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入澳籍成间谍,6年使我国损失7000亿,下场如何?
发布时间:2025-08-15 07:26 浏览量:3
文:壹知眠羊
文|聪聪
编辑|聪聪
«——【·前言·】——»
16岁的天才少年考上了北京大学这个国内的最高学府。
按理来说,风华正茂的他毕业后有着光明的未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这个国家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在34岁的时候加入了澳大利亚国籍,之后更是化身外企的间谍。
短短六年时间,使中国蒙受了7000多亿元的损失。
这位北大毕业的外国人做了什么让国家损失巨大?他的下场又是怎样的呢?
«——【·风华正茂时·】——»
1963年,胡士泰出生在天津的一户贫困人家。
父母望子成龙,从小就对胡士泰的管教很是严格。胡士泰在高压环境下成长,更是被灌输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
在外人眼里,胡士泰这个孩子简直完美。不爱玩闹,读书上进,父母省心,谁能不想要个这样的孩子。
年幼的孩子能不爱玩吗?爱玩可是孩子的天性。但面对严厉的父母,胡士泰还是将满腹委屈压在心底。
初中顺利毕业,胡士泰以优异的成绩进了当地的一所中专学校。
在那个年代,这份学历已经很可以了。父母希望他能够学一门吃饭的手艺,今后生活无忧。
胡士泰学成之后,再按照父母的期望找寻一个好的差事。结婚生子,传承香火,这一生大抵就望到头了。
胡士泰心里其实是想离开父母的,被放着的风筝渴望自由飞翔的那天。他只能夜以继日的抱着书本,开拓眼界为迎风而起做好准备。
很快,胡士泰就等来了机会。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学子们有了更大的舞台。
这个消息很是让胡士泰振奋,他飞奔回家告诉父母这个好消息。但是让胡士泰有些意外的是,父母忧心忡忡的目光。
家里的负担本就不小,本来的计划是胡士泰中专毕业后让家里少些担子。这一上大学,毕业又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了。
胡士泰只能用自己唯一的优势争取自己想要的,他向父母立下军令状,一定会好好学习今后挣大钱。
父母对视一眼,还是点头应允了已经是个大孩子的胡士泰。
高考的话,胡士泰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靠自身的努力。在书本的海洋里胡士泰对历史这个方向比较感兴趣,就一头钻了进去。
本就很有天分的胡士泰寒窗苦读,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只等高考的哨声响起,他就能冲出赛道。
1979年,仅仅16岁还是未成年的胡士泰,成为了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一名学生。
父母颜上有光,亲邻好友都挤到这个小家恭贺好消息。坐立不安的胡士泰则是攥紧通知书,拿着这张通往自由的门票。
胡士泰到了繁华的大都市,在北大校园里边更是增长了许多见闻开拓了眼界。学校里边的胡士泰认真学习,门门功课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老师教授们都对他青眼有加,将很多机会和资源给到了他。
大学时光转瞬即逝,胡士泰告别同学后也步入了职场。
最开始胡士泰的导师很是相中这个年轻人,亲自邀请他留在北大成为一名助教。但是自幼贫寒的胡士泰想要找个更挣钱的营生,就婉拒了导师踏入社会这个大染缸。
胡士泰的学历和能力出众,很快就有不少企业抛出了橄榄枝。一番考虑后胡士泰最终选择了中信集团这个国内顶尖的企业,前途无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留学热潮掀起,胡士泰也对描绘中外国的美好动了心。但此时的胡士泰工作年限较短,也没能存下来什么钱。
