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黄鹤楼》古籍版本133种

发布时间:2025-09-19 08:43  浏览量:1

【按】我的每篇考证文章都会引用大量古籍文献及古籍版本,但附上的古籍版本截图一般只有寥寥数种。虽然援引的每种古籍都注明了详细的版本信息,但还是有人不相信。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郭禧龙 同学就公开质疑:“此人动不动就说自己查到了30多种、40多种古籍版本,哪有那么多古籍版本!很多都是翻刻复印的。”相信心中存疑的人,还有不少。其实,三四十种古籍版本并不算多,有些经典唐诗,比如崔颢《黄鹤楼》、张继《夜宿松江》(即人们常说的《枫桥夜泊》),我查到的古籍版本都在100种以上。一首诗能有100多种古籍版本存世,确实超乎常人的想象。放在二三十年以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数据库和互联网。清代的考据学虽然非常兴盛,但那个年代的考据家能为一首诗找到10种古籍版本就很难得了。如今假货很多,今人常怀戒备,所以有“无图无真相”之说。今天,我就借考证“白云”与“黄鹤”之机,来一次全景式的展览。崔颢《黄鹤楼》的133种古籍版本,请郭禧龙同学以及各位网友仔细数一数、对一对,看看有没有重样的。不谦虚地说,我所见过的《黄鹤楼》古籍版本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尽管如此,肯定还有遗漏,因为还有很多古籍版本没有数字化,已经数字化的古籍版本也会有很多没有被我检索到。

【001】敦煌P3619号卷子

【002】(唐)芮挺章辑:《国秀集》,明刻本(四部丛刊),集中第6页。题为《题黄鹤楼》。

【003】(唐)芮挺章辑:《国秀集》,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中第6页。

【004】(唐)殷璠辑:《河岳英灵集》,宋刻本(国家图书馆藏),卷下第4页。

【005】(唐)殷璠辑:《河岳英灵集》,明刻本(四部丛刊),卷中第6页。

【006】(唐)殷璠辑:《河岳英灵集》,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中第7页。

【007】(蜀)韦谷辑:《才调集》,清述古堂影宋钞本,卷8第5页。

【008】(蜀)韦谷辑:《才调集》,南宋临安府陈氏书棚本(配补清抄本),卷8第5-6页。

【009】(蜀)韦谷辑:《才调集》,清内府藏本,卷8第5-6页。

【010】(蜀)韦谷辑:《才调集》,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8第6页。

【011】(唐)韦庄辑:《又玄集》,日本享和三年(1803)江户昌平阪学问所官板本,卷上第10页。

【012】宋太宗书《黄鹤楼》诗碑拓//李玉明、王雅安主编:《宝贤堂集古法帖》,太原:三晋出版社2014年版,卷2第60页。明弘治九年(1496)刻石,现存太原市迎泽区永祚寺碑廊。

【013】(宋)王安石辑:《唐百家诗选》,宋绍兴(1131—1162)本(10行本,上海图书馆藏),卷4第16页。

【014】(宋)王安石辑:《唐百家诗选》,宋本(9行本,国家图书馆藏),卷12第6-7页。

【015】(宋)王安石辑:《唐百家诗选》,宋本(9行本,日本静嘉堂藏),卷9第6页。(此本此页与国图藏宋本毫无二致,但一本在卷9,一本在卷12,未知何故。)

【016】(宋)王安石辑:《唐百家诗选》,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刻本,卷4第16页。

【017】(宋)王安石编:《唐百家诗选》,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4第17页。

【018】(宋)王安石编:《唐百家诗选》,日本享和三年(1803)官板本(日本内阁文库请求番号:集094-0008),卷4第15页。

【019】(宋)姚铉:《唐文粹》,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刻本,卷16上第59页。

【020】(宋)姚铉:《唐文粹》,明嘉靖三年(1524)徐焴刻本,卷16上第9页。

【021】(宋)姚铉:《唐文粹》,明嘉靖八年(1529)刻本,卷16上第10-11页。

【022】(宋)姚铉:《唐文粹》,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16上第19页。

【023】(宋)姚铉:《唐文粹》,清摛藻堂四库荟要写本,卷16上第18页。(四库本两种)

