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温州一家人》,才知道一个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人有多厉害

发布时间:2025-09-07 07:11  浏览量:2

这个周末,我在家重温了一遍/老电视剧《温州一家人》, 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依然经典,感慨不已。

一家之主周万顺为了改变家庭一穷二白的命运,把13岁的女儿周阿雨送往意大利,然后卖掉了瑞安古树村的祖宅,领着老婆孩子去温州城讨生活。

看着周万顺偏执激进,卖掉了全家人唯一的栖身之所,走出大山,远赴温州,这一行为宛如断臂求生,太狠了!

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周家烈火重生,才知道周万顺的决定有多正确,温州这家人有多厉害。

这部剧讲述了温州人发家致富的创业史,主人公周万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小看一个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人”。

为什么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人厉害,也容易成功,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因素。

生活里在做出一些重大决策时,人们为了规避风险,往往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一条或者几条。

这样的决定是为了,万一前方的路走不通不至于陷入绝境,依然有回旋的余地,看着是一种处事智慧,实际也容易导致懈怠。

比如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出身名门,身世显赫,为了嫁给徐志摩,她放弃了学业,回家相夫教子,把婚姻当成了自己的退路。

殊不知这段婚姻输得一败涂地,才子不屑于这温顺贤妻,移情他人,终被抛弃,一度过得很悲惨。

退路容易思想懈怠,当时张幼仪的潜意识里,即使完不成学业,也有婚姻兜底,就那么轻易地舍弃了学业。

当人意识到没有退路时,为了生存,才会破釜沉舟,高度集中所有的精力面对挑战。

退路会削弱意态力,分散精力,遇到决策事物时,容易纠结,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而不能全神贯注于眼前事。

写下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雨果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他把衣柜锁着,并把钥匙扔到了小树林,以至于拿不出衣服,不能与朋友们外出逍遥游玩,这是切断了自己的社交退路。

他强迫自己关在家里写作,仅用了五个月,全力以赴完成了这部名著。

还有金庸当年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他的很多作品都是逼出来的,比如创作《连城诀》时,一度懈怠,提不起神,有时候连1000字都不愿意写。

为了切断自己的后路,他强迫自己与报社签了约,如果完不成就得面临高额赔偿,硬是逼着自己努力的日更,最终完成了这部书,这部武侠小说一出来就引起了轰动,让他名利双收。

《温州一家人》的周阿雨孤身来到意大利,唯一的亲人表舅去了非洲,举目无亲的她为了生存,在保尔的餐馆打工,洗盘子,偷学厨艺,后又远赴法国,开厂开餐馆,在异国他乡,把自己变得能干强悍,最终在商业领域大获全胜。

的确,当一个人退无可退的时候,不得不去面对,高度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去做事,这样反倒容易成功。

据说竹子在前四年一直在黑暗中积蓄力量,只能长3厘米,但到了第五年,会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快速生长,而高达几十米,长期的压抑会促使能量的快速爆发。

很多人的成长跟竹子一样,初时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等到时机成熟,一飞冲天,名满天下。

大家都听过愿者上钩的故事吧?商朝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饱读经书,雄才大略,他一直隐居市井,在渭水之滨而遇周文王,辅佐两代君王,成就伟业,流芳百世。

在会稽山下的石室里,战败的越王勾践沦为吴王的马奴,整整三年为吴王养马,以柴草为床,将苦胆悬于房梁,每天晨起品尝胆汁铭记耻辱,暗中积蓄力量。

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励精图治,最终把失败化为复仇的利刃,越国的旗帜重新飘扬在姑苏城头。

这样的案例还有我们的华为,任总当年也是在绝境中崛起的。

没有退路就是成功之路,要么在绝境中消亡,要么杀出一条血路,当真正断掉退路时,会激发出强大的潜力,专注力创造力执行力会达到顶峰,反而大大的提升的成功概率。

所以当我们失败的时候,不妨截断自己的退路,化犹豫为力量,勇敢背水一战,这背水一战的勇气,正是斩断退路馈赠的礼物,别无选择,只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