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一生只写了一本书,就评上了院士
发布时间:2025-09-16 13:30 浏览量:2
文学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作家一生只写了一本书,可就是这本书为世界文学献上一束永不凋谢的鲜花,奠定了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拉布吕耶尔的《品格论》就是这样一本书。
拉布吕耶尔本人也因这本书在1693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跨入了代表法国最高水平的学术殿堂。
夏多布里昂称赞他是“路易十四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没有一个人的文笔比他更加丰富多彩”。
伏尔泰称赞“由于书中的一些内容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因此可以相信它不会被人遗忘”。
拉布吕耶尔的《品格论》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拉布吕耶尔翻译的古希腊作家泰奥弗拉斯托斯的《品格论》;二是拉布吕耶尔自己的《品格论或当代风俗论》;三是拉布吕耶尔在法兰西学院新院士入院典礼的演讲。
该书于1688年出版,当年就出了3版;直到1696年拉布吕耶尔去世短短8年内一共出了9版。
1699年第10版封面
事实上,在拉布吕耶尔之前和与他同时代都不乏描述品格和风俗的作家,为什么他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功呢?
这主要因为他的《品格论》有这样几个特色:
以逼真的肖像描绘品格。
拉布吕耶尔对上自宫廷,下至街里的各色人等的肖像做了惟妙惟肖的描绘,他“向我们展示的他那时代的风俗画,从总体而言,是我们所掌握的最准确、最完整的画卷”(P.莫里欧,《拉布吕耶尔》)。
他用尖刻的讽刺、深入的剖析,鞭挞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风俗、人的各种品格和生活中的各种恶习:傲慢、贪婪、自私、伪善、虚荣、自大......从而使该书具有普遍而永远的意义。
以细腻的笔法剖析品格。
拉布吕耶尔具有伦理学家的敏锐目光,洞察人性世情,他以犀利的笔触,“着力揭发人们在遇到钟情与眷恋的事物时屡见不鲜的虚假和可笑现象”(拉布吕耶尔)。
以相互的比较来鉴别品格。
拉布吕耶尔在揭示某种品格的同时,十分注意把这种品格与相接近的另一种或二三种品格放在一起比较。
例如他比较“嫉妒”“竞争”和“羡慕”之间的异同,指出嫉妒和竞争的对象是同一的,那就是“别人的善良与才德”,而不同之处就在于“竞争是一种有意识的、勇敢的、诚信的情操,它使人的心灵丰富多姿,从伟大的范例中汲取教益,并往往把它提高到它所景仰的事物之上;
而嫉妒则相反,是一种强烈的冲动,仿佛是对才德的一种无法自制的被迫的承认;它甚至会否定它所嫉妒的对象的美德,或者虽然不得不承认这种美德,却拒不给以赞扬”。
以哲理的箴言来研判品格。
他或者用几句箴言来引发出对某种品格的肖像化的描绘,或者在肖像化的描绘之后用箴言让人们对某种品格的认识提高到哲理的高度。
我们的本意是提防恶习而非讽刺挖苦,是与人为善而非恶语中伤,是移风易俗而非损害他人。
———伊拉斯谟
我年届99岁,我觉得我已经饱经沧桑足以了解世人。
在我的一生,曾见过不同气质的各色人等,我总是专心地研究有德之士和以恶行闻名的人,似乎我应该指出这两种人的一切品格。
这本书对后来人会有所裨益:这本书将为他们勾勒出他们可以效法的人,告诉他们如何识别他们需要与之交往的人,而交往中的竞争会促使他们去仿效这些人的智慧与美德。
那么,一起来看看这位法兰西学院院士的犀利吐槽金句吧~
关于读书
当阅读陶冶着你的心灵,令你产生高尚而坚毅的感情时,别去寻找其他尺度来评断作品了;这个作品是好的,它出自创造者之手。
蠢人读一本书可是不懂得书的意思;平庸之辈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读懂这本书;伟大的人有时并没有完全读懂:书中晦涩的地方他觉得晦涩,明白的地方他觉得明白;虚夸的才子则要把一点也不晦涩的地方说成是晦涩难懂,而把非常易懂的说成看不懂
