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诋毁教员《沁园春•雪》的人找到了,原来身份不一般

发布时间:2025-08-30 03:52  浏览量:1

李楠枫,“大才子”

要说李楠枫,你可得盘盘这人。湖南安化出来的,“大才子”名号,听上去就像茶馆里喝了两口茶的老把式,可谁又想到,风头正劲的时候,他能折腾出这么大动静?一个党支部书记的身份,背着不少名头和规矩,旋即就被扒了出来。刚开始没人在意,可风暴一来,往往就跟小区门口大妈聊伤风着凉一样,只要你迈出去一步,立马就一堆人等着数落你。

要清楚,李楠枫本名李安辉,1987年在湖南安化见天落地。湖南人,大多数都是带着一点山水味的,安化那边,家里米粉和茶就能养出半个文乎乎的人。小时候听他奶奶说,李家楼下的老槐树,春天下雨时落叶子,一家子就在旧桌前围着,说学逗唱,都盼着这娃能走仕途、出个头。谁晓得,楠枫那会儿别的不多,书是真看得辣眼睛,书柜一格一格塞得比抽屉还满。大家都觉得,这孩子能“混出来”,不是个糊涂蛋。

后来进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日子是另一番景象。大学里头,哪有谁天天想着做大事?李楠枫偏偏喜欢在晚上溜到后山,看人家弹吉他,说几句古诗——不大能入时,但倒有点少年人的劲头。讲真,中文系走出来的,多半都是水墨韵味的,诗兴一来,主楼顶上写下几句“狂草”,以为万众瞩目。只是,楠枫写的东西,常常让人皱眉头。朋友里有玩摄影的,有搞楹联的,都会给他科普:“你这句啊,风野了点,但没铺开。那句啊,虫子是活的,可人的景没进来。”他听了也就笑笑,倒不服输,“诗本来不能教条,心里有了事,字就该飞出去。”

大学毕业,进的是中国交建第二航务工程局。说白了,就是一份稳定的企事业工作。有些人进单位就跟熨斗一样,贴服,平顺,一路向党。但李楠枫就不一样,他写诗、搞联、拍照,还能捡到一个党支部书记的职务。身边的人说,“这小子胆大,大才子嘛。”但所有身份里头,党支部书记这点是顶头的红线,不能胡来。

你又看看他闹出来的那些事。党员身份要求高,他却闲不住,下笔又偏锋。有人爆料,说他“晒日本护照”,朋友圈言论踩了线,领导、先烈都敢批判。单位上边一查,这下好了,满城风雨。党员身份本就有规矩,言行不能乱来,楠枫倒像是知难不退。什么楹联学会、摄影协会、诗词协会,原本都挂着名字,现在一个个都想让这号人“出门”。

说到这,你就得聊聊他的诗——总是拿蚂蚁、墓碑、纸幡作引,一句“你能奈何”,听得人心里没着落。其实,他自己也不是完全不懂别人看法,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条朋友圈:“每个人都只是蚂蚁,爬一块石头,翻不完的山。”有时候你就纳闷,他是不是想借诗来聊点“身份的屈服”,还是写给自己看的?别人不懂,他却走心。懂诗的人说:诗该明了,能一下子戳到人的心窝里,可楠枫那种迷糊劲,总让人摸不着头脑。

闲话讲多了,其实最让人念叨的,是他身上那种“两面人”的劲头。一边是党员的身份,开会穿正装,讲话字正腔圆,单位门口有他的头像。另一边,微博、朋友圈又挂日本护照,写诗风高浪急,仿佛要把自己甩出体制。身边人看了也纳闷,“你就不能收敛点?不是人人都能活成大才子。”但李楠枫总是笑说,“人活一遭,总得走自己的道。”

单位处理起来也不手软,真要追究起来,不止是处分,还有失业、名声扫地。诗词学会、新闻摄影学会也都一一“除名”,仿佛一夜之间,曾经的文才也成了负担。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坐在江边,有点像那些诗里写的蚂蚁,做了很多努力,最后还是没上到碑顶,累死在半山腰。可能他自己也在问,“这一世,究竟算什么?”

其实,别人怎么看一首诗,最终还是看读懂的那部分。有人觉得离谱,有人觉得是疯言疯语。李楠枫可能只是用那些诗,说了自己想说的话,他并不在乎世俗的判别。可现实里,身份是有红线的,人也是有边界的。入党不只是拿个证,背后是价值,是责任。而李楠枫这一路,一半是诗人,一半是政客,要怎么在中间夹缝走下去?这事儿,没人能告诉他答案。

故事讲到这里,其实哪能说清楚?有的人,就是命里带着冲撞,诗写到尽头,依然不肯让步。等多年后再翻这些烂纸头,或许有人觉得,那蚂蚁倒真值得一提——不是它没到碑顶,是它本来就没打算停下。你说,这种人,其实是错是对?

我总觉得,有些冲动,时代会原谅。但是人心的边界,到底在哪儿呢?留下这么个问题,也是给后来人一个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