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不愿归国?齐淑芳带30名演员选择留美,如今年过花甲归来

发布时间:2025-09-09 01:51  浏览量:3

2025年春天,上海的一处练功房里传来阵阵锣鼓声。

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手持长枪,眼神坚定,动作干脆利落。

她一招一式虎虎生风,转身回踢时,脚步稳健、气力不减当年。

一旁观看的人纷纷惊叹:“这位老人是谁?身手比年轻人还要硬朗!”

当有人认出她的名字时,不禁愣住了。

她正是当年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饰演“小常宝”,红极一时的京剧名角——齐淑芳

几十年前,她一度风光无限,却也因带领30多名演员滞留美国,被扣上“叛国”的帽子。

有人骂她崇洋媚外,也有人为她鸣不平,如今几十年过去,她为什么会重新出现在国内舞台?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让她面对争议时如此平静?

01 出生京剧世家

齐淑芳出生于一个京剧世家。

她的哥哥曾任京剧院副院长,大嫂是著名的武旦演员,家中戏服、刀枪戏谱堆满角落。

耳濡目染下,她从小与戏曲结下不解之缘。别人练功时偷懒,她却把沙袋绑在腿上反复跳台阶;别人吊嗓子时抱怨,她生生把嗓子练到嘶哑再恢复,她常说:“要想登台,苦是绕不开的。”

17岁时,她考入上海戏曲学校主攻武旦,很快她以扎实的基本功和不服输的劲头脱颖而出。

上世纪70年代,齐淑芳先后在《三打白骨精》《火凤凰》《智取威虎山》等剧中担纲主演。

她眼神犀利、腿脚干净、嗓音嘹亮,台上一亮相,观众席立刻掌声如雷,尤其是《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宝”,让她一夜成名,她的身影遍布全国舞台,成为那个年代最炙手可热的武旦之一。

02 感情曲折

事业巅峰时,齐淑芳的感情生活也曾被观众津津乐道。

她的第一段婚姻对象是音乐才子龚国泰。两人因戏结缘,性格一动一静,相互扶持。婚后几年,他们没有孩子——并非不能,而是她主动选择牺牲母职,将全部精力放在演出上。

有一次,她在排《磐石湾》时明知自己怀孕,却毅然去医院做了流产。

她的解释只有一句:“戏不能停”,这种执拗与敬业让她赢得了舞台,却渐渐失去了家庭温暖。

直到1988年,她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随团赴美演出时,带着30多名演员集体滞留。

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哗然。龚国泰在家中得知后,整个人如遭雷击。

那一别成了永别,此后齐淑芳与团里的编导丁梅魁再婚,丁是武生出身两人志同道合。

可“滞留美国”的决定,已让她的名字从舞台宠儿变成了舆论靶子。

03 漂泊美国艰难立足

留在美国后,他们并没有迎来“富贵”。

最初的演出寥寥无几,观众稀少,连演出费都不足以支付酒店费用。她不得不去餐馆刷盘子、去街头唱戏,只为维持剧团运转。“再苦,也不能让人把京剧当笑话。”这是她对自己说的。

在钢琴家殷承宗等人帮助下,他们逐渐站稳脚跟拿到绿卡,开始在大学、社区、剧院推广京剧。

齐淑芳带着剧团演出了全本《杨门女将》,唱腔正宗身段地道。渐渐地他们从无人问津,到成为美国艺术节的常客,《纽约时报》为他们做专题报道,林肯艺术中心也向他们伸出橄榄枝。

可以说她在异国他乡,把京剧的根扎了下去。

04 归来与释然

2008年,齐淑芳第一次回国探亲。

有人问她:“后悔吗?”

她只笑笑:“我做了我该做的事”,此后她逐渐选择回国定居。

上海成了她的新家,偶尔回老家陕西探亲。日子不算富贵,却安稳。

每天早晨她依旧吊嗓踢腿,和丈夫丁梅魁对打排练,在戏校里她带学生,不厌其烦地纠正动作。

她常拿出旧剧照告诉学生:“这一辈子最不亏的,就是这身功夫。”

提及当年的“留美”风波,她不再解释。

争议早已尘埃落定,她只用行动表明:无论身在何处,她始终没忘记那段属于中国的戏曲血脉。

05 谢幕后依旧有余音

齐淑芳的一生,始终伴随着掌声与质疑,她是样板戏舞台上的“常宝”,是武旦中的佼佼者;

她也是舆论口中的“叛逃者”,被扣过“崇洋媚外”的帽子,可她没有倒下,无论是在国内万人喝彩的舞台,还是在美国街头的简陋演出,她始终没有放下那副水袖和那张脸谱。

有人说她放弃了祖国,也有人说她让京剧走向了世界。是非曲直,旁人评说。

如今她已年过八旬,仍然每天坚持练功。

她带过的学生,有的站在纽约大学的舞台,有的在耶鲁演出《霸王别姬》。那一嗓子京腔,依旧能震撼观众。或许这就是她想要的答案:京剧不该被局限在国门之内,是要被更多人听见、看见。

她的一生,并不完美。但她用执拗和坚持,让世界记住了京剧的韵味。

就像她常说的:“人生如戏戏散了人也要谢幕,但只要有人还记得戏那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