想要挣钱就必须抛弃良心底线。或许这正是她与徐志摩不合拍的原因,为了牟利而不顾民族和国家,这与爱国人士林徽因截然不同。张幼仪虽然是杰出女性代表,可缺乏民族气节。
徐志摩和张幼仪的感情近乎于没有,两个人甚至连礼貌的举案齐眉都做不到。为了丈夫和家庭甘愿放弃一切,虽然深爱着徐志摩,可他与林徽因的感情纠葛真伤害到了她。离开丈夫后张幼仪开始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在短时间内就做出了一番成效。或许没有与徐志摩的纠缠,张幼仪很可能是业内知名的女企业家,也不会被爱所困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