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珊:气质太出众,半个文坛为她争风吃醋,追求者几乎皆不得善终
发布时间:2025-09-25 10:21 浏览量:1
很多人对俞珊这个名字很陌生,她是民国时期的名媛,样貌才情绝对不输陆小曼和林徽因。而且还因气质出众,被众多文坛泰斗追求并为其争风吃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俞珊祖籍浙江绍兴,跟鲁迅是老乡,她祖父曾是鲁迅的老师,祖母也出身名门,是曾国藩的孙女。俞珊出生于日本,后随父母回到国内,父亲在铁路局任职。如此显赫的家世,使得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俞珊生性活泼开朗,又长的好看,很得家人的欢心。那时全国招收女生的中学并不多,她年仅十六岁就独自来到天津,就读于南开女中。读书之余,俞珊迷恋上了话剧舞台,她才艺出众,不但能表演,还会创作剧本、会设计服装道具等等。
除此之外,演奏钢琴和表演京剧也是俞珊的强项。尤其是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王瑶卿曾亲自传授她《贵妃醉酒》,由此可以看出其艺术成就绝非一般可比,据说京剧大师张君秋的《贵妃醉酒》就是跟她学的。
度过了快乐的中学时光,俞珊先是考入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后转到上海国立音乐学院读书。在这里,她遇到了田汉。田汉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恰好到她们学校挑演员。面对艺术系众多的学生,俞珊出众的外貌和优雅的气质一下子就吸引了他的目光,立刻邀请她加入南国社。
一个正值妙龄的少女,多才多艺、性格开朗、长相俊秀、身材丰满,几乎集中了世间所有美好的形容词。这样的女子,谁不想跟她共事呢?田汉更是毫不掩饰自己对她的喜爱,一开始就让俞珊担任《莎乐美》的女主角。
虽说这样做是存有私心,但俞珊以其超强的演技把女主角荒唐执拗的形象惟妙惟肖的演绎出来。在南京首演就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各大报纸都在头条刊登了她的剧照,俞珊因此成了上海人尽皆知的大明星。
那时田汉刚离婚不久,现在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子,就想跟俞珊上演才子佳人的戏码。但俞珊始终把他看做师长,并不想进一步发展关系。即便被拒绝,田汉仍旧为其量身打造了话剧《卡门》。不出所料,《卡门》演出的成功令她名声大噪。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俞珊有机会接触到了当时的很多名人雅士,比如梅兰芳、梁实秋、徐志摩等等。尤其是徐志摩,虽然当时已经娶了美貌与才情兼具的陆小曼,也仍然对俞珊表露出倾慕之心。只要有她的演出,他场场必到,两人经常私下讨论剧情,有时还聊到深夜。
陆小曼受不了丈夫对俞珊的追求,夫妻间经常发生口角。而俞珊的父亲对女儿登台一事非常震怒,认为其行径跟戏子无异,有伤风化,责令她立刻停止演出,否则断绝父女关系。
俞珊无奈之下,放弃了话剧舞台,心情时常苦闷,无处宣泄,偶尔会写信给梁实秋述说心事。梁实秋当时在国立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他早就对俞珊心存爱慕,因此邀请其到青岛散心,而且还不惜以权谋私,安排她做了图书管理员。
图书馆很能传播八卦,何况这里有一个才貌双全的佳人。梁实秋也没想到,俞珊的到来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为一睹芳容,学生们几乎把图书馆的门槛都踢破了,就连表面上故作严肃的教授也展开了对她的追求。
这些教授很多都是有家室的,比如闻一多,比如赵太侔。赵太侔是教务长,年龄比俞珊大了将近二十岁,而且有家室、有儿女。为了追求女神,他不顾众人责骂,跟发妻离婚。为此梁实秋多次发表文章,痛批其为老不尊……
很多教授效仿梁实秋的做法,为了追求俞珊,不惜对情敌揭短、拆台,互相打击,毫无斯文可言,大约有半个文坛的人都参与了这场“争风吃醋”。著名学者沈从文还以此为原型,写了一篇小说叫《八骏图》。
俞珊并不想人生如此,抗战胜利后田汉帮其在天津戏曲研究所找了一份工作。之后她深居简出,过着平淡的生活。直到1968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俞珊在悲愤中死去。
她去世后,人们梳理那些追求过她的人,发现徐志摩空难而死;闻一多被特务杀害;田汉被迫害致死;还有赵太侔自尽身亡……大多都不得善终。只有梁实秋,就是那个引发风波的人,最后能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