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香港鬼片影史的巅峰到来了

发布时间:2025-08-28 16:57  浏览量:1

随着《刀马旦》与《英雄本色》的大卖,徐克与他的“电影工作室”彻底打响了厂牌。

局势大好。

接下来,自然是全力开工,赢取更大的胜利了。

那时间,“新艺城”的黄百鸣开发出了《开心鬼》,“嘉禾”在洪金宝的主导下,由林正英领衔开发出了《僵尸先生》。两部电影,都迎来大火,将香港电影之前若隐若现的鬼片题材推火了。

既然这一赛道被打开了,徐克没理由不去插一杠子。

之前,他已经从“邵氏”买下了1960版《倩女幽魂》,想进行改编。

徐克作为老板,已成功扶吴宇森上马,推出了《英雄本色》。在拍摄《倩女幽魂》时,就想继续复制自己的成功之道,只做监制,导演工作放手给别人。

给谁合适呢?

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友程小东。

他们是“佳艺”时期的同事,就有过交道并发展为好友了。只是,现在徐克已经火了。而程小东还闷在“嘉禾”,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出路。

徐克找到他,一顿茶餐,就搞定:“有部鬼片,啱你拍喎!”就此将改编《倩女幽魂》的工作交到程小东的手上。程小东毫不犹豫,直接接了过来。毕竟,这可是徐克交过来的作业。

跟徐克达成合作协议后,程小东就赶往内地替许鞍华执导的《书剑恩仇录》担任武术指导。有场替身要从三十尺高台跳下的戏份,替身演员犹豫了半天,不敢跳。程小东开始不耐烦,大喝:“算了,我来做给你看!”结果,他着地时被厚重的榻榻米夹住脚掌,而重心还继续往前冲,就此扭断了脚骨,一下在床上休息了半年。

半年后,程小东回到香港,徐克见到他后就问他还行不行?程小东赶紧说,行啊,我行的。他觉得当机会来了,必须要抓住。

于是,《倩女幽魂》得以开机,程小东前半程就拄着拐杖,强忍着疼痛来指挥大局。后来,他跟人开玩笑时,也总说“我单只脚都拍得好过你!”

在程小东休息的半年里,徐克这边并没有闲着,毕竟项目已经立下了,得推动。

编剧徐克选择了阮继志,但他之前写的剧本是《星际钝胎》与《原振侠与卫斯理》这种科幻片,还有《皇家大贼》这种警匪片,压根没有接触过鬼片,当他接到徐克交来的任务时,一时很犯愁,不知道该怎么写。

结果,徐克让阮继志一反常规,别把《倩女幽魂》当鬼片,你就把小倩当成“夜总会小姐”来写,把姥姥按照“妈妈桑”来写,就按照现代爱情故事去写就行,甚至当做情色片的套路去写,没想到这个点子收到了奇效。

这就要说1987版徐克版《倩女幽魂》与1960李翰祥版《倩女幽魂》的异同了。

前文已经聊过,徐克很喜欢改编经典,《上海之夜》改编自老上海电影《十字街头》,《英雄本色》改编自龙刚版《英雄本色》,《倩女幽魂》改编自李翰祥版《倩女幽魂》,《黄飞鸿》改编自关德兴版《黄飞鸿》,《新龙门客栈》改编自胡金铨版《龙门客栈》,《刀》改编自张彻的《独臂刀》,等等等等。要么,就是改编自名著,《笑傲江湖》改编自金庸小说《笑傲江湖,《古今大战秦俑情》改编自李碧华小说《秦俑》,《棋王》改编自钟阿城与张系国分别写的《棋王》,《青蛇》改编自李碧华小说《青蛇》,《梁祝》改编自古代传奇《梁山伯与祝英台》,《七剑》改编自梁羽生小说《七剑下天山》,等等。

只是,徐克从来不会规规矩矩地去改编,而是将新作改得大异其趣,与原作完全不同。老版的《十字街头》与《英雄本色》,都是有政治倾向的左派电影,在徐克的改编下,就完全成了述说他内心意象的电影,成了右派保守主义的东西,彻底改变了原片的风貌。

