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饶平李氏渊源-《饶平客家姓氏渊源》

发布时间:2025-09-06 12:44  浏览量:1

编者按,在将近有三十年之后重新翻开“饶平客家丛书”系列书籍,为广东饶平客属海外联谊会前辈们的热心和奉献精神所折服,该丛书填补了饶平县域客家文化研究上的空白,开启了饶平县域客家文化研究的先河,丛书中表述的人文知识和透露的家乡情怀至今仍具很强的普教意义,是饶平客属后辈不能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一直在陆续整理饶北前辈的客家文化研究文献,今后将不定期发文推介一下饶平客家文化书籍,旨在宣扬客家先民的文化和精神,增强我辈之文化自信,也是为新的一代提供了深入了解乡土、激发热爱家国的文化素材。

1997年11月版

一、李氏源流

溯李氏之源,出自颛顼高阳氏后裔咎繇,即皋陶。皋陶在著名的古帝尧手下做官,主管司法,官名大理。他尽职尽责,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皋陶断案从不出差错,威震朝野,名扬天下。子孙世袭其职,历经虞、夏、商三代,以官职为姓,被人称为大理。商末,理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得罪于暴君纣王,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母子一路逃命,只得摘食路旁李子充饥,才得活命。为感谢李子活命之恩和纪念这段蒙难历史,母子便决定改理为李。宗之自此而始矣。

厥后,李氏后裔居宦海传派数十代,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历朝赐官赐爵,公侯将相不乏其人。至五十七世李渊,于公元618年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唐,都长安。此时,徐、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铁、舍利、朱邪、董、罗等姓氏的部分臣民,因助李渊、李世民建唐有功,均被李氏皇族赐李姓,这样,李氏宗族便宠大起来,成为中国一大姓。

至六十四世李宪,封陇西王。由于李姓家族世居陇西,多次为陇西太守、陇西王,为陇西之望族,故李氏以陇西为堂号。至北宋初七十八世李珠避战乱,而逃江浙,继而入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定居李家坊。珠生子五: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五子衍派情况是:金德居于宁化县;木德迁浙江杭州府;水德迁居福建邵武县:土德迁居福建清流县。

南宋孝宗时期,火德由宁化移居上杭县,生子三:乾培(三一郎)、巽培(三二郎)、坤培(三三郎),由坤培传至南宋末,祭酒公(名字不详,宋末赐进士第、任国子监祭酒),生子六,其中李德新迁在大埔县白叶;李德明移居松口,李德文移居大湖等地。德新子瑄(十七公)于明初由大埔白叶徙迁来饶,创居今上饶镇坝上管区周坑。周坑世系八世李宗徙迁揭阳,后再迁海阳县五嘉岭。十世李颖生子雷迁台湾:十一世李韶于雍正年间迁居揭阳车田寨。李轩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2年)迁台,现已传至二十三世,衍派子孙数千人。

建饶秀溪李氏,溯其源属七十八世李火德之十世孙李仲信迁青龙山创居。李仲信生二子:永乐、永善迁台,永善迁居田心坑背。青龙山世系七世德如迁埔尾村。此外,李永善后裔又有支派:十二世李标迁车岭,然后过南洋,复又迁回牛眼輋(属新丰扬康) ;十四世李兴云生子二,一 子迁诏安,一子迁新丰葵坑。

由于历史久远,加上古代战乱不断,兵燹交加,周坑李氏族谱被贼所焚,现存族谱为后来整理,以致前后衔接间断:建饶秀溪李氏经辗转迁徒,分支纷复,族谱记载也不甚详细。其源流、时间、世系不免有所错漏,不过这也可为李氏后人整理族谱时作参考。

现今饶平客区李姓,主要分布于上饶坝上周坑輋塘石壁下、饶洋冈下凹背輋、九村铁寮坑、新丰溁溪、建饶秀溪、白花洋、车岭,1997年统计共有六百余人。

二、李氏族谱序

……我族自颛顼高阳氏之后裔咎繇,即臬陶,字廷坚,是八恺中之一,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至夏商之季,有理徵,为翼棣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难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全生,遂变姓李。此后椒衍瓜绵,直延至火德公,居福建。

溯我李氏之先,系出陇西。而究其源则上高阳。因封陇西者数,遂称陇西堂也。盖高阳颛顼公,十三即帝位,系黄帝之孙也,绵延蕃衍,至帝尧之时,传所谓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时称八恺——廷坚其一也。自廷坚公肇系其子孙,世袭理官之职,名扬及至商末,传至理徵,生子利贞。当纣之时,为翼棣中吴伯,以直道得罪于纣王,贿赂获免,父子遁匿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幸全性命,因埋名隐性,易理为李以逃,宗之源自此而始矣。

