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提副科 3年提正科 38岁正处 退5年落马 一个福建副厅的速升与崩塌
发布时间:2025-09-23 10:49 浏览量:3
2025年9月22日下午5点30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一条不足百字的通报——“福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福建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此时,那些每天都在福州鼓楼区某老干部活动中心喝茶下棋的老棋友们都还在纳闷,老高今天怎么缺席了?退休5年来,他可是每天雷打不动地在此消磨午后时光。
在争锋打趣过程中,高明常对其他棋友说:“退休后的每一天,都是老天额外赏的饭。”直到通报发布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赏饭”的从来不是老天,是纪法暂未落下的剑。
1983年夏天,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生高明穿着白衬衫、斜挎帆布包,到平潭县屿头乡报到时,乡政府老会计还嘀咕:“这细皮嫩肉的后生,怕是扛不住海风三天。”
然而他低估了这位23岁青年的能量——省组选调生身份+党员光环,让高明仅用1年就跻身乡党委副书记,喜提副科。
一些同期或更早参公的干部酸溜溜地说:“我们抄材料时,他已经坐主席台念稿了。”
更戏剧的是1986年:26岁的高明升任屿头乡党委书记(参加工作第3年提正科),办公室比许多老资历的干部还大一圈。当地渔民私下调侃:“高书记开会拍桌子,比台风掀浪声音还响。”
不仅如此,他的晋升轨迹像按下快进键:
35岁当副县长(罗源县,分管渔业)时。任期内曾因强推“深海网箱养殖”被渔民围堵,却靠“省里特批资金”化解危机;
38岁跻身正处(福州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后,主导引进某台资食品厂,被台商称赞“批文速度比快递还快”;
46岁主政闽侯县,担任县长时,力推“填海造港”工程,私下对身边的亲近干部说:“海填平了,功劳也填实了。”
2010年4月,50岁的高明调任连江县担任县委书记。这座闽东小城三面环海,当地的百姓流传,在连江当干部,如果仅为自己的钱袋着想,“这里捞油水比捞海带容易。”
他上任首周就调研海岸线,指着一片滩涂对随行人员说:“这里未来是旅游度假区。”——2年后,这片滩涂果然变成“**黄金海岸”楼盘,开发商据说背景非常强大,与高书记的关系也非常紧密。
当地一名老干部透露:“高书记开会常提‘跨越式发展’,但有人悄悄改了个字——‘跨线式发展’。”(注:福建方言中“线”与“现”同音,暗指变现)
在连江县他仅待了3年,就升任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晋升副厅级干部,随手更是出任福州市副市长,并在2016年升任福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一位退休法官回忆:“高书记调研法院时,总强调‘法律底线’,但每次说完都要补一句——‘当然,服务大局是更大的底线’。”
2025年7月,中央第四巡视组进驻福建,受理信访截止日为9月23日。
7月以来,福州官场风声鹤唳:省委食堂里,干部们连拼桌吃饭都慎聊公事。
巡视组驻地(西湖宾馆)每晚灯火通明,信访窗口排起长队,一名保安形容:“递材料的人比景区排队买鱼丸的还多。”
高明被通报的时间(9月22日)距截止日仅剩24小时,有当地百姓戏称:“这是巡视组交卷前,用最后一点墨水勾掉了漏网之鱼。”
如今回看高明1983年的毕业照:站在师大陶行知雕像旁的白衬衫青年,绝不会想到42年后的人生结局。
他的大学导师曾夸他“文笔缜密”,尤其擅长写议论文——可惜最终写的“文章”,成了纪委通报里的违纪违法事实。
连江县一位老渔民说得朴素:“海蛎贴着礁石长,涨潮时看不出来,退潮了才知粘得多牢。”
而高明的故事恰恰印证:权力涨潮时隐藏的污垢,终会在退潮时裸露于阳光之下。
“高明”这名字虽取得好,但终究没押中对人生的注。高明吗?
路走歪了,早晚要还。
高明的故事令人唏嘘:有人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也有人质疑“火箭提拔是否藏匿了早期问题”。
你认为干部退休后是否应该终身追责?从中文系才子到阶下囚,哪一步是他走错的关键?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高见。
- 上一篇:六位英年早逝的明星,他们的故事令人心碎
- 下一篇:捞女翟欣欣被判入狱:该!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