改编《倩女幽魂》也是如此。后面改编金庸也是如此,还先后与胡金铨、金庸闹出了矛盾。

李翰祥拍摄的1960版《倩女幽魂》,整体上超越了蒲松龄的小说《聂小倩》。原著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才子佳人”的离奇故事,就是书生宁采臣野外遇鬼,然后经历了磨难后带回家去,将小倩纳为小妾,共同生活了下去。

这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无什么深意,在《聊斋志异》中甚至都算不上优质。

到了李翰祥手中,他将故事的境界大大提升了。

影片从开头打尖的旅客叫骂着“怎么不去打清兵”,到宁采臣与燕赤霞关于国家前途的秉烛夜谈,都清晰指出故事的背景时代是南明政权初立的时候,北边毫无疑问已经全沦陷了,浙江成了前线,而且前途灰暗,才使得侠客燕赤霞心灰意冷。

身为书生的宁采臣,尽管同样贫穷但堂堂正正,其不仅醉心于诗书字画,还在看到国破山河之时,依旧有兼济天下的雄心抱负。这就不是简单的才子与佳人了,而是有了积极入世、拯救山河的意味了。宁采臣这种入世的士子情怀,正是李翰祥所要张扬的传统儒家学派所主张的志存天下、积极用世的精神思想。

所以,老版《倩女幽魂》不只是一个鬼故事,宁采臣所要做的,就是听凭自己的内心,去做正确的事。在小倩投怀送抱的环节中,宁采臣最初是拒绝的,甚至有些扭捏作态,很符合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形象。后来,才遵从内心,接受了小倩。

当他知道小倩被姥姥控制之后,更是与燕赤霞一起,勇于与姥姥作斗。这正是李翰祥想要匡扶天下的具体表现。尽管有些牵强,但已经比原著的格局大大提升了。

甚至,通过台词李翰祥还讲,“中原尽被清兵所据......(但)怎么就说事不可为了呢?而且台湾的郑成功隔海而治,有险可守,是我们中兴最大的希望”。

这分明是以“清兵”来暗指中共,说的是红色政权已经占据了整个大陆,就像清兵占据了江北。台湾的郑成功又分明指代的是蒋氏父子,说他们隔海而治,有险可守,完全可以打回大陆,将大陆的旗帜由红变蓝,重新“中兴”。

现在,他们要做的事,就是铲除妖孽,静待局势变化。

看明白这个隐喻,就知道李翰祥的《倩女幽魂》不仅仅是一部鬼片,而是隐藏了他的政治寓意在里面。相对应的是胡金铨执导的《龙门客栈》,则暗喻的是蒋氏政权由太监把持,昏庸透顶,有志之士则希望能够通过位于西北方向的龙门客栈,实现鱼跃龙门,逃亡西北的自由之地。台湾的西北方向,不正是大陆嘛,龙门就是台湾海峡嘛。所以,胡金铨是偏向左派的,是向往革命,向往红色政权的。而李翰祥则对红色政权充满了恐惧,希望能够翻天,希望能够打回大陆。

所以说,这些老派电影,咀嚼起来,是很有味道的。

到了徐克手上,他肯定不会要这些元素。毕竟,他是越南归国华侨,又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对家国情怀没有那么重,他只想讲一个现代化的爱情故事。

所以,姥姥变成了夜总会里的“妈妈桑”,聂小倩变成了一名被“妈妈桑”控制并摆布的纯情风尘女子。

相对应的,宁采臣也由一名书生,变成了一个要账的先生,变成了一名社畜。

一个四处要账而不得的社畜与一名沦落风尘的女子,两个人之间碰撞在了一起,爱情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哇哦。

《倩女幽魂》就这样明明将一个古代才子佳人的荒诞爱情故事,转眼变成了一则现代都市爱情佳话。这对于现代观众来说,一下就能懂,一下就能明白这个爱情故事,并能深入到故事之中,能够与角色产生共情,被角色所打动,心有戚戚焉。

酒瓶装新酒。

这就是徐克的聪明之处。但也是他的缺点所在。

缺点在于他失去了原作的底蕴,失去了李翰祥、胡金铨这些传统士大夫的精气神,失去了经典作品对传统文化的阐释与描摹,将传统故事变成了非常西化的现代故事,将传统艺术变成了标准化的商品。