厥后世居宦海,递传数十余世,约千八年余,经周秦汉魏(三国)晋南北朝(宋齐梁陈)隋,历朝赐官赐爵,公侯将相,代不乏人。绵延蕃衍至于昞,生渊公,受隋恭帝禅位,建都长安,国号大唐。....唐后系谱仍莫得详,后至北宋神宗之癸亥岁(公元1083年),诞纲公,复发其祥。此后数十世,宗支蕃衍,统闽粤江浙,世推旺族,几百年景运宏开,历宋元明清,代有伟人。由纲公递传百多年至火德公丕基上杭。公生子三:乾培(三一郎)、巽培(三二郎)、坤培(三三郎)。三三郎公传至南宋末,祭酒公赐进士第,官国子监。祭酒公生六子,嫡妣郑氏生,德新公移居大埔县白叶,德明公移居松口,德文公移居大湖等地。考十五公祖由大埔白叶移居饶平芙蓉寨……。

摘自《周坑李氏族谱序》

三、李姓家族专用楹联

自古以来,李氏家族习惯于将下面三位族中杰出代表人物及其典型事迹嵌作楹联,以事彰扬。

陇西望族,北海名流(李邕)。

诗礼趋庭,人羡邺侯卷轴(李泌)。

忠贞体国,世瞻元礼肃墙(李膺)。

四、李氏世系

1、总世系

始祖皋陶,字廷坚,为尧帝理刑官。

二世伯益,又名伯翳。

三世贞。

四世徵。

五世利贞(原谱按:自尧至斯二千一百五十余年,以三十年为一世,应有七十多世)。

十五世耳,字老聃,号伯阳,为柱下史,后隐居修道,世称老子。生于陈国相邑(河南鹿邑县东五十里)的赖乡曲仁里,后迁至宋的沛邑(江苏徐州)。今李姓门联,常有“柱史家声”即源于此。

十九世崇,为陇西太守,定居陇西(甘肃省内)。

二十五世伯考,为陇西、河东两郡太守。

二十六世尚,为陇西成纪令。

三十一世斯,为秦丞相。生子三:佐车、佐策、佐东。秦二世时,为赵高害,被诛于市。长子佐车逃楚,后佐韩信灭楚兴汉,受汉高祖封为都亭侯。

四十二世固,为汉太尉(一说太傅)。生子二:养训、十日库养仲。

四十三世 养训,徙西蜀。

五十一世 高,字立庵,陇西成纪人,为西京太祖武昭王。

五十五世 虎,事北朝西魏帝有功,封陇西王,世居陇西。生子一:昞。

五十六世 昞。生子六:渊、源、波、涛、海、浪。

五十七世 渊,为唐高祖。生子四:相民、世民、顺民、元霸。

五十八世 世民,为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寿五十三岁。生子十四,立九子治承统,为唐高宗。

六十四世钦,为陇西节度使,经略史。

六十四世宪,御史大夫,封陇西郡王。

七十三世纲,为宋高宗丞相,封忠定公。

七十七世孟。生子十,亡其九,仅存一,名珠。

七十八世珠,逃浙江,继而入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定居李家坊。生子五:金、木、水、火、土。

七十九世 火德,迁福建上杭县。生子三:乾培(三一郎)、巽培(三二郎)、坤培(三三郎)。

七十九世金德,居宁化县。

七十九世木德,徙浙江杭州府。

七十九世水德,徙福建邵武县。

七十九世土德,居福建清流县。

八十世 坤培。生子五:仁、义、礼、智、信。后代移居广东、广西、江西等处。

2、分世系

①周坑李氏世系

火德公生子三,长曰三一郎,次曰三二郎,三曰三三郎。三三郎公传至宋末,祭酒公赐进士第,官国子监祭酒。公生六子(嫡妣郑氏生),德新公移居大埔县白叶,德明公移居梅县松口,德文公移居大湖等地。考十五公祖,妣梁氏,生子一:暄公。由大埔白叶移居饶平芙蓉寨。为吾周坑李氏之始迁祖。因乱世,族谱为贼所焚,至前后缺欠详细。