【024】(宋)不著撰者:《锦绣万花谷》,宋刻本(国图善本书号:A00492),后集卷24第3页。

【025】(宋)不著撰者著:《锦绣万花谷》,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后集卷24第3页。

【026】(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元泰定三年(1325)武渓书院刊本,续集卷7第17页。

【027】(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明内府刻本,续集卷7第26页。

【028】(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清文渊阁四库写本,续集卷7第28页。

【029】(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清影宋抄本,卷67第8-9页。

【030】(宋)王象之编纂:《舆地纪胜》,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卷67(鄂州下)第8页。

【031】(宋)李昉等撰:《文苑英华》,明隆庆刻本,卷312第6页。

【032】(宋)李昉辑:《文苑英华》,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312第8页。

【033】(宋)周弼选、(元)释圆至注、(元)裴庾增注:《三体唐诗》,元至大二年(1309)刊本,卷4第20页。

【034】(宋)周弼编、(元)释圆至注:《笺注唐贤三体诗法》,明火钱明刻本(国图善本书号:11699),卷10第1页。

【035】(宋)周弼选,(清)高士奇注:《三体唐诗》,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4第1页。

【036】(宋)谢维新撰:《事类备要》,明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五年(1552-1556)夏相刻本,别集卷16第8页。(注《事类备要》有宋残本存世,别集卷16残缺)。

【037】(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明刻本(四部丛刊),卷21第7页。

【038】(宋)计有功撰:《唐诗纪事》,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张子立刻本,卷21第7页。

【039】(宋)计有功撰:《唐诗纪事》,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21第9页。

【040】(宋)李畋:《该闻录》//(宋)曾慥辑:《类说》,明天启六年(1626)岳钟秀刻本,卷19第8页。

【041】(宋)李畋:《该闻录》//(宋)曾慥编:《类说》,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19第8页。

【042】(宋)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宋刻本,前集卷5第6页。

【043】(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明嘉靖七年(1528)徐梁抄本,前集卷5第6页。

【044】(宋)胡仔撰:《苕溪渔隐丛话》,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前集卷5第6页。

【045】(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宋刻本,卷112第6页。

【046】(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112第7页。

【047】(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清光绪八年(1882)金陵书局刻本,卷112第7页。