李翰祥是很有文化的。《倩女幽魂》里的那首诗,就是李翰祥原创的。

十里平湖绿满天,玉簪暗暗惜华年。

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当然,李翰祥采用了集句的方式完成了这首诗。首句由蒲松龄的“秋色平湖绿接天”和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杂糅而成。尾句出自卢照邻所作《长安古意》的“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到了程小东版里,徐克改动了部分字句,变成了:

十里平湖霜满天,青丝寸寸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徐克是很喜欢用诗句的,后来《东方不败》里的“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就直接借用了黄霑写的诗句。

李翰祥版《十里平湖》中的“若得雨盖能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若得”是自惜,不乏向天之问;“雨盖”穹庐何尝不是天宇。李翰祥幼年和成年时,时局动荡,自是“暗暗惜华年”。

而徐克出生与青少年年都在越南,正值“越战”,《倩女幽魂》讲正是一个极端乱世的丑恶与挣扎、可悲与可爱。“寸寸青丝”如对画相望,来的情趣,有一种自愁的、浅浅的浪漫。徐克的《十里平湖》来的比李翰祥的《十里平湖》改得要好。不过,李翰祥版是符合诗韵规律,徐克版却是不合章法,但改得率性、真情。

徐克作为新浪潮的主力,接受过西方的高等教育,有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但将审美情趣转向西化,故事偏向现代化,他的这一转向,他的再创性,他的革命性,在于他革命过于彻底,一下斩断了传统文化的根,过于迅猛地转向了西化,彻底拥抱了西方叙事。要知道,李翰祥为了展示传统文化,对自己影片里的道具要求都是极为严格的,都是按照古代的要求去配置的,古色古香,很有底蕴,完全可以作为文化复古的标本。到了徐克这里,连个过渡都没有,一下就失去了传承,革新的过于彻底了。

没有办法,自从创办了“电影工作室”,徐克就已经蜕变为了一名商人。何况,自小接受西化教育长大的他,本身也没有传统文化的包袱,又没有在传统片场里混过,没有心气要去弘扬传统文化。

他的镜头之下,人物穿上古装,符不符合古代的衣着打扮并不重要,只要好看就行了,只要能够让观众感到惊艳就足够了。李翰祥、胡金铨辛苦积累的文化沉淀,到他这里一下子就给彻底解构掉了。李翰祥辛辛苦苦打造的凤冠霞帔、纶巾襦裙的传统形象,一下就变成了长发舞风、衣裙飘飘,美则美了,但传统也丢掉了。

所以,《倩女幽魂》里王祖贤饰演的聂小倩,不再是传统的女鬼形象,不再是古代的那种温良恭俭让的小女子形象,而是变成了一个以勾引人上钩的坐台女。要知道坐台女也要分系的,什么熟女系、淑女系、少妇系、乖女系、风骚系,其他像什么护士风、教师风、萝莉风、御女风。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在徐克监制之下,王祖贤饰演的聂小倩,则变成了仙风道骨的神女系。

是以,只要明白了这个对位,然后再去理解这个故事,就会一下子变得极其简单。社畜遇到落难女子,然后有侠肝义胆的豪客来相助,一起打败邪恶的鸨母。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

当然,也有人去做钩沉,觉得其实这一版《倩女幽魂》也有一定的政治指涉。

片中的燕赤霞解释寄居兰若寺原因:“人的世界太复杂,难分是非。跟鬼灵在一起,反而黑白分明。”

有人觉得燕赤霞更像是香港人暧昧浮动的身份。

跟鬼在一起,反而更舒服。寺中的女鬼如小倩她们,恰恰又被设定为了一群坐台小姐,也就是妓女。而香港作为一座“浮城”,其国族身份,政治殖民历史,使得香港的代名词就是“妓女”。

小倩隐含的身份其实就是香港。以鬼自喻,备受胁迫,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将往哪里去。需要被救赎,可是究竟谁是自己的良人?

