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家的“才子二代”们
发布时间:2025-09-13 11:10 浏览量:2
梁启超从科举的得志,到变法思想的宣传,到国学的研究,虽然没有在政坛获得历史的停留,但是他的才情从未被人所怀疑。可是,更出人意料的是,梁家可谓是人才辈出,梁启超儿女的才情一人更比一人高,“才子二代”们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化界、学术界、建筑界,甚至是科学界、军事领域的耀眼明星。
最大名鼎鼎的当然是建筑学家梁思成。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大公子,他声名远播除因为他的才华外,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才子佳人——与林徽因的结合。梁思成出生在日本,1928年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梁思成的姐姐家中喜结连理。由于两人出众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他们周围聚集了当时知识界的许多文化精英,由此还牵引出了徐志摩、金岳霖与林徽因、梁思成的情感纠葛。梁思成最开始在清华学堂接受中国式教育,1924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成为一名建筑学硕士。回国后,他在东北大学创办了中国北方的第一个建筑系。他的一生是硕果累累的一生,在建筑理论、建筑教育思想、城市规划理论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超前的新观点,是我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梁思礼是梁家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火箭控制系统的先锋带头人。17岁时跟随姐姐梁思懿赴美留学,大学毕业后,又考入辛辛那提大学读研,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回国后参与了中国运载火箭的发展、规划、研制,功勋卓著。1997年9月,他获得“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梁思永是梁启超的二儿子,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大概是遗传了父亲的史学基因,他成了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梁思永是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回国后对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开凿发掘,还参加了山东历城(今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第二次发掘。他的钉锤铲子开掘出的不只是文物,还开发出了中国考古的另一片天空。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评价他为“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考古学家安志敏也说他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
以上三位就是梁家“才子二代”中的三位院士,身处乱世的梁家能培养出三位院士已实属罕见,可是,梁家可以称为“才子二代”的绝对不止这三位,还有著名的经济学家梁思达、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的梁思忠,以及梁家的四位宝贝千金。
经济学家梁思达上世纪30年代是南开大学高才生,毕业后恰逢抗战时期,任职于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解放后在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也就是今天的国家工商局任职。曾参与编写中国科学院经济所编著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丛书,并主编了《旧中国机制面粉工业统计资料》一书。
梁思忠是梁启超的三儿子,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毕业后,回国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驰骋沙场。可惜1932年患腹膜炎,因贻误治疗英年早逝,年仅 25岁。
梁家四位千金毫不逊色于梁家公子们。大女儿梁思顺大概是遗传了母亲李惠仙的书香气质,在诗词研究上颇有建树。二女儿梁思庄同样一生以书香为友。她早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获图书馆学士学位。回国后,“流连”在燕京大学图书馆、北平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的“故纸堆”中间,后出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是中国图书馆学的泰斗。三女儿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曾是“一二·九”运动的学生骨干。相比之下,作为梁家小公主的梁思宁却没有享受到作为“幺女”该有的特别的宠爱。她1940年在梁思懿影响下投奔新四军,参加革命工作数十年,解放后在中国红十字会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