始迁祖暄,又曰十七公。生子一:茂。公生于明洪二十七年,为周坑乡第一世迁入始祖。二 世茂。生子三:钦、铭、(金监)。

三 世钦。生子三:璞、玉、恒。

三 世铭。

三 世(金监)。

四 世璞,为邑庠生子二:华、荣。

五 世华。

五 世荣。生子五:旺、春、先、深、八。

六 世先,字世昌(生于嘉靖乙酉年十月十九日戍时)。公生子四:仕龙、仕虎、仕鲸、仕鳌。六 世旺,字子嘉。生子三:斌、安、畹。

六 世春,字世茂。生子二:兰、德。

六 世深,字世浓。生子二:用、乌。

六 世八,字世膺。生子四:经、足、明、升。

七 世仕龙,字云腾。生子六:天、昊、禄、敏、宗、爵。

七 世仕虎,生子三:亲(早卒)、谷、辉。

七 世仕鲸。生子三:敖、化、杨。

七 世仕鳌。字显廷。生子二:誉、学。

八 世敏,字宪质(生于万历辛已年)。生子四:耿、畅、节、玖。

八 世天,字熙文。生子四:品、资、粤、勤。

八 世昊,字广守。生子一:振。

八 世禄,字完直。生子五:标、策、烈、选、遴。

八 世宗,字完美。移居揭阳。生于三:点、盛、添。后再移居海阳县五嘉岭。

八 世爵,字完衷。生子五:操、彦、实、炳、惟。

九 世节,字端公。生子三:超、显、颖。

九 世耿,字文斌。生子一:考。

九 世畅,字世培。生子一:胜。

九 世玖。字世徵。生子二:名、让。

十 世超,字斯跃。生子五:韶、傅、轩、朋、文。超,壬申年正月二十四日戍时生,卒于康熙甲午年十二月十一日未时。

十 世显。字斯拔。

十 世 颖。字慧儒。生子一:雷。迁居台湾。

十一世韶,字隐乡。生子三:俊、傛、佶。于丁未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移居揭阳县车田寨。

十一世傅。字延吉。生子二:童、监。

十一世朋。字信乡。生子二:贡、阶。迁居台湾。

十一世文,字振春。迁居台湾。

十一世轩,字岂昂。生子一:翰。自乾隆十六年(公元1752年)东渡台湾,现传派至二十三世。有子孙数千人。

②建饶秀溪世系

宋火德公生三子,长乾培(三一郎),次巽培(三二郎)三为坤培(三三郎)。吾秀溪(原埔尾村)李氏乃三一郎之后自火德公始至九世淑逊公。淑逊公生三子:仲宗、仲义、仲信。仲宗住油坑;仲义迁大坪头;仲信迁青龙山。始迁祖 仲信。生子:继泰。

二 世继泰。生子二:永乐、永善。

三 世永乐。台湾有嗣。

三 世永善。生子二:华阁、宗旺。

四 世华阁。

四 世宗旺。生子六:观保、观国、观富、观兴、观用廷贵。

五 世观保,字天亭。

五 世观国,字(谷页)知。

五 世观富,字鼐岳。生子五:馨、隆、萌、英、魁。

五 世观兴。

五 世观用,字玉砂。

五 世廷贵。

六 世 英,字炯南。

六 世 馨,字仰南。

六 世 隆,字瑞南。

六 世 萌,字华南。

六 世 魁,字振南。

七 世德如(出自何房无载明)。此世始在埔尾村居住。生子二:赉甫、绳武。

八 世 赉甫。

八 世绳武。生子二:炳、火。

九 世 炳,字镇坤。生子五:正、志、敦、山、莫。

九 世 (火名),字辉斗。生子四:华扬、让之、华钦、xx(名不详)。

十 世义尚(镇坤子)。生子三:德荣、盛荣、楚荣。

十 世 让之。生子二:盏、宁。

十一世德荣。生子五(名不详)。

十一世盛荣。生子六。其一标,先迁居建饶车岭旧洞,后过南洋,又回扬康牛眼輋
。另数房仍在南洋。

十一世楚荣。生子:裕壁。

十一世盏。生子一:未达。

十一世宁。生子五:胄诰、胄掇、赈余、妙贤、胄旄。

十二世会清(镇坤房)。生子三:登文、xx(二子名不详,居青龙山田心楼),xx(名不详,外迁出祖)。

十二世积运(盛荣房)。子:春梁。

十二世裕壁(楚荣房),生子五,其一:旺亏。

十二世未达(辉斗房)。生子三:宜忱。其他一房住埔尾,一房迁诏安四都。

十二世妙贤。生子一:水。

十三世登文。生子五:方仑、方东、君约、君寻、麟书。

十三世春梁(盛荣房)。

十三世旺亏。生子:华任。

十三世宜忱。生子:承进。

十三世永。生子一:继宗。

十三世胄旄。生子:安、当、飞凤。

十三世赈余。迁居台湾。

十四世方仑。生子四:金文、金仁、金狮、金雁。

十四世麟书。生子三:天福、天助、天端。

十四世衍罗(盛荣房)。

十四世 华任。生子五:其一:与云,其一迁诏安,迁新丰葵坑。

十四世承进:生子二:延木、延居。

十四世飞凤。生子七:初兴、笺、盛秋、世無、盛朝灶炼、盛殷。

十四世继宗。生子四:寿山、景山、石养、亮山。

十五世天端。生子四:昌盛、昌炽、昌添、昌阖。

十五世延禅(盛荣房)。生子二:仁枝、万山。

十五世兴云。生子二:麒荣、麟荣。

十五世盛秋。生子四:盖、延、玉堂、Xx(名不详)十五世 世無。生子一:福堂。

十五世盛殷。生子二:命、满(出祖马来西亚)。

十五世寿山。生子二:坤丁、则。

(本章节由饶客丛书编委张勇、李谋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