所以,影片的风格是凄美的,是充满了哀怨的,引人哀伤。

台湾作家施树青《香港三部曲》也是以误入烟花的妓女黄得云发迹史描写香港殖民地历史——她从被男性奴役者到反客为主地成为男女性事主宰者。

香港人对于97回归的恐惧,在《英雄本色》里可见一斑,在同期的《倩女幽魂》里也可见一斑。毕竟,它们是同一个公司出品,老板都是同一个。

对了,说到王祖贤的聂小倩,其实王祖贤并不是饰演聂小倩的首选。

在徐克的心目中,他的首选是日本女歌手中森明菜。

熟悉中森明菜的朋友,都知道她在1986、1987年正处于上升期,日本歌唱事业正红火。徐克邀请她来出演,应该也有想打开日本市场的考虑,毕竟她是当时最红的日本歌姬。但是,此时的中森明菜不愿意放下日本的大好事业,来香港花大半年拍一部港片,况且她对演戏的兴趣一直不算浓厚。

影片的选角由施南生具体负责,当中森明菜拒绝了徐克的邀请后,施南生就想着要找一名新人来饰演,毕竟男主已经定了“新艺城”的签约演员张国荣,而且他此时正当红,只要低约配个新人就足够了。最初,施南生考虑的女演员是倪淑君、罗美薇等人,但是扮相上在美术设计奚仲文的角度看,都不够理想。

怎么办?

这个时候,王祖贤毛遂自荐,前来应聘这个角色。但是在施南生那里直接就给否决了。因为王祖贤身高176,这种身高演什么女鬼嘛,与张国荣站在一起,都衬不起来,怎么好形成CP。对了,王祖贤的公开材料上标注她的身高是172,那是她特意这么写的,就是怕写真实身高会影响自己接片,怕剧组会因为她太高了而拒绝将角色给她。

按说,别的人被拒绝了,也就算了。尤其是被施南生这种大佬给拒了,基本上也就没戏了,另寻他途算了。

可是,王祖贤没有,她选择直接给徐克打电话,再一次推荐自己。

徐克挂了电话后,思考了一下,觉得也是啊,这王祖贤是长得蛮有现代感,我怎么一直没有考虑过她呢?要不,让她来试试。

于是,王祖贤就来试戏。当奚仲文给她穿上小倩的服装,只一个身手,奚仲文与徐克就觉得眼前一亮,就她了。

寻觅了好久的女主角,从此敲定。

王祖贤的父亲是台湾著名的篮球运动员王耀煌。王祖贤遗传了父亲的篮球基因和个头,身材偏高,在上学时是学校篮球队的前锋,后被广告商相中拍摄广告而出道。王祖贤在1986年的电影《心动》中,有一场打篮球的戏份,在这个场景中,王祖贤自己运球上篮外加勾手投篮,身形与动作还是非常标准的。

1992年,为了给参加当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运动员壮行,央视举办了一场名为《奥林匹克风》的晚会,王祖贤参加了本次晚会的演出。她当时参演的节目是由侯耀文主持的打篮球小比赛,在比赛的最后,王祖贤还特意用球逗了一下体操王子李宁,非常的可爱。这次晚会,也是王祖贤唯一一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晚会。

王祖贤参演《倩女幽魂》时,只有19岁,张国荣那年30岁。张国荣“哥哥”这个称呼,是王祖贤在拍摄《倩女幽魂》时叫出来的,在片场她总是“哥哥”地叫张国荣,结果剧组里大家都跟着这么叫,后来一路传开,成为人们对张国荣的昵称。

对了,“哥哥”张国荣出演《倩女幽魂》,一开始他也是拒绝的。

因为他对出演古装戏有恐惧心理,极其抵触。

那又是因为,早在1978年,刚出道的张国荣,就在“电影教父”吴思远的忽悠下,主演了一部三级片《红楼春上春》。

当时,吴思远联系张国荣的时候,骗他说要拍的是一部《红楼梦》大电影。张国荣觉得古典名著嘛,没问题,毕竟是《红楼梦》嘛,而且自己饰演的是贾宝玉,效果差不了并且国民度高。而且,吴思远开口给出的片酬为6500元。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一笔钱了。对于当时的哥哥来说,刚出道没多久就被解约,家中父亲又病重,经济并不乐观,这笔收入却相当可观,所以他没有过多思考就签约了。

