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叹息:毁掉一个家,把娃惯坏就够了!这篇《家范》字字千金
发布时间:2025-08-05 14:20 浏览量:2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家庭的兴衰,往往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家风的传承。
您有没有发现,身边有些家庭,老一辈勤俭持家,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攒下点家业,可到了孙辈,却渐渐显露败象?
是我们不够努力吗?还是运气不好?
北宋大文豪司马光,就是砸缸救了小伙伴的那位大才子,他用一生的心血,写下了一部传世家训——《家范》。书中没有大道理,却用最朴实的话,道尽了家庭教育的真谛,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富不过三代”的根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品读司马光的智慧,看看这位千年前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怎样宝贵的警示。
《家范》里有一句振聋发聩的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讲了个故事:他的好友张存,官做得很大,家里却非常节俭。有人不理解,问他:“您俸禄这么高,何必让妻儿过得这么清苦?”
张存回答:“我现在的俸禄能保证家人衣食无忧,可万一将来时运不济,官位不保,我的家人习惯了锦衣玉食,还能过回苦日子吗?我如今教他们节俭,正是为了他们长远的安宁啊!”
听听,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反观我们现在的一些家庭,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们总以为,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就是爱。
司马光却告诉我们:这样的爱,恰恰是把孩子推向了深渊。
一个从小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的孩子;一个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他怎么可能懂得珍惜和奋斗?当他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庇护,又如何能抵御社会的风雨?
溺爱,不是爱,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是亲手为他未来的失败埋下了祸根。这,就是“惯子如杀子”的真正含义!
很多人都听过“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总以为是子孙不争气,把家产败光了。
司马光在《家范》中给出了更深刻的答案:家庭的衰败,从来不是因为钱花光了,而是因为“德行”耗尽了。
他认为,给子孙留下再多的金山银山,都不如给他们留下好的品德和家风。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留给子孙万贯家财,他们不一定守得住;留给他们满腹经纶的书籍,他们不一定愿意读;最好的办法,是为子孙后代积累阴德,培养他们高尚的品格,这才是长久之计!
一个没有德行支撑的家庭,就像一座地基不稳的大厦,财富越多,崩塌得越快。
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的是父母的贪婪自私、投机取巧,他又怎么可能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这样的孩子,即便手握亿万家产,也终将因为品德的缺失,将其挥霍一空,甚至招来灾祸。
所以,别再焦虑给孩子留多少钱、多少房了。我们能留给孩子最宝贵的遗产,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教养,是融进他们血液里的品德!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个孩子最硬的底牌,是高尚的人品德行。
爱孩子,就请“狠心”一点,教会他独立、节俭和感恩; 兴家族,就请“远视”一点,把立德作为传家的根本。
愿我们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下这份来自千年前的古老智慧,养出有德有才的好儿女,成就福泽绵长的兴旺家风!
您对司马光的教育智慧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我们一起交流!
- 上一篇:顺利落户!填补区域核药领域空白
- 下一篇:汾阳往事|孔天胤与黑楼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