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柳如是的诗究竟有多牛?

发布时间:2025-08-28 07:45  浏览量:2

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我小院的东边杨柳依依,丝柳摇曳着拂地,我将绣帘微微掩着,我好喜欢那些朦朦胧胧有点神秘的感觉。

栖息在绣阁边花树上的黄莺,一边调皮地啄着那些树上在风中微颤的残花,一边自由自在的鸣唱。

莺儿顽皮,花儿无奈,小心翼翼地观赏着这鸟儿与花儿之间的小情趣,真的不忍心打破它们之间妙趣。

凭窗慵懒地欣赏着小院的清幽,这份静谧的情怀,不由自主的洒落在红笺与墨香之间。

春日勃勃的生机,忽然令我有一种独自郊游的冲动,说走就走。

正好这一天是寒食节,走在西泠的路上,只见路旁桃花灼灼盛开,艳丽夺目,桃花粉白相间,妖娆含羞,似怀千种风情,来迎接我这个不速之客。

这一瞬间,仿佛时间都为之静止。恍惚间,让人分不清,我是花,还是花是我。

到底是娇艳的桃花映出我的风姿呢,还是我独特的气质赋予了桃花别有的韵味呢?

哦,原来,我是花,花亦是我。我与花同娇,我与桃花心魂合一,似梅似雪,不为世俗所扰,同守一方纯洁。

其实,身为秦淮八艳之首的才女,因她的“桃花得气美人中”一句诗,引出了一段名传千古的“才子与佳人”的风流佳话。

当时,年近60岁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偶遇柳如是,被她的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所惊艳,十分倾慕柳如是的才华。遂以正妻之礼娶之,并建豪华的绛云阁供其居住。

从此,24岁的柳如是与60岁的钱谦益,过起了琴瑟和鸣的人间仙侣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腐败的明王朝很快就灭亡了。柳如是虽为一介弱质女流,骨子里的气节不输须眉男子。

她的原名本杨爱,因特别崇拜辛弃疾这位抗金义士,也更加仰慕辛弃疾词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而直接取名“如是”。

至此可见柳如是的风骨与人格魅力,是女中大丈夫,巾帼不让须眉。

明亡时,柳如是力劝钱谦益投水殉国,面对汹涌滔滔的江水,钱谦益退缩了,他直接甩出一句“水太凉”,而推拒了柳如是的力劝。

柳如是愤怒之极,独自投水未遂。钱谦益降清后,她暗中资助抗清活动。

柳如是虽出身卑微,却以诗画才华和爱国气节著称。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中,评价她兼具“女侠名姝”与“文宗国士”之风骨。

历史上有才华又有风骨的奇女子,比比皆是。

李清照曾以一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羞惭当时的须眉男子。

而与李清照兼具才华与风骨的柳如是,名号始终是盖不过李清照,或许是与她出身青楼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