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有十个孩子,只有这个儿子话最少,却以一支笔撼动文坛

发布时间:2025-07-19 09:42  浏览量:1

台北松山机场,1963年。一位身着戎装的古稀老人紧握儿子的手,突然泪如雨下。

他是“小诸葛”白崇禧,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此刻却像个脆弱的孩子。登机的是他第九子白先勇,一个从小被视作“异类”的内向少年,此行将赴美留学。

四年后,白崇禧溘然长逝,而那个曾被他忽视的儿子,却以一支笔撼动文坛,更用一生守护中华文化的两座高峰:《红楼梦》与昆曲。

将军府的“异类”:孤独浇灌文学萌芽

白崇禧有十个子女,九人活泼伶俐,唯第九子白先勇沉默寡言。幼年辗转桂林、重庆、上海,他亲历战火与家族颠沛,养成敏感内向的性格。在台北宅邸,兄弟们骑马练枪的喧嚣中,他常独自蜷缩书房,捧读《红楼梦》。书中大观园的盛衰,暗合白家从桂系权倾一时到退守台湾的沧桑,也成了他的精神避难所。

父亲眼中,这个“痴傻”儿子最不似将门之后。兄弟姐妹游戏时,他默默观察家中老厨娘的叹息、副官眼角的皱纹;家人围坐听京剧,他却为梅兰芳《游园惊梦》的昆腔神魂颠倒。九岁在上海看罢演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的唱词烙印心间,悄然埋下文化救赎的种子。

机场泪别:父与子的历史性转身

1952年,白先勇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以小说《金大奶奶》震动文坛。当同学沉迷存在主义时,他笔下流淌的是桂林米粉摊的烟火、上海滩贵妇的落寞。学者夏志清惊叹其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认为五四以降仅鲁迅、张爱玲等五六人可与之比肩。

1963年赴美前夕,白崇禧亲赴机场送行。自知病体难支的将军忽然崩溃痛哭——这是乱世枭雄罕见的情感流露,亦是对“不肖子”的终极认可。四年后白崇禧病逝台北,而白先勇在大洋彼岸写出《台北人》。书中14篇故事,从南京遗老到上海舞女,构筑成一部离散者的史诗,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七位。彼时他未满三十,却已满纸沧桑。

异乡讲堂:红楼烛照西海岸

1965年,白先勇站上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讲台。面对金发碧眼的学生,他选择以《红楼梦》为教材,这一讲便是二十九年。当西方学界将《红楼梦》拆解为阶级斗争或宫廷秘史时,他正本清源:“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超前西方现代主义三百年!”

他解析太虚幻境的隐喻,赞叹黛玉葬花的诗意美学;比较“庚辰本”与“程乙本”字句差异,力证后四十回并非续貂——宝玉雪地披大红斗篷拜别贾政的结尾,“禅唱声充满宇宙,是中国抒情文字的极致”。学生们称他为“Rock Star”,选课队伍蜿蜒如龙。台大教授柯庆明感慨:“当今之世,唯有此等风流人物,能解三百年前才子书!”

情根深种:昆曲复兴的破岩竹魂

2001年昆曲申遗成功,白先勇却痛心疾首:苏州昆剧院观众寥落,演员比台下老人还多。他立誓再造青春版《牡丹亭》:“汤显祖写‘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这情字是中华文化的原动力!”

他倾尽家财,请出昆曲泰斗汪世瑜、张继青,手把手教导苏州小兰花剧团青年演员。为杜丽娘衣襟绣花配色,他翻阅百本明代织品图录;柳梦梅折扇开合角度,排练数十遍才定案。2004年台北首演,当“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唱响,满场青年泪光闪烁。二十年巡演近500场,观众达80万,六成是高校学子——一出戏复活了一个剧种。

程乙本之争:为红楼正名的文化战役

2014年,77岁的白先勇重回台大讲坛。三学期细说红楼,他剑指红学界百年公案:“张爱玲贬后四十回为‘狗尾续貂’,大谬!高鹗若真续书,才情绝不在雪芹之下。”

课堂中,他对比版本一字之差:黛玉眉目,庚辰本写“笼烟眉”略显模糊,程乙本作“罥烟眉”则飘然欲飞;尤三姐自刎时,程乙本增“揉碎桃花红满地”七字,凄艳入骨。2017年,60万字《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出版,清代改琦《红楼梦图咏》人物图点缀其间,成为两岸最畅销的红学读本。清华附中教师感慨:“这才是《红楼梦》的正确打开方式!”

跨世纪对话:当八十岁遇见三百岁

2024年春,87岁的白先勇在TikTok镜头前翻开《红楼梦》。青年留言问:“AI时代读古典有何用?”他答:“ChatGPT没有灵魂!中华文化才是安身立命之根。”

从桂林防空洞躲轰炸的孩童,到加州讲坛的文学导师,他毕生架设着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父亲白崇禧半生戎马终随历史淡去,而那个曾被轻视的“痴儿”,以笔为舟载着《牡丹亭》的至情、《红楼梦》的苍茫,驶入文明的长河。临终的将军不会想到,当年机场一别,真正延续白家荣光的并非枪戟,而是儿子手中那卷泛黄的书页——那上面写着:“情根一点是无生债。”

【参考资料】: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树犹如此》(白先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白先勇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青春版〈牡丹亭〉文化现象研究》(顾春芳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论文)
《中国昆曲艺术》(吴新雷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台北人》(白先勇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红楼梦》(程乙本校注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