结果,但到了片场他才知道,他所饰演的贾宝玉不仅浪荡不堪,甚至还被要求脱衣、狂“啃”林妹妹。这时候张国荣才恍然大悟自己原来被骗了,这根本不是什么《红楼梦》,而是一部大尺度的爱情动作电影。名字叫《红楼春上春》,影片标注儿童不宜,妥妥的限制级的电影。

合同都签了,压根无法退出,因为这将面临巨额的违约金,没有办法的张国荣只好硬着头皮拍完。

影片于1978年1月19日上映,出品方“思远影业”花费了不菲的宣传费用,在报纸和电影杂志上大幅宣传。电影海报上除了尺度很大外,还特别标注了“儿童不宜”的字样。

事后张国荣十分生气,觉得吴思远骗了自己,便讨厌这个人,讨厌这部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国荣都没有碰古装电影,拒绝出演。

因此,当《倩女幽魂》找上门的时候,张国荣想当然地拒绝了。还是徐克亲自向他解释,为他讲解剧本故事,这才打消了“哥哥”的顾虑,下决心来主演这部电影。

毕竟,从徐克的角度,《英雄本色》本来是找张国荣是要借他的名气来做宣传,来提振票房的,结果电影拍摄过程中张国荣的戏份被一再压缩,稀释了不少。尽管张国荣不以为意,但徐克还是感到有些歉疚。为了弥补这份遗憾,他特地准备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角色给张国荣,利用宁采臣一角来助推张国荣一把。所以,这个角色就没有考虑过别人,从一开始创作考虑的就是张国荣,算是给他的补偿。

影片拍摄期间,梁家辉前来担任了副导演,当时还让“哥哥”十分紧张,他觉得是不是自己演的不好,让梁家辉来指导。毕竟,那时候梁家辉一出道就凭借《垂帘听政》拿到了香港金像奖影帝,而且他主演的《火烧圆明园》《火龙》等片,部部是精品,资历上足够当张国荣的师傅了。

不过,真相是梁家辉当时想学习拍电影,恰好徐克在拍摄本片,就让梁家辉过来跟组。

程小东身兼导演和武术指导双重职责,他设计的动作既飘逸又潇洒,尤其擅长以绣花针和白绫为武器,打造出如舞蹈般优美的动作场面。由梁家辉来担任副导演,正好可以为影片提供深刻的艺术支撑和支持。也算一件好事。

尽管学习当过副导演,但梁家辉实际上只在2019年执导过一部《深夜食堂》。结果,在日本原版的映衬下,这部翻拍片黯淡无光,梁家辉证明了自己并不适合做导演。

也因为梁家辉的跟组行为,徐克在准备《倩女幽魂2》时,写了另外一个故事,计划就是由梁家辉来主演。

结果,《倩女幽魂》大爆,“金公主”要求续集必须还要张国荣来演,非此不可。

徐克不得不改写剧本,继续讲宁采臣的故事,然后继续由张国荣与王祖贤来主演。资本胁迫,没有办法的事。而且,影片卡司还引入了88年港姐李嘉欣,这也是她进入演艺圈参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倩女幽魂2:人间道》于1990年7月13日上映,再次大爆。此时,连续出演了两部的“哥哥”在拍完第二部之后觉得故事重复性较强,便坚决不再出演第三部,所以第三部《倩女幽魂3:道道道》的男主角换成了梁朝伟。

1991年12月6日,张国荣和王祖贤出席了当年的亚太影展颁奖典礼。在颁奖环节,“哥哥”调侃王祖贤又出演了第三部的《倩女幽魂》,而自己没有出演,结果让梁朝伟占了便宜。因为片中有一个场景是王祖贤扮演的女鬼小卓把舌头伸进了梁朝伟扮演的和尚十方嘴中。王祖贤便调侃哥哥说要一起拍《倩女幽魂4》,结果最终只成了一个愿望。

对了,有关《倩女幽魂》的配乐,也值得一说。

1987年,黄霑从报上得知徐克要重拍《倩女幽魂》时,立即主动请缨为电影作配乐。

那时电子音乐合成器刚刚面世,能试验很多奇怪的声音。霑叔对这一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但一般电影的配乐并不需要这种效果。

