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雯·丽:拥有绝世容颜与情路坎坷的乱世佳人
发布时间:2025-09-25 15:33 浏览量:1
前言:绿宝石般的眼眸深处,是戏梦人生的执着与破碎。
“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
奥斯卡评委对费雯·丽的这句经典评价中,“如此的美貌”正指向她那张无可挑剔的脸庞,尤其是那双摄人心魄的绿眼睛。
这位凭借《乱世佳人》中郝思嘉一角永载影史的女演员,一生都在艺术与爱情间挣扎。
1967年7月7日晚,54岁的费雯·丽在伦敦寓所孤独离世。她的床边摆放着一张照片,那是她深爱了二十多年却最终离她而去的前夫劳伦斯·奥利弗。
直至生命终结,她始终未能忘掉他。
1913年11月5日,费雯·丽出生于英属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父亲是英国派驻印度的官员,一位富有的股票经纪人,母亲则是温柔能干的爱尔兰名媛。优渥的殖民地上流家庭生活,为费雯·丽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母亲对她格外注重教育,为女儿请来英国的家庭女教师,同时让女儿在穆斯林环境中接受天主教的熏陶和完整的英国式教育。6岁时,费雯·丽被母亲送回英国读寄宿学校,这段童年经历培养了她的独立性格,也埋下了对表演艺术热爱的种子。
戏剧梦想的种子早在少女时期就已播下。13岁时,她进入巴黎一家戏剧学校进修,18岁考入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然而,她对表演的热爱最初并未得到母亲的支持——“母亲觉得演戏并不是上流社会的行当”。
1931年,18岁的费雯·丽结识了年长她13岁的律师赫伯特·利·霍尔曼。霍尔曼成熟稳重、事业有成,他的成熟稳重让费雯·丽心动。面对霍尔曼的求婚,她几乎没有犹豫,次年二人就进入婚姻的殿堂。
然而,新婚的幸福感很快消退。霍尔曼希望妻子能做一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把精力放在家庭上,而不是像费文丽一样抛头露面出去演戏。
但费雯·丽渴望迷恋舞台。1933年女儿苏珊娜出生后,这种矛盾更加尖锐。
当费雯·丽在戏剧《道德的面具》中一举成名后,霍尔曼对妻子愈来愈不满。
眼看艺术追求与婚姻家庭难以调和,费雯·丽后来回忆道:“爱情应该是自由的。”
1935年,费雯·丽观看了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皇家剧院》,接连看了十四遍,并对女伴立下狂热的誓言:“总有一天我要嫁给这个人!”
作为一个已婚女子,说出这种话本就是一种僭越。
但,这个梦想最后竟然实现了。
命运很快给了他们相遇的机会。
1936年,两人合作电影《英格兰大火记》相识,彼此一见倾心。儒雅的奥礼佛,美丽的费文丽,两人站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对璧人。
奥利弗后来回忆:“片子一旦拍久了,我们很可能要讨厌对方。”但事实恰恰相反——影片停机后,奥利弗因为不能忍受分别而成为霍尔曼律师家每天必定出现的客人。很多朋友都记得他们当年眼中只有彼此的情景。
两人都有家庭,却难以抑制地相爱。费雯·丽最终向霍尔曼坦言:“尽管你不同意离婚,但我必须离去,因为一个人应该葆有心灵的健康,我要和一个懂得我的人生活在一起。”
1940年8月,在各自离婚后,费雯·丽与奥利弗终于结婚。
这段看似完美的才子佳人结合,却没有导向美满的结局。
费雯·丽在拍摄《乱世佳人》时染上的肺结核、两次流产、以及因出演《欲望号街车》过于进入角色引发了精神疾病,这些都给两人的婚姻蒙上了厚重的阴影。
奥利弗后来在给朋友的写信描述费雯·丽的精神状态时,提到他好几次发现费雯·丽坐在床角,双手掩面失控地哭泣。看到这种情形,奥礼佛感觉自己也要发疯了。
1960年,奥利弗提出离婚,这对银幕内外的传奇情侣的婚姻算是走到了尽头。
离婚后,演员约翰·梅里韦尔走进了费雯·丽的生活。这位比她小十几岁的演员细心呵护着病情日益严重的费雯·丽,陪伴她直到生命尽头。
1967年7月7日晚,梅里韦尔演出完后回到家中,发现费雯·丽躺在地板上已经去世。一代影星就此香消玉殒,年仅54岁。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岁月,费雯·丽床头依然摆放着奥利弗的照片。听好友说起自己发作时疯疯癫癫的样子,她也曾感叹:“为什么我就不能得一种体面一点的病呢?”这句话似乎也是她对自己情路坎坷的一生发出的一声叹息。
假如有来生,我照样只做两件事,一件是“成为一名演员”,一件是“嫁给奥利佛”。
这句话似乎还回响在耳边,费文丽用自己短暂而辉煌的一生,证明了自己天生为艺术而生、践行了对表演和爱情极致追求的生命态度。
- 上一篇:大唐党争,真的狗血
- 下一篇:9首诗读懂李商隐:每首都含千古名句,不愧是“情诗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