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个粤剧花旦,梁宗岱竟抛妻弃子,沉樱携女净身出户永不相见

发布时间:2025-09-21 12:50  浏览量:1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既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翻译家,又是特立独行的学者。梁宗岱16岁就被誉为"南国诗人",其诗作《晚祷》震动文坛;28岁赴法留学,与法国象征派大师瓦莱里结为忘年交;回国后任北大法文系主任,与胡适、徐志摩等把酒论诗。

他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被誉为"神译",至今无人超越。然而,这位在文坛叱咤风云的才子,其情感世界却比他的文学作品更加跌宕起伏。世人皆知他的文学成就,却少有人知他那段轰动一时的婚变风波:为追求27岁的粤剧花旦甘少苏,他不惜抛妻弃子,致使发妻沉樱携两女愤然离去,永不相见。这段感情纠葛,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成为中国文坛一桩至今令人唏嘘的公案。

才子佳人:与沉樱的美满姻缘

梁宗岱与沉樱的婚姻曾是天作之合。1934年,两人在日本相识相爱,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是文采斐然的女作家。沉樱不仅翻译了《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等名著,更在创作上独树一帜。她的短篇小说集《喜筵之后》广受好评,被鲁迅誉为"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婚后,沉樱放弃了自己的文学事业,全心相夫教子,为梁宗岱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创作环境。

他们在北碚的家中常常高朋满座,朱光潜、卞之琳等文人雅士都是座上宾。每当月色皎洁的夜晚,梁宗岱会在院子里朗诵新作,沉樱则安静地在一旁沏茶。她细心保管丈夫的手稿,为他整理藏书,甚至在他创作遇到瓶颈时,陪他彻夜长谈。两个女儿相继出生后,这个家更添温馨。沉樱以为这就是她的一生:与挚爱的丈夫携手文学,抚育子女,白首偕老。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切美好竟会因为一个粤剧女演员的出现而彻底粉碎。

惊变时刻:甘少苏的出现与家庭的破裂

1941年秋,梁宗岱在广西偶然观看了粤剧花旦甘少苏的演出《红楼梦》。时年27岁的甘少苏扮演林黛玉,扮相俊美,唱腔动人,一句"葬花吟"让年近不惑的梁宗岱如痴如醉。演出结束后,他直奔后台,不顾旁人眼光,当场为甘少苏赋诗一首:"宛如洛神凌波来,笙歌散尽独徘徊。"

当时甘少苏正陷入一场不幸的婚姻,她的丈夫是个嗜赌成性的军官,经常对她拳脚相加。梁宗岱得知后,立即动用所有关系,甚至不惜重金,帮她解除婚姻。他每天给甘少苏写情诗,送鲜花,甚至包下整场演出请朋友观看。甘少苏对这位大才子的痴情既感动又无措,而梁宗岱却越陷越深。最终,他不顾一切地向沉樱摊牌,提出离婚。沉樱如遭雷击,她无法接受丈夫竟会为了一个戏子抛弃家庭。她试图挽回,带着两个女儿去找梁宗岱,却看见丈夫正为甘少苏画眉。那一刻,她的心死了。1942年3月,性格刚烈的沉樱做出了惊人决定:带着两个女儿净身出户,远走他乡,永不相见。临走时,她只留下一句话:"我要让你永远找不到我们。"

余生代价:爱情神话背后的残酷真相

梁宗岱如愿以偿地与甘少苏结合,但这段婚姻远非他想象的那般美好。文坛好友纷纷与他疏远,朱光潜直言"宗岱糊涂";社会舆论对他口诛笔伐,报纸上用"文坛巨匠沦陷戏子温柔乡"这样刺目的标题。更讽刺的是,他与甘少苏的婚后生活并不和谐:她不懂他的文学,他厌烦她的俗气。甘少苏继续登台演出,梁宗岱却再也不愿去看戏;他整日埋首书斋,她却抱怨生活无趣。

1944年,梁宗岱因与甘少苏吵架,醉后失足跌落楼梯,险些丧命。养病期间,他常常独自饮酒,望着窗外发呆。有人看见他在旧书摊前摩挲着沉樱的作品,眼中含泪。而沉樱带着女儿远赴台湾后,终身未嫁,专心写作和抚养女儿。她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成为著名的翻译家,但从不提及往事。当女儿问起父亲时,她总是说:"他有他的选择,我们有我们的生活。"1982年,梁宗岱病危时,想见沉樱最后一面,她却托人带回一句话:"相见不如怀念。"1983年,梁宗岱在遗憾中离世,至死未能得到妻女的原谅。

人生启迪

激情虽美,责任更重;一时冲动,半生悔恨。

真情不是伤害他人的借口,良知才是立身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