【048】(宋)祝穆撰:《方舆胜览》,宋咸淳三年(1267)吴坚刻本,卷28第4页。

【049】(宋)祝穆撰:《方舆胜览》,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28第4页。

【050】(宋)蔡正孙:《诗林广记》,明弘治十年(1497)张鼐刊本,卷3第4页。

【051】(宋)蔡正孙:《诗林广记》,明刻本(8行16字),卷3第7页。

【052】(宋)蔡正孙:《诗林广记》,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3第5页。

【053】(宋)何溪汶:《竹庄诗话》,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12第18页。

【054】(金)元好问编,(元)郝天挺注:《唐诗鼓吹》,元刊本(日本静嘉堂藏),卷4第14页。

【055】(金)元好问辑:《唐诗鼓吹笺注》,明万历二十年(1592)郑云斋刊本,卷3第39页。

【056】(金)元好问编,(元)郝天挺注:《注唐诗鼓吹》,明刊本(国图善本书号:03625),卷4第15页。

【057】(金)元好问辑:《唐诗鼓吹》,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4第16页。

【058】(金)元好问:《唐诗鼓吹》,清乾隆年间刻本(王清臣等序),卷4第18页。

【059】(金)元好问辑、(元)郝天挺注:《唐诗鼓吹》,清初钱谦益序刻本,卷4第28页。

【060】(金)元好问辑,(清)钱谦益评注:《唐诗鼓吹评注》,上海:文明书局民国七年(1918)版,卷4第14页。

【061】(元)杨士弘辑:《唐音》,明初魏氏仁实堂刻本,卷4上第3页。

【062】(元)杨士弘:《唐音》,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5第7页。

【063】(元)杨士弘辑:《唐诗正音》,明嘉靖刻本(湖北先正遗书,沔阳卢氏慎始基斋景印),卷8第4页。

【064】(元)杨士弘辑:《唐诗正音》,明大字刻本(日本昌平坂学问所藏),卷4上第6页。

【065】(元)方回撰:《瀛奎律髓》,明成化三年(1467)紫阳书院刻本,卷1第7页。

【066】(元)方回撰:《瀛奎律髓》,清康熙四十七年(1710)陈士泰刻本,卷1第10页。

【067】(元)方回撰:《瀛奎律髓》,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1第12页。

【068】(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49卷)》,丛书集成续编第114册(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卷1第18页。

【069】(明)佚名辑:《崔颢诗集》,明正德十年(1515)工字轩刻本,第3页。

【070】(明)佚名辑:《崔颢诗集》,明传桂堂刻本(国图善本书号:08385),卷3第6页。

【071】(明)佚名辑:《崔颢诗集》,明铜活字本,卷下第5页。

【072】(明)佚名辑:《崔颢诗集》,日本江户(1603—1868)写本,卷下第5页。

【073】(明)朱警编:《唐百家诗·崔颢诗集》,日本享和三年(1803)官板本(日本内阁文库请求番号:集096-0003),第14页。

【074】(明)黄贯曾辑:《唐二十六家集·崔颢集》,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黃氏浮玉山房刻本,卷下第4页。

【075】(明)孙承荣辑:《黄鹤楼集》,明万历刻本(国图善本书号:A05435),卷上第42页。

【076】(明)高棅选评:《唐诗品汇》,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汪宗尼刻本,卷83第1页。

【077】(明)高棅编:《唐诗品汇》,明嘉靖己亥年(1539)刻本,卷83第1页。

【078】(明)高棅编:《唐诗品汇》,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83第1页。

【079】(明)高棅编:《唐诗正声》,明嘉靖三年(1524)刻本,卷8第2页。

【080】(明)李攀龙辑:《古今诗删》,明隆庆及万历间刻本(汪时元校),卷16第6页。

【081】(明)李攀龙:《古今诗删》,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16第5页。

【082】(明)李攀龙编:《唐诗选》,明刻本(王稚登序),卷5第7页。

【083】(明)李攀龙编:《唐诗选注》,明万历癸巳年(1593)刻本,卷5第11页。

【084】(明)李攀龙选编,(日)服部元喬校订:《唐诗选》,日本明治十二年(1879)嵩山房刻本(日本内阁文库请求番号:319-0103),卷5第4-5页。

【085】(日)千叶芸阁著:《唐诗选师伝讲释》,日本文化十年(1813)嵩山房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请求番号:206-0689),卷5第9页。

【086】(日)小林高英著:《唐诗选余师》,日本明治七年(1874)嵩山房刊本,卷5第14-15页。

【087】(明)李攀龙选编,(明)徐震校订:《唐诗选汇解》,明李德舜刻本(日本内阁文库请求番号:319-0109),卷5第13页。(夹注:黄鹤,诸本多作白云,非。)

【088】(明)李攀龙编,(明)蒋一葵注:《唐诗选》,明刻本(日本内阁文库319-0113),卷5第6-7页。

【089】(明)李攀龙辑编,(日)石川鸿斋训点:《增补唐诗选》,日本明治十三年(1880)刻本(日本内阁文库请求番号:319-0099),卷5第7页。

【090】(日)服部南郭著:《唐诗选国字解》,日本文化十一年(1814)嵩山房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请求番号:206-0674),卷5第7页。

【091】(明)李攀龙编选,(日)神野世猷校订:《唐诗选》,日本明治十七年(1884)刊本(日本内阁文库请求番号:319-0102),卷5第4页。

【092】(明)李攀龙辑:《唐诗广选》,明末凌濛初朱墨套印本,卷4第7页。

【093】(明)谢天瑞撰:《诗法》,明万历复古斋刻本,卷8第19页。

【094】(明)胡缵宗辑:《唐雅》,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刻本,卷8第2页。

【095】(明)臧懋循编:《唐诗所》,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版,卷35第67页。

