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犹唱后庭花
发布时间:2025-08-04 04:22 浏览量:1
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崇祯急得手足无措,这个时候还有谁靠得住?想来想去就那些开国之初就和朱家绑在一起的功勋大臣们了。于是,崇祯帝也顾不得什么了,亲自冲向成国公的府邸,到了才发现成国公没在家里,一问,成国公出去吃席去了!是的,他吃席去了。
再来看一个小片段:
秦淮中秋日,四方同社诸友感姬为余不辞盗贼风波之险,间关相从,因置酒桃叶水阁。时在坐为眉楼顾夫人,寒秀斋李夫人,皆与姬为至戚,美其属余,咸来相庆。是日新演燕子笺,曲尽情艳。至霍华离合处,姬泣下,顾、李亦泣下。一时才子佳人,楼台烟水,新声明月,俱足千古。至今思之,不异游仙,枕上梦幻。
这段文献描绘了一个场景,作者冒襄带着自己小妾董小宛到来南京,中秋这天,一众好友都带着美人前来一起庆贺,席间有歌舞奏乐相伴。一曲《燕子笺》,曲尽意浓,美人们都不禁伤感落泪。一时间,才子佳人相伴,楼台烟水相掩,新曲明月相和,美不胜收。真是梦中才有的仙境啊!
可惜这是1642年,正值天下大乱、饿殍遍地的时候,在南京却是如此的一个醉生梦死的场景。而就在距离南京并不算太远的开封,经过两年大战,交战双方挖开了黄河水,原本百万的人开封城,最终活下来的不足十分之一。
1644年除夕,弘光帝朱由崧有些不开心,传各官员入见。诸位大臣见皇帝不高兴,以为是近来前线屡战屡败所致,惶恐地跪在地上,叩头谢罪。
过了一会儿,弘光帝才说:“朕还没有闲工夫来考虑战场上的事情,所担心的是朕的后宫歌舞团没有一名让朕满意的,所以朕想从更多的良家之中精选美女,以充后宫,你们赶紧去办。’
有大臣就说:“臣以陛下忧虑的是敌情,或者是思念先帝,没想到想的是这件事。
甲申除夕,朱由崧“悄然不乐,亟传各官入见。诸臣皆以兵败地蹙俱叩头谢罪。良久,曰:'朕未暇虑此,所忧者梨园子弟无一佳者,意欲广选良家,以充掖庭,惟诸卿早行之耳。’或对曰:'臣以陛下忧敌未宽,或思先帝。岂意思及于此?’遂散出”
——陈子龙《兵垣奏议》《论选官人疏》
弘光帝可是说到做到,大肆在南京城,以及江浙挑选女子。
但凡有紫色的女子,皆要奉旨,于是引起了越中婚嫁大规模激增,昼夜不止,都害怕自己女儿被选入宫去。
因奉旨选婚,越中嫁娶如狂,昼夜不绝。
而此时已经是1645年,距离弘光朝的灭亡仅仅只有数月而已。
而弘光还拍太监去捕捉蟾蜍,配制春药;太监们以此督促百姓捕捉蟾蜍,民间称弘光为“虾蟆天子”。
1644年九月,余煌在一封信里描述了江南官绅的醉生梦死:
“尤可异者,国难初闻,宴衎不彻;哭临未毕,声伎杂陈。而俨然乡衮与愚顽同其欢谑,略无改容。近且架凌云之台,演彻夜之剧,怪诞淫亵,错出争奇,妇女若狂,通都填咽。而一二领袖之家,皆巨室也,争夺梨园,彼此相斗,家僮至于破额,长吏为之解纷。如此景象,岂复成世界乎?君亲荼毒,宗社邱墟,宫阙惨于离黍,山陵同于藁葬,此乾坤何等时也,而般乐怠敖,倍于承平。夫独非臣子乎?夫何至于此极也!弟与忧者,不在奴,不在贼,不在兵饷;窃以为神州陆沉,必自此病狂丧心始。披发野祭,百年为戒,此辛有所见而深悲也。
——《圣安本纪》卷四
好一幅亡国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