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日报评论员文章丨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发布时间:2025-09-10 22:21  浏览量:1

9月11日出版的

《抚州日报》将刊发评论员文章

《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全文如下

⇩⇩⇩

2025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在开展教师节走访慰问中,市委书记范小林指出,抚州千百年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历史上涌现了许多名儒巨公。这些深厚的教育积淀,正是我们今天传承与弘扬尊师重教风尚的宝贵根基。

得益于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抚州这座赣东古邑,以“才子之乡”美誉蜚声华夏。千年教育传统的积淀,成为王安石、曾巩、陆九渊、汤显祖等人才辈出的深厚土壤,亦使尊师重教、诗书传家之风薪火相传。如今,政府重教、老师爱教、学生乐学,成为“抚州教育”的内核密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他同时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每一个时代都赋予了教师特殊的使命,新时代更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放眼赣抚大地,有无数教师默默辛勤地耕耘着:东乡危有斌老师,扎根乡村教育三十余载,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困难学生,以爱心和耐心点亮无数孩子的梦想,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乐安罗福才老师、崇仁吴君梅老师,同样以突出的教学成绩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他们用深情坚守诠释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生动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强烈责任担当。

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还需全社会同向发力、久久为功、汇聚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要牢记嘱托,把重视教育、关心教师作为重要工作,积极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教学、科研、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教师在经济上有稳定保障、社会上有崇高地位、职业上有强烈尊严,切实激发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广大教师要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以爱润人,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