【096】(明)黄德水、吴琯辑:《唐诗纪》,明万历十三年刻本,盛唐卷之31第12、13页。

【097】(明)钟惺、谭元春辑:《唐诗归》,明末刻清康熙修本(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藏),卷12(盛唐7)第16页。

【098】(明)唐汝询:《唐诗解》,明万历刻本,卷40第1页。

【099】(明)唐汝询辑,(清)吴昌祺订:《删订唐诗解》,清康熙四十年(1701)刻本,卷19第11页。

【100】(明)陆时雍辑:《唐诗镜》,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14第2页。

【101】(明)卓明卿辑:《唐诗类苑》,明万历十四年(1586)崧斋活字印本,卷81第9页。

【102】(明)曹学佺:《石仓十二代诗选》,明崇祯刻本,卷26(盛唐卷8)第12页。

【103】(明)曹学佺辑:《石仓十二代诗选》,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39第12页。

【104】(明)曹学佺撰:《大明一统名胜志·武昌府志胜》,明崇祯初刻本,卷1第3页。

【105】(明)李贤撰:《明一统志》,明天顺五年(1461)内府刻本,卷59第12页。

【106】(明)李贤撰:《明一统志》,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59第16页。

【107】(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书林周显刻本,卷16第14页。

【108】(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16第14页。

【109】(明)郎瑛撰:《七修类稿》,明刻本(江西巡抚采进本),卷31第1页。

【110】(明)蒋一葵撰:《尧山堂外纪》,明万历乙巳年(1605)刻本,卷26第10页。

【111】(明)胡震亨辑:《唐音统签》,明刻本,卷121第13页。

【112】(清)彭定求等:《全唐诗》,清摛藻堂四库荟要写本,卷130第12页。

【113】(清)金圣叹撰:《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清刻本(天津图书馆藏),甲集七律卷4第73-74页。

【114】(清)金圣叹撰:《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清顺治十七年(1660)苏州金氏刻本(哈佛燕京中文特藏),甲集七律卷4第73-74页。

【115】(清)沈德潜选注:《唐诗别裁》,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卷7第4页。

【116】(清)沈德潜选注:《唐诗别裁》,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教忠堂修订本,卷13第5页。

【117】(清)王士祯辑:《唐贤三昧集》,清康熙刻本(国图善本书号:18017),卷下第19页。

【118】(清)王士祯辑:《唐贤三昧集》,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下第21页。

【119】(清)徐增撰:《而庵说唐诗》,清康熙五年(1666)九诰堂刻本,卷16第6-9页。

【120】(清)吴烶撰:《唐诗选胜直解》,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七言律诗第7页。

【121】(日)大典显常著:《唐诗解颐》,东京东叡王府宽政十二年(1800)出版,卷5第6页。

【122】(清)俞樾撰:《茶香室丛钞》,清刻本,卷19第413页。

【123】(清)顾有孝辑:《唐诗英华》,清强围作噩刻本(美国哈佛燕京中文特藏),卷3第19页。

【124】(清)夏敬渠:《野叟曝言》,清光绪辛巳年(1881)刻本,第1回第1页。

【125】(清)钱九韶辑:《中州诗钞》,清刻本,卷6第40页。

【126】(清)汪烜撰:《诗韵析》,清刻本,卷之末第17页。

【127】(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版,卷4第13页。

【128】(清)徐倬:《全唐诗录》,四库本,卷11第31页。

【129】(清)蘅塘退士辑:《唐诗三百首》,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宏道堂重镌本,(不分卷)七律第1页。

【130】(清)蘅塘退士辑:《唐诗三百首》,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金陵四教堂刻本,七律第1页。

【131】(清)章燮注:《唐诗三百首注疏》,清道光十四(1834)立言堂刻本,卷5第1页。

【132】(清)陈伯英注:《唐诗三百首补注》,清光緒十一年(1885)四籐吟社重刻本,卷6第1页。

【133】(清)子墨客卿校:《唐诗三百首》,清光绪十六年(1890)石渠山房刻本,卷5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