中信集团对于人才的发展很是重视,胡士泰这个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更是被集团重点照顾。不久胡士泰就在集团的支持下去往澳大利亚留学,希望他学成后能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胡士泰就这样争取到了去往澳大利亚留学的车票。谁知这一去,胡士泰彻底忘却了培养自己的祖国。
«——【·国外发展·】——»
异国他乡,当时的澳大利亚发展暂时领先于中国。当地的“先进”以及风土人情很快就让这个阅历不足的小伙子沉浸其中。
胡士泰可以说是乐不思蜀,很快就在国外的灯红酒绿流连。将国家的培养抛诸脑后,觉得国外空气就是甘甜。
此时的胡士泰一心奔着“钱途”,很快就抛弃了不挣钱的历史系,而是从文转理,进到了留学院校的冶金系。
留学毕业后,胡士泰没有回到送他出国的中信集团。而是决定在澳大利亚扎下根来,入职了澳大利亚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哈默斯立铁矿工作。
在胡士泰谋求发展的时候,全球铁矿石三巨头之一的力拓矿业集团收购了胡士泰任职的公司。
由于胡士泰出色的个人能力,他的职位不降反升。在新的企业受到重用,胡士泰平步青云很快就拿到高薪。
为了在国籍上和企业里的领导一致,获得更大的信任。1997年胡士泰决心加入澳大利亚成为“本地人”,为了事业和钱财。
胡士泰和父母通话告知了这个消息,理所当然的遇到了阻力,父母对此很是不满。
但是胡士泰只是平静的挂断了电话,在他想来,钱就是万能的。定时给父母打钱,看到钞票父母自然能打消顾虑。
至于胡士泰父母的爱国心,被他视做应当丢弃之物。
随着一个个手续的办理,中国人胡士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澳大利亚人Stern Hu。
国籍的更易,自然让本就有能力的胡士泰更受器重。领导在酒桌上亲切的拍着胡士泰的肩膀,胡士泰带着笑意将酒水一饮而尽。
胡士泰盯上了更高的职级,他使用在中国成长,更了解国家的这个理由,向公司提出了调任中国区贸易代表的申请。
之前的跪舔领导,让胡士泰的这次申请没有任何阻力就得到通过。
按理说,土生土长在中国,胡士泰在合作中至少也是不偏不倚。但是在接下来的中澳合作中,胡士泰完完全全的站在了澳大利亚的立场之上。
胡士泰要当一个间谍,挣大钱过上潇洒日子。
«——【·归国为祸·】——»
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在大刀阔斧的发展经济。国家对钢铁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澳大利亚品质优良的矿石,成为主要进口的对象。
回到国内的胡士泰开始了频繁的饭局。他向国内大大小小的钢产企业的老板发出邀请。
胡士泰身上带着北大才子的光环,对于国籍的改换只字不提。很快这位“中国人”就和老乡打成一片,在酒桌上推杯换盏。
利用结交的酒肉朋友们,胡士泰默默摸清国内企业的一些机密信息。他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录下来,讨澳大利亚这位新母亲的欢心。
胡士泰打着“爱国”企业家的名号在国内风生水起,他到国内四处出行拜访当地大大小小的钢铁厂。
本就是人精的胡士泰在酒局里,将这群大小老板拍马屁拍的是舒舒服服。酒足饭饱之后,更是悄咪咪的将大红包塞进老板怀里。
胡士泰带着老板们花天酒地,还会找些场所寻欢作乐。钢厂负责人都表示:“胡士泰还是一个比较容易相处的人。”
那是自然,有所求先撒饵。胡士泰将关系搞得这么好,图谋是少不了的。
胡士泰每次总会在不经意间问一些关于企业的内部状况,这些老板们很够意思就将这些国家机密如实告知。
信息也是国家的命脉,就这样被胡士泰偷偷获取交给了澳大利亚。
这些信息里边有诸如原料库存的周转天数、进口矿的平均成本、吨钢单位毛利、生铁单位消耗等等。
胡士泰拼命地挖掘祖国护城墙的墙角,自然是要从中牟利。
2003年,中国发展对优质铁矿很有需求,是一片广袤的市场,国家费尽心力争取到了和世界三大矿山的议价权。
这其中就有胡士泰所在的力拓集团。
让中钢协秘书长罗冰生奇怪的就是这个力拓:
“他们不仅清楚我方的库存数量,还对我方的谈判底线了如指掌,就像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每次都能踩到我们的痛脚!”
