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荷花三娘子》——了却一段仙缘
发布时间:2025-09-09 02:32 浏览量:1
在《聊斋志异》中,有四篇人与花仙的爱情故事,分别是《葛巾》《香玉》《荷花三娘子》《黄英》。葛巾和香玉是牡丹仙子,荷花三娘子是荷花仙子,黄英是菊花精。《聊斋》里的妖和仙时常没有严格区分,花妖也可以称作花神、花仙。狐狸精、香獐精都能修炼成仙,辛十四娘最终名列仙籍,狐女也是狐仙,香獐精花姑子是通过修道来飞升成仙。
马瑞芳老师在解读《聊斋》时称荷花三娘子为“珍重洒脱一花妖”,她是花妖,也是荷花仙子,纯洁高尚。冰清玉洁的荷花仙子和故事中不守礼法的狐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在了却和宗生的一段仙缘后便飞走了,是一个独立女性,没有成为男人的附庸。
在小说开篇,书生宗湘若发现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野里欢爱,这对青年男女都是狐狸精,不遵守世俗礼法。宗生看到女方美貌,就起了爱慕之心,狐女因此又和宗生相好,并不洁身自好。宗生因为和狐女纵欲过度而身患重病,在僧人的帮助下,用符咒捉狐,宗生不忍心让狐女丧命,就放了她。宗生有善良仁厚的优点,也有风流多情的缺点。狐女为了报答宗生的恩情,送来一包治病的良药,指引他寻觅佳偶——荷花三娘子。故事中的狐女有缺点,也有知错就改、知恩图报的优点。
宗生遵照狐女的嘱咐,“至南湖,见荷荡佳丽颇多。中一垂髫人,衣冰縠,绝代也”。荷塘里佳丽众多,一个身穿白绉纱的垂髫少女就是荷花三娘子。冰縠是用蚕丝织的白纱,透明无瑕,象征冰清玉洁。荷花亭亭玉立,花梗纤细,拥有绝代美貌的荷花三娘子身材苗条,超凡脱俗。
86版《聊斋》中的荷花三娘子身着白纱,脸若芙蓉,非常美丽。她和身穿红衣的姐姐在荷塘泛舟,此时的一首插曲选自《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描绘了一位美丽的采莲女,“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荷花三娘子的美绝不亚于这位采莲女,她娇小可人,高尚纯洁。
宗生看到荷花三娘子后就迅速靠近她,荷花三娘子立刻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红莲,蒲松龄写她是“红莲一枝,干不盈尺”,她是花、是人、是妖,也是仙,洁身自好,珍重洒脱。宗生将这朵红莲采回家,红莲又变成了美人。身为花仙,她却说自己是狐狸精,声称“将为君祟”。宗生没有被吓到,荷花三娘子又相继变为玲珑的怪石和纱帔。见宗生一片痴情,荷花三娘子才接受了他的爱。
显然,矜持自重的荷花三娘子不同于宗生遇到的狐女,她并不喜男女之事,会通过变化来考验宗生的真心。86版《聊斋·荷花三娘子》一共有五首插曲,除了《西洲曲》,还有《金缕衣》《逍遥僧》《美满姻缘》《采莲曲》。
《金缕衣》出自唐代女诗人杜秋娘笔下,诗中写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时的宗生是一个多情不专情的人,曾经爱慕狐女,看到荷花三娘子后又心生爱慕,欲攀折这一朵冰清玉洁的荷花,蒲松龄也让他得偿所愿。
《逍遥僧》这首歌唱出了僧人的高尚情怀,“幸为福田枷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来无缘去,胜过清风送白云。”身为出家人,以治病救人,普度众生为己任,能看穿万事,对一切都不强求。小说中的僧人帮助宗生捉狐,救了他的性命,是善良的出家人。有僧人相救、狐女指点,宗生才与荷花三娘子结为一段姻缘。