正愁没地方施展拳脚,突然得知翻拍《倩女幽魂》的消息。自是手痒难耐。

“因为是鬼戏嘛,鬼又没有人见过,给鬼戏配乐很自由的,怎么发挥都行!”黄霑后来在采访中大笑道。

结果,没有想到的是,徐克接到黄霑主动请缨的电话时,直接拒绝了他。

“啊,听说你要拍《倩女幽魂》,可不可以把配乐给我呢。”

“不行啊,小东已经找人了。”

“你不是监制吗?”

“我很尊重导演的意见的。”

“哈哈哈...不行啊,不行就算了。”

其实,徐克作为《倩女幽魂》的监制,拥有一票否决权。不过,当时有关徐克“戏霸”的传闻此起彼伏。毕竟,他后来就逼走了吴宇森嘛。

媒体们纷纷指责,但凡是徐克担任监制的电影,导演的作用更像副导演,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和决定权,只需按徐克的想法在片场指导拍摄就够了。

这其实是从“新艺城”带出来的陋习,监制的权力大于一切。“新艺城”作品里的导演真的就是一名执行人,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严格遵守剧本与监制的意见。徐克,学到了精髓。但他也懂得避嫌。

所以这次徐克对程小东的配乐班底一概不加干涉,完全任其发挥。只是此番举措却愁苦了黄老霑。

黄霑始终对《倩女幽魂》念念不忘。

早在中学时,黄霑就对《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一篇迷倒过。后来,大导演李翰祥将这一段故事搬上了银幕。李大导那一版《倩女幽魂》上映时,不管是画面还是配乐都堪称一流。尤其是阴森的配乐,给黄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当时李翰祥为电影配乐也是煞费苦心,最后找到一位巴西籍的音乐家。用铜锯和小提琴的弓配合来弹,便生出了鬼出来时所听到的声音。这种组合在1960年绝对是空前的,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黄霑有此情结,自然不肯罢休。

几个月后,便以瞻仰大作为名再次给徐克打去电话:

“那戏拍得如何了?”。

徐克道:“小东精益求精,戏拍得很慢。”

是的,当时香港电影制作的周期一般是3-6个月。而《倩女幽魂》只拍摄就拍了8个月,这还没算后期制作。

黄霑又旧事重提:“真的不行啊?”

“已经找到人了啊,大哥。”徐克笑道:“你就死了这个心吧!”

一连两次都没有结果,让黄霑这个一流音乐人,很是失望。

结果,一直到《倩女幽魂》拍完,程小东那边拿着改了数次的主题曲怎么看都不顺眼。最后,程小东主动跟徐克讲,要不让黄霑试试?

当霑叔接到徐克的电话,依照惯例,“哈哈哈”大笑起来。

按说,一般电影的制作,在电影剧本大纲出来后,配乐就该介入了。此时,影片拍摄已近尾声,黄霑才加入进来,时间已经有些晚了。

收到通知,黄霑便一头扎进了录音室。

那时,程小东在片场赶拍,徐克却比较清闲。一直在录音室跟着黄霑,对每一段场景做详细讲解。

这样,有画面可直接看,又有讲解,黄霑回忆中这段时间尽管进程很紧,但是他工作起来却非常舒服。

再三斟酌后,黄霑决定用国乐做上层,西洋乐器做底的方法,来配《倩女幽魂》。这样的配乐手法,在当时还尚无前例。《倩女幽魂》后,“鬼片”大红。这种配乐方式也蔚然成风,效仿者甚多,黄霑算是开先河者。

《倩女幽魂》上映前一周,徐克又突然找到黄霑,想要再加一首写聂小倩的歌,作为插曲。

黄霑听后,认为时间太过仓促,便提议是否可以用一首自己之前未发行的旧歌,名叫《黎明不要来》。

《黎明不要来》是黄霑在1984年为嘉禾出品的电影《先生贵姓》创作的歌曲。当时未经采用,便搁置了起来。

这本是一首写舞女生活的歌。在电影《先生贵姓》中,女主角是一个舞女。她惧怕黑夜,每晚都会失眠,所以屋里总是灯火通明,就算不上班,也会用牌占卜到天光大亮才肯睡去。后来碰到了男主角,两人缠绵在一起,女主第一次感觉到,黑夜并不可怕了。甚至希望黑夜越漫长越好,因为天一亮,男人就要走了。