假谦虚、假荣誉
假谦虚就是虚荣,假荣誉就是轻率,假伟大就是渺小,假德行就是虚伪,假睿智就是假正经。
虚荣的人从说自己好话和坏话中谋取好处;谦逊的人不谈自己。
假谦虚是对虚荣的最后一道涂饰,它使得虚荣者不显得虚荣,相反以跟他本性具有的恶行相反的美德来表现自己,假谦虚是一个谎言。假荣誉是虚荣的暗礁,它导致我们靠确实存在于我们身上但没有价值、不值一提的事情来得到别人的尊崇,假荣誉是一个错误。
论装腔作势
他们装腔作势地谈论与他们有关的事情,他们只承认自己的一些小缺点,而且还要是能够令人想象出自己身上存在着突出才干或优越品质的缺点。
因此人们抱怨自己记忆力不好,但却满意自己敏锐的感官和正确的判断;
人们接受别人说自己心不在焉和胡思乱想的指责,仿佛承认他作为才子理应如此;
人们说自己笨手笨脚,两手什么也不能干,但自己虽然缺少这些小本事却有敏于思的才干,或者众人皆知的心灵天赋而十分欣然自慰;
人们承认自己懒惰,但使用的词语总是意味着自己心底无私和没有野心;
人们对自己的不洁不感到羞愧,因为这只是小节上的疏忽而且还似乎意味着自己只专注于宏大和实质性的事情。
论个人长处
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自己察觉出别人的长处。
一个有贤德的在位者,绝不会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令人生嫌。他不会因他所担任的职位而飘飘然,也不会因为没有担任上更高的而自己认为可以胜任的职位感到丢脸。他担心的只是自己对别人态度的骄傲或者蔑视,他只不满意自己。
论愚蠢的虚荣心
愚蠢的虚荣心似乎是一种想以最微不足道的事物来炫耀自己,或者通过最无聊的事情来追求名声和荣耀的浮躁的欲念。因此,一个虚荣的人如果出席餐宴,总是眼巴巴地要坐在邀请者的旁边。
论自我吹嘘
自吹自擂是指人的这样一种欲念,那就是极力显示他并不具有的某种福气或某些优势,我认为这是对自吹自擂概念的再正确不过的阐述。一个满心自我吹嘘的人,他参观最有名的市集,进入商人的帐篷,让人为他摊开最华丽的价值2个塔朗的袍子。随后他责骂他的跟班:跟他出门竟敢身上不带钱以备他现在之需。
时间巩固友谊,削弱爱情
只要还有爱情,那么即使某些东西似乎会使爱火熄灭,即使爱好会变化无常,即使有严格的约束,即使有所疏远,即使产生妒忌,爱情还会继续存在。可友谊则相反,友谊需要给予救助:没有悉心照顾,没有互相信任,没有相互宽容,友谊便会消亡。
不爱可以自行决断,可是爱却不见得都能控制得住。
论东拉西扯或者空话连篇
由于养成了说话滔滔不绝、不假思索的习惯,所以总是愚蠢地喜欢高谈阔论。对于这样的乱扯淡者,如果您不想焦急得发烧的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逃之夭夭;因为这种人根本分不清你是有空还是有事,你有什么办法对付呢?
论粗暴蛮横
粗暴蛮横就是在我们的行为方式中、言语上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强悍,甚至我敢说是某种凶狠的态度。如果你问一个粗暴的人:“某人现在怎样了?”他粗暴地回答你说:“你别来缠我!”如果你跟他打招呼,他根本不屑回礼。
论愤世情绪
愤世情绪使得一个人永远对任何人都不满意,无根据地百般埋怨别人。如果某人办一个酒席并记得送一盘菜给这种脾气的人,他得到的答谢不是别的,而是听到对方责备说自己被人遗忘了。这个爱吵架的人说:“我不配喝他的酒,也不配吃他的菜。”在他看来,一切,连自己情人的爱抚,都值得怀疑。
《品格论》
[法] 拉布吕耶尔 著;梁守锵 译
《品格论》是一部辞藻丰富、变化繁多、技巧圆熟的讽世性散文集,由箴言录式的短章和勾勒某些典型人物肖像的特写两种文体组成,是法国文学中一部划时代的散文名著。行文风格简练,词汇丰富,以细腻的笔法剖析品格,以相互比较鉴别品格,以哲理的箴言来研判品格。《品格论》是拉布吕耶尔一生的唯一作品,从出版到作者离世,八年出了九版,每次再版都有增删修订,第九版的内容比第一版增加了三倍。
每日一书
《脑——一个关系器官》
每日一词
《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