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行!你上!你上,你也不行!姜文新片低迷原因找到了
发布时间:2025-08-04 06:44 浏览量:1
姜文导演又为一碟醋,包了一顿饺子。
这醋是真够味啊!电影开头,孩子做B超的时候,伸出了11根手指,导演就告诉我们了,这个即将诞生的,不只是未来首屈一指的钢琴家郎朗,也是将在全世界举足轻重的新中国。
接下来,郎爸开启了鸡娃之路,拜名师、会高手、见世面、破歧视,从沈阳干到北京,从干日本到干美国,成就一代传奇。
正义、路线、思想,包括犯过的原则性错误,很多禁忌性的隐喻,都很大胆,值得反复品味。
但问题是,饺子不好吃。
首先,如果作为一部传记片来看,郎朗的成功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议,也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几乎所有的戏剧冲突无非是输赢之类的,虽然一路升级打怪,也只是暂时的输和最后的赢,观众心知肚明,一眼能看到结果。
虽然最后郎朗的对手是美国人,要取代美国的钢琴家,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好像也只能蹭到一点所谓的爱国情绪而已,根本达不到情绪共鸣的高潮。
第二个大问题:郎朗虽然是闻名世界的钢琴家,但公众形象并不讨喜。一个钢琴家,简直就是一个商业代言的狂魔,汽车、手表、卫浴、游戏、奶粉,什么钱都往兜里装,艺术家的光环都快被铜臭味儿熏没了。
郎朗的代言一开始还注重品牌、质量,走高端精品路线。但后来,却似乎接上瘾了,无论是吃的喝的,还是做饭的,来者不拒。
口罩期间,郎朗代言的一个钢琴软件关停跑路。无数冲着他,才在软件上买课的用户,都遭受了经济损失。他承诺一定会帮忙,结果却没有下文了。
这种无底线捞金的艺术家,慢慢就把自己的人品败坏了。
更讨厌的是,郎朗是一个著名的爸宝男,从小就听父亲的,连事业和婚姻也需要父亲的干预,这跟当下的价值观提倡的独立、自主背道而驰。一个成年男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时不时的冒出“我爸说”“我爸觉得”怎样怎样,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会喜欢呢?
这部电影最大的雷,还是鸡娃教育。要么好好弹琴,要么就去死,这种父权的血脉压制,在观众眼里,比法西斯还残酷还变态。他们在办公室天天被压榨,已经够闹心的了,最烦这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绑架他们的人生了。时代在进步,你还在扯着嗓子歌颂这种时代的糟粕,观众怎么可能买账呢?
观众花钱买票,走进电影院,要的是放松和情绪共鸣,不是听一个爹给你喷棍棒之下出才子,自己如何如何压榨自己的孩子,把他逼成了一个著名的天才,而且,这一絮叨就是两个多小时。就算咱们是亲戚、是邻居,我的脑袋也听炸了吧?
更何况,你的那一套成功学逻辑,我也不见得认同,不愿意接受。
所以说,姜文导演的这次失利是必然的。就像是顾客花钱吃饺子,吃得是个温饱,是个舒心,你的饺子不好吃,就是原罪。
饺子不好吃,醋的味再香,顾客也不能干喝吧?你说是不是?
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