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最悲壮的一首诗,短短四句写尽人生际遇,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发布时间:2025-08-28 05:25 浏览量:1
在初唐文坛的璀璨星空中,卢照邻以 “幽忧子” 的名号,书写着一曲命运与才情交织的悲歌。
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以博学多才、诗文俱佳闻名,杨炯赞其为 “人间才杰”,足见其文学造诣之深。
然而,命运的无常如汹涌波涛,无情地拍打着这位才子。
卢照邻因《长安古意》中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一句,不慎触怒武则天侄儿武三思,深陷牢狱之灾。
本以为劫后余生能重获安宁,却不料病魔接踵而至,先是染上风疾,又因误服丹药中毒,致使手足残废,曾经执笔挥毫的双手,如今连最简单的动作都难以完成。
长期病痛的折磨,让卢照邻对世间万物的变化愈发敏感。
当他人沉醉于繁花似锦的盛景,他却在绚烂中预见凋零;当万物蓬勃生长,他心中却满是对衰败的恐惧。
这种消极的生命感悟,在他晚期的诗歌中肆意流淌,就如下面这首《曲池荷》所呈现的,字里行间皆是对生命无常的喟叹。
最终,难以承受人生失意与病痛煎熬的他,选择自投颍水,将无尽的忧思与才情,永远定格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曲池荷》
卢照邻〔唐代〕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这首诗大意是:
曲折的堤岸弥漫着荷花清幽的香气,圆圆的荷叶重重叠叠的覆盖在池塘上。
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让人来不及欣赏荷花就凋落了。
曲池,是堤岸环曲的池塘。这是一首歌咏曲池中荷花的小诗。在诗中,诗人借描绘池塘美丽的荷花,抒发了他内心的感伤之情。
首句以“浮香”暗写荷花盛开的繁茂,香气随水波弥漫,未见其形先闻其味,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
“浮香”二字极妙,香气本无形,却用一“浮”字,仿佛让我们看到那荷香袅袅,在曲折的池岸边缭绕不去,给人以嗅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
次句写荷花的叶子。碧绿的荷叶映照水面,留下一个个圆圆的影子,重重叠叠盖满华丽的池子。
“覆华池”说明荷叶之多,几乎覆盖了整个华美的池塘,描绘出一幅荷花盛开、荷叶田田的生机勃勃之景。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对荷花盛开的赞美转为对凋零的忧虑。
诗人以拟人手法,赋予荷花以人的情感,担心秋风过早到来,而自己的飘零却不为人知。
这里的"君"既可指赏花人,也可理解为君王或知己,暗含怀才不遇之悲。
这两句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全诗虽仅20字,却通过荷花从盛到衰的过程,隐喻了人生荣枯的无常。卢照邻一生多病困顿,此诗可能寄托了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
末句"飘零君不知"尤其耐人寻味,既有对不被理解的孤独,也隐含对知音难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