就好比打牌,对方全是暗牌,己方全是明牌轻松被看穿。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处处受制,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力拓信息获取的渠道,自然是胡士泰这个间谍。早在谈判之前,胡士泰就摇着尾巴将自己的“贡献”赶紧递了上去。
谈判在信息情报的劣势下,自然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中国在和三大矿山的谈判节节败退,只能在最后捏着鼻子认下高额溢价。每年议价都让中方颗粒无收,与之相比三大矿山则是盆满钵满。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国钢企白白多付7000亿的巨额损失,相当于这些企业的利润总和两倍之多,也相当于澳洲GTP的10%。
胡士泰通过这些情报不仅从力拓公司换取了巨大分红,还被澳大利亚的媒体称为“贸易英雄”。
除了窃取机密在公司受到器重,胡士泰本人也没有闲着,开始了挣起了外快。
胡士泰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电话只用座机。这个藏头露尾的鼠辈只是在幽暗的下水道,觊觎着进口铁矿这块大蛋糕。
胡士泰在跟钢铁公司负责人打交道的时候,不仅自己德行不正,还用言语煽动腐蚀这些国内企业。
有矿产进口资质的企业从他这里进口铁矿石,通过胡士泰牵线搭桥倒卖给没有相应资质的中小钢铁企业。
胡士泰可不是白帮忙的,这倒来倒去都是油水。想从他手上拿好处雁过也得拔毛,胡士泰开始索要好处。
这时候分成、贿赂朝着胡士泰涌来。他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胡士泰的年薪仅仅只有10多万美元,但是在国内就有着数栋上亿的别墅。如何清白的起来?
«——【·锒铛入狱·】——»
铁矿石价格这样不正常,引起了国家层面的警觉。
一旦展开调查,这群妖魔鬼怪哪里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
2009年7月5日,上海警方对力拓集团在国内的办事处进行了搜查。结果也没有出乎警方的预料,各种国家机密都藏在这里的纸质和电子文件里。
罪证确凿,胡士泰这个间谍很快就被拘留,还牵连出来了中方雇员王勇、葛民强和刘才魁等间谍。
这群人一出事,为了继续在中国市场生存,力拓紧急与这群人切割开来。
发布声明,公司愿意全力配合中国有关部门计划进行的任何调查。一位力拓的新任代理人发声,从这群人被拘留,公司就没有再和这群人取得任何联系。
但是澳大利亚的贸易英雄,还是受到了“祖国”的保护。
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出马,话语中透露着威胁之意:“希望中方慎重考虑和谨慎处理。”
澳大利亚的政客更是扬言致电中国领导人让他放人,分不清自己的斤两。
他国的置喙,怎么能干扰中国的律法。公正审理,严惩不贷。
2010年3月29日下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胡士泰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侵犯商业秘密案作出一审判决。
审理认定的事实是: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对华铁矿石贸易中,多次索取或收受钱款,为他人谋取利益。采取利诱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中国钢铁企业商业秘密,严重影响和损害中国钢铁企业的利益,给中国有关钢铁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胡士泰的判决结果是:
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胡士泰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和罚金人民币100万元。
2011年,美国《纽约时报》6月25日消息称澳大利亚政府打算通过一份囚犯交换条约,让胡士泰在澳大利亚服刑,力拓发言人表示对此不予置评。
2018年7月4日,胡士泰服刑期间遵守纪律刑满释放。
不知道这位昔日的间谍,迎着刺目的阳光,在一无所有的当下,心中是否有几分悔意。
«——【·结语·】——»
国家的培养,被胡士泰抛诸脑后。后续更是改换国籍,追名逐利。
如果不是心中的贪欲,是否胡士泰会有着更为精彩的人生呢?
但无论如何忘却自己的祖国是需要唾弃的,间谍这种不正当的商业竞争也需要受到严厉打击。
对胡士泰这种人绝不原谅的同时,也要反思教育当中对于德行的培养。培养学子不仅仅只是关心才学,还要注重相应的品德。
希望国家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话语那样对教育多些重视: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