周敦颐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荷花三娘子高洁纯情,认为爱情不可亵玩。她不像狐女那样贪恋男女之事,狐女过于奔放,而荷花三娘子性格内敛,温婉平和,面对宗生的痴求,她笑着说:“孽障哉!不知何人饶舌,遂教风狂儿屑碎欲死!”见宗生一味沉湎欢爱,荷花三娘子说:“如此,我便化去!”宗生害怕失去她,不敢像对狐女那样对待她,这样才“两情甚谐”。由此可见,荷花三娘子情商很高,追求男女平等,不做男人的玩物。
宗生娶了仙妻,家里的箱柜满装着金钱、币帛,荷花三娘子从不说它们来自哪里。她为宗生生下一个儿子,让宗家后继有人。蒲松龄想象力丰富,文笔高明,故事中的荷花三娘子不是凡人,分娩当日走入室内,谢绝一切客人来家中,她自己用刀剖开肚子,取出孩子,用布帛裹住伤口,过了一夜便愈合了,这种写法类似于今天的剖腹产。
电视剧《荷花三娘子》的插曲《美满姻缘》是在宗生与荷花三娘子成婚时所唱:“好一段美满姻缘,今宵了却前生愿。只凭着真情一点,哪管它天上人间。鹊桥喜渡堪称美,郎才女貌惹人怜。莫错过良辰美景夜凉天;从今后夫妇和谐到百年。”人仙恋很美好,最终,珍重洒脱的荷花三娘子还是离开了宗生。
成婚六七年后,荷花三娘子对宗生说:“夙业偿满,请告别也。”宗生当然不舍,荷花三娘子也惆怅地说:“聚必有散,固是常也。儿福相,君亦期颐,更何求?”这句话也揭示了聚散有常的道理。再恩爱的夫妻也难免会分离,历史上有李清照和赵明诚、王照圆和郝毅行、沈宜修和叶绍袁等许多模范夫妻,他们是才子才女的组合,虽然有共同爱好,琴瑟和鸣,另一伴不幸离世了,丧偶之人只有无奈和悲痛,“终生相伴”“长相厮守”的承诺很难兑现。《聊斋》里的异类女性经常在了却世间情缘后选择离开,辛十四娘、荷花三娘子、花姑子、恒娘都没有和爱人相伴一生。
荷花三娘子为了安慰宗生,对他说:“抱着我的旧物,呼唤‘荷花三娘子’,就能看到我。”说完便飞走了。情急之下,宗生跳起来拽她,只抓到了她的一只鞋,仙女的鞋落到地上化为石燕,颜色如朱丹,内外晶莹清澈,像水一样。因为荷花长于水中,所以荷花三娘子的鞋也晶莹清澈如水,她是红莲,鞋的颜色就像朱丹,蒲松龄这样写寓意了她的荷花形象,宗生将这只鞋珍藏起来。想念妻子的宗生每次抱着白绉纱呼唤“荷花三娘子”,就能看到仙妻的欢容笑黛和以前一模一样,只是不说话,不言语意味着她的娴静。
荷花三娘子对待爱情的态度很谨慎,注重两情融洽、和谐,不追求世俗的欢爱,要求爱人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她知道聚散有常,不强求圆满,有先进的女性独立意识。电视剧的片尾曲《采莲曲》出自王昌龄笔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剧中的荷花三娘子和姐姐在荷塘泛舟、唱歌,真的是“芙蓉向脸两边开。”岸边的宗生被她们的歌声吸引了,前来一睹芳容,见到荷花三娘子后立刻生出强烈的爱慕。
荷花三娘子是一位珍重洒脱的花仙,她有神韵美和气质美,不像故事中的狐女那样媚人,她内敛谨慎,不染俗尘,在了却一段仙缘后离开尘世飞回仙境,唯美浪漫。在蒲松龄笔下,花姑子离开后,安幼舆没有再娶妻;荷花三娘子飞走了,宗生想必也不会再另娶,因为六七年的幸福生活让他的心里只有仙妻,他不再是最初那个见一个爱一个的多情书生,想荷花三娘子了就抱着白绉纱呼唤她,有爱妻的信物相伴,宗生不会感到寂寞。
作者简介:
云冰莲,90后签约作家,喜好诗词文学、古筝、琵琶、刺绣等优秀传统文化。著有个人成长集《画了一半的句号》,百位才女故事集《中国女儿花》,散文集《藕花轩》,随笔《音乐话诗词》《趣解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