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丨“湘浙潮涌”西泠印社藏品展即将在湖南美术馆开幕
发布时间:2025-09-24 18:45 浏览量:3
| 前 言 |
◎ 王宏伟
在中国文化的浩瀚星空中,篆刻艺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与文化基因。创立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篆刻团体,历经百廿多年风雨,始终秉持“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成为海内外金石篆刻艺术的圣地。而远隔千里之外的湖湘大地,自古文脉绵长,从岳麓书院“惟楚有材”的千年弦歌,到近代“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这片土地孕育的艺术基因与西泠印社结下了跨越时空的不解之缘。本次“湘浙潮涌”特展,正是以艺术珍品为纽带,首次系统梳理西泠印社与湖南籍社员之间深厚渊源,堪称一部用金石篆刻写就的湘浙文化史诗。
一、孤山湘水:早期湖湘印人的西泠因缘
1904年,当丁辅之、王福庵、叶铭、吴隐四位创始人在西子湖畔创立印社时,一位来自长沙的18岁青年唐醉石(1886—1969)已活跃其间。这位幼年失怙的湖湘才子,随外祖父李辅耀——这位湘阴籍的晚清翰林、浙江道台定居杭州,在孤山“西泠寓斋”中饱览外祖父所藏吉金贞石、秦汉玺印。正是李辅耀将别墅庭院“小盘谷”捐赠印社的义举,为初创期的西泠印社提供了重要活动空间,而唐醉石则以其早慧的艺术才华成为创社九君子中最年轻的成员。堪称湘浙艺术交融的最早见证。
后来的罗尗子(1919—1968),则代表了另一条湖湘艺术家融入西泠的路径。这位1934年考入杭州艺专的湖湘才子,在潘天寿、诸乐三指导下形成刚健雄浑的印风,1947年经丁辅之亲自推荐入社。展览特别呈现其1960年代所刻“无限风光在险峰”朱文印,印面线条如屋漏痕般浑厚苍茫,恰是湖湘人“霸得蛮”性格的艺术投射。
二、金石春秋:现当代湘籍社员的艺术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湖湘与西泠的缘分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延续。李伏雨(1924—1995)的人生轨迹颇具传奇色彩:这位望城走出的空军军校毕业生,1945年转入国立艺专学习西画,却在韩登安指导下投身篆刻,最终成为西泠印社复社工作的核心成员。参与创建西泠出版社、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此展中李伏雨所刻“艰苦奋斗”一印,继湖南齐派风格,方峻挺拔的刀法中可见其对时代精神的敏锐把握。其子李早为当代西泠印社理事,父子两代的艺术传承,恰是湖湘篆刻血脉延续的生动写照。
同样的是李立(1925—2014),这位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雕塑系的湘潭人,早年深受西泠印风熏陶,后得齐白石亲授,是齐派篆刻在湖南本土的继承与发扬者。所展的国画“水仙”,用笔清爽简洁,充分展现了这位湖湘艺术家在书画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三、印外求印:多维度的艺术对话
本次展览的独特价值,在于突破传统篆刻展的局限,通过100余件书画印展品,立体呈现湘浙艺术交流的全景。徐植(1921—2014),王福庵的入室弟子,他的“苍鹰图”国画作品,展现了这位长沙籍艺术家如何将陆抑非花鸟画的没骨技法,挥发成自己对绘画的理解与汲取;袁道厚的“罗浮赏梅”国画,诠释其从湖湘到浙西的艺术探索。除此之外还展出了与湖南印人有着渊源关系的吴昌硕、沙孟海、赵朴初、启功、李苦禅、傅抱石、陆俨少、陈半丁、王个簃、黄宾虹、马衡、陈佩秋、程十发、诸乐三、潘天寿、朱屺瞻、黄胄、钱君匋等大家的书画作品,反映出西泠名宿与湖湘文化圈的深度互动。
四、潮涌新声:当代湘浙篆刻的共振
2012年岳麓印社的成立,标志着湖湘篆刻进入集体发力新阶段。此次展览还展出了韩天衡、陈振濂、李刚田、黄惇、刘一闻等岳麓印社名誉社长、顾问的作品,以及湖南当代西泠印社社员罗光磊、陈松长、李砺等人书、印新作,彰显着当代湖湘印人“守正创新”的探索精神,见证着传统篆刻艺术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从唐醉石到李伏雨,从李立到当代岳麓印人,西泠印社120余年的社史中始终跃动着湖湘因缘的生命力。这些展品不仅是艺术审美的载体,更是文化记忆的容器——它们记录着李辅耀捐赠园林的义举,诉说着潘天寿与罗尗子的师生情谊,铭刻着沙孟海与李伏雨关于印学未来的思考。当我们凝视这些穿越时空的金石痕迹,看到的不仅是刀与石的碰撞,更是钱塘潮与湘江水千年不息的文化共鸣。
本次展览作为岳麓印社与西泠印社合作之作,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积极展望。我们期待这些凝聚着湘浙智慧的瑰宝,能激发更多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推动篆刻艺术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金石不朽,文字长存”,愿这湘浙两地的文化潮涌,继续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 学术支持 |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
| 主办单位 |
西泠印社
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湖南美术馆
湖南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
| 承办单位 |
岳麓印社
湖南湘江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协办单位 |
长沙美术馆
齐白石纪念馆
湖南现代美术馆
民进长沙开明书画院
开 幕
2025年9月29日(周一)上午10点
展 期
2025年9月29日-10月19日
地 址
湖南美术馆一楼4号展厅
| 部分展品 |
——吴昌硕 ——
天惊 · 巷语 联 132.5cm×25.5cm×2
——黄宾虹 ——
临安山色图 轴 65.5cm×130.5cm
——潘天寿——
花光烂漫楚天秋 120cm×42cm
——沙孟海 ——
石友 · 永邦 联 124cm×27cm×2
——启 功 ——
苏东坡诗句 136cm×68cm
——赵朴初 ——
庆创社九十周年自撰贺词 尺寸不详
——傅抱石 ——
不到长城非好汉 63cm×108.5cm
——谢稚柳 ——
荷花 轴 92cm×52cm
——饶宗颐——
清弘仁题牛山乔林图 轴 102cm x 34cm
——陆俨少——
雁荡胜景图 轴 69cm×46cm
——黄 胄 ——
赶集图 65.5cm×130.5cm
——王福庵 ——
古杭王禔长生安乐印 3.5cm×3.5cm×7.2cm
——罗尗子 ——
无限风光在险峰 5.0cm×3.6cm×6.5cm
——方介堪 ——
大比之年大学之年 3.1cm×3.1cm×5.2cm
——来楚生 ——
多快好省 破除迷信 2.7cm×1.7cm×9.8cm
——陈振濂 ——
蝴蝶花 轴 141.5cm×47.5cm
——韩天衡 ——
慎独 5.5cm×2.7cm×4.5cm
——刘一闻 ——
一日千里 3.8cm×1.8cm×6.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