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林徽因有多时髦?1936年在陕西留影,皮衣配牛仔裤,帅气逼人

发布时间:2025-09-08 22:54  浏览量:3

想到林徽因,你是不是先想到一位身穿优雅旗袍的温婉古典美人?

在1936年的陕西,她却身穿皮衣、牛仔裤,膝盖处还有破洞,拍了一张照片,这样的装扮在当时很新潮、很少见。

很多人好奇,明明是温婉的才女,怎么成了一副“叛逆少女”的模样?

林徽因从小就是天才少女,很有主见,6岁时,她已经开始给祖父和父亲代笔写家信了。16岁时,她跟着父亲游学欧洲,见识了外面的大千世界。

20岁那年,林徽因又到美国留学,想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

在当时,这个决定很让人意外,干建筑,一般都是男人的活儿,一个女孩子即使求学,也不会想到八竿子打不着的建筑上面。其实,她早就对人文、建筑这些有美感的学科痴迷了。

1923年,还是中学生的林徽因就以”尺棰”为笔名翻译了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还为《晨报》设计了封面。

封面上精妙地画出了一个钟楼的正立面图,这种建筑绘画技法一般需要专业学生先学习投影几何,算是高难度技法了。

有意思的是,“尺棰”这个笔名也大有玄机,“尺”和“棰”都是建筑施工用的工具,分明是她早就暗示了自己的志向。

不过,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哪怕有天大的理想,也无法在这个专业就读。就这样放弃吗?她选择了“曲线救国”,先进美术系,然后偷偷选修建筑系的所有课程。

1926年,林徽因凭借出色的能力当上了建筑系助教,后来还升职成了讲师。临毕业时,系主任保罗·克瑞甚至想把她留下来继续深造。

女儿有主见,就连父亲林长民都忍不住感慨:“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

有自己的想法,也深深影响了林徽因的穿衣风格,从现存的照片看,林徽因一直都有时尚天赋。女子们大多穿得中规中矩,但衣服经她一穿,总带有一种诗意的美感。

立领上衣配过膝裙,这是当时标准的女学生装扮,可她拍同样的照片就是不一样,温婉微笑,姿态略带慵懒,既有年轻的甜美,又带典雅的书卷气。

林徽因对项链有偏爱,在大多数场合,她喜欢戴上一条精致的项链,点缀一下,添点亮色。泰戈尔来华访问时,她和徐志摩作陪,特意换上黑裙子,多了一份女神的典雅,白色手套成了点睛之笔。

从1928年开始,林徽因多数时间都以学者身份示人,穿衣风格再一次变了。为了便于实地考察古建筑,她大胆选择了裤装,还把上衣塞进裤子里,或者直接穿短款上衣,看起来颇有点“离经叛道”的意味。

就是这风格,创造了独特的“工装美学”,利落的裤装,简洁明快,很有职业女性风范。

1936年,林徽因在陕西拍摄了一张照片,皮夹克配牛仔裤,膝盖处的破洞是实地考察留下的“战绩”,这样的穿搭,即使放在今天都不过时。

有人可能会问,一个民国才女、知识分子,为什么要穿成这样?答案很简单,因为她要爬上爬下测量古建筑。旗袍虽然优雅,但女子爬到屋顶岂不费劲?长裙虽然淑女,但在废墟中无法自由穿行。

也有很多人好奇,这位才女如何获得梁思成、徐志摩等才子的珍爱?她的魅力,外表、才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美丽、自信与独立。

林徽因敢于打破传统、追求自我,哪怕在艰难的环境下,都能保持勇气和智慧。

参考资料:中国国家历史《人物丨论穿衣,林徽因才是时尚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