霑叔紧扣主题,写下了这首《黎明不要来》。

黎明请你不要來

就让梦幻今晚永远存在

留此刻的一片真

伴倾心的这份爱

《先生贵姓》错失良曲,也是可惜了。其实,错失良曲的不光是《先生贵姓》。连徐克也差点放弃此曲。

当时,黄霑与徐克本来谈妥要用《黎明不要来》。第二天徐克又打来电话,称他们已经没钱写歌了,先不要了。

黄霑一听,急了。对着话筒便声情并茂地唱了起来。徐克听后,感觉确实好,而且歌词极符合聂小倩的女鬼身份。一见光就会魂飞魄散,就是生离死别。相较于那个舞女,聂小倩更渴望黎明不要来。

而清风的温馨

在冷雨中送热爱

默默让痴情突破障碍

不许红日教人分开

相较之前更加扣主题了。但最后一句“不许红日教人分开”,却给黄霑引来了不少麻烦。在当时那个年代,香港很多人都移民走了,当中原因不外乎就是,那“红日”要照过来了嘛!

黄霑除《倩女幽魂》和《黎明不要来》外,还为电影创作了《道道道》。这首歌是黄霑鲜有的集作曲、作词、演唱于一身的作品。

说起自己独唱《道道道》一事,黄霑大笑道:“这事要感谢徐克,是他完成了我的歌星梦!”

这首歌由黄霑亲自演唱,也是迫不得已。

《道道道》是黄霑从戛纳飞往香港的途中写的。当时徐克突然心血来潮,说道:“午马舞剑那场戏,有首歌唱应该会更好吧?”

黄霑当时喝了酒,情绪很high,当即找来纸和笔就开始写了。在酒精的刺激下,霑叔一挥而就。写得很过瘾,初稿也非常之长。后来删掉了一半,才成了如今的《道道道》。

这首歌本来是留给林子祥唱的。那时林子祥身在美国,根本联系不到,后来联系到了,叫他回来录音,价钱又高的离谱。

徐克摸了摸口袋,突然计上心来。怂恿黄霑自己出来唱,黄霑听后立刻认怂。

“你行的,你试音时效果就很好。”徐克在一旁鼓励道。

黄霑只好硬着头皮正式录。结果午夜场出来的效果很好。

后来,竟火到,为此还出了唱片《百无禁忌黄霑作品集》,居然一下卖了三十万张!

“一年的养妻活儿的花费,就此有了着落。”黄霑大笑称。

好运并不止于卖唱片。在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黄霑凭主题曲《倩女幽魂》拿下了最佳音乐奖。

而几次险要胎死腹中的《黎明不要来》竟击败张国荣的《倩女幽魂》夺得了最佳电影歌曲。

最佳音乐、最佳电影歌曲,皆出自黄霑之手,一时风光无限。

黄霑与徐克这对黄金搭档,也算正式诞生了。其实,早在《蝶变》时,黄霑就认定了徐克是一位功力非凡的导演。那时候,投资人吴思远在午夜场里听到观众的嘘声,知道这片的票房要完,于是就很郁闷地出来在咖啡馆里枯坐。结果在那里遇到了黄霑,而且是黄霑主动向他走来,向他表示祝贺,问他《蝶变》的导演是谁,这家伙可是一个大才,太有想法了,影片拍得很好。

郁闷中的吴思远听到这句赞美,非常开心,就将话传给了徐克。徐克由此与黄霑产生了非常感激的心情。

后来,他们终于联手,为大家共同创作了不少佳作,完成了一段影坛佳话。

回到主题上,手上握有《英雄本色》与《倩女幽魂》两大成功系列的徐克,他飘了吗?

事实是,他真的飘了。

然后,就迎来了一顿暴击,不得不远走美国深造,回来之后才有了《黄飞鸿》,重新攀上了高峰。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