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人生退场古诗词 曾经的曾经,都终将成为过往
发布时间:2025-07-30 00:31 浏览量:1
【01】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站在高台,往前看,见不到古时的英豪;往后望,等不来知音同僚。只有苍茫的天地在眼前伸展,无边无际。孤独感像潮水般涌来,诗人站在广阔的时空里,显得无比渺小脆弱。没有激烈的呼喊,一句“独怆然而涕下”,让怀才不遇、理想落空的孤寂与悲凉无声地溢满天地。这种“空无一人”的退场,是心灵深处最沉重的落幕。
【02】李煜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曾经的帝王,如今成了囚徒。他用血泪回忆故国宫殿的宏伟繁华,那时哪想过战火刀兵?而如今只能憔悴消瘦,最痛的时刻,莫过于慌乱辞别宗庙那天,乐工还在奏着送别的曲子。他垂泪面对的,只剩一群同样不知往后的宫女。昔日的君王气派荡然无存,只剩亡国的屈辱和无家可归的巨大悲痛,“垂泪对宫娥”这最后一幕,写尽了王冠落地的辛酸与狼狈。
【03】
陆游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年轻时何等豪迈!想着横扫中原,收复山河。那雪夜渡江的铁舰,秋风里的铁骑冲锋,都是壮怀激烈的烙印。可岁月蹉跎,当年的报国誓言如“塞上长城”一般成了空话,镜中只现两鬓斑白。最后两句表面赞诸葛亮《出师表》的鞠躬尽瘁,实则是痛心自己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的巨大遗憾。白发苍苍的老英雄,面对无情的现实悄然退场,那悲愤只能深埋心底。
【04】
杜牧《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诗看似给项羽指路:打仗输赢平常事,真正的男子汉要忍得一时之辱。江东人才济济,你若回去再战,未必不能翻身!可这建议却恰恰点出了项羽最大的悲哀——他不肯“包羞忍耻”。诗中那“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假设,更强烈地反衬出他在乌江自刎那刻的彻底失败与绝望。英雄无法克服的傲骨,成了最沉重的包袱,最终走上了那条永不回头的退场路。
【05】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再大的功业,在时间的长河里也不过是浪花一朵,转瞬即逝。青山和夕阳永恒,而王侯将相都化为尘土。江边的白发渔夫樵夫,早已看淡世事,他们只关心眼前清风明月,相逢时有一杯浊酒便足够欢喜。那些曾经轰轰烈烈、你死我活的争战成败,都成了下酒时的谈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经历了太多动荡兴亡后,旁观者的平和接受,也是一种对历史洪流中所有主角最终暗淡退场的深刻和解。
【06】
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精美的瑟有五十根弦,每一根都牵着对青春岁月的追思。人生如梦如幻,美好得如同化蝶的庄子;深情难以言说,只能像望帝托付给泣血的杜鹃。那些“珠泪”、“玉烟”,象征了往昔美好事物迷离朦胧、可望不可即的状态。整首诗弥漫着对逝去时光的怅惘和无力挽回的失落。当追忆成了唯一选择,即便当时身处其中,又何尝不是朦胧懵懂?这并非轰轰烈烈的退场,而是繁华落尽后,在岁月深处一声无声的叹息。
【07】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节选)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曾经浴血沙场的将军,如今只能怀古北固亭下。耳边是金人统治区喧闹的祭鼓声,昔日的战火之地已变得陌生。最刺痛人心的是结尾一问:还有谁会像关心老将廉颇那样,来问问我这老骨头还能不能上阵杀敌?这既是自况,也是自嘲。满腔热血与雄才大略,在时光流逝和朝廷猜忌中化为泡影,只能在落日斜阳中独自缅怀过去,发出一声“廉颇老矣”的苍凉感慨,悄然退出了历史的主舞台。
【08】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囚禁小楼上,年年重复的春花秋月,只能勾起对故国往事的无尽追思。雕花的栏杆、玉石的台阶大概还在吧?可当年的人事、年轻的容颜,早已面目全非。最后一句把抽象的愁绪比作奔流不息的满江春水,这愁苦汹涌、绵长、无法阻挡。作为亡国之君,他的人生从顶峰跌落深渊,眼前美景都成了残酷的催化剂,这场“愁如江水”的谢幕,正是他内心永恒的悔恨与无法翻身的终局。
【09】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深秋登高,所见皆是悲凉:急风呼啸,猿猴哀鸣,落叶萧萧,江水奔流不尽。自己漂泊万里常作异客,一生多病此日独上高台。艰难的生活催生了满头白发,穷困潦倒,连借酒浇愁的杯都已放下。这幅画面将人生的艰难、衰老的悲怆、孤独的无助与秋日的肃杀融为一体。诗人如同那飘落的枯叶,在时代的巨浪和自身的老病中精疲力竭,只能沉默地站立在寒风里,走向苍茫的暮年终点。
【10】
王维《老将行》(节选)
…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一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被遗忘在荒凉的山村里。他在路旁像秦亡的东陵侯一样卖瓜谋生,在家门口学着陶渊明种柳消愁。环境破败凄凉,但他内心仍保留着当年远征沙漠的壮志豪情(“誓令疏勒出飞泉”)。最后两句“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是他不甘寂寞的呐喊。然而现实的结局,却是空怀报国热血却始终不被召唤。英雄只能在岁月风霜和门庭冷落中,默默地收拾起刀剑,守着他的瓜田柳树黯然退场,只剩一身傲骨与无奈。
这十首诗词,或以孤影、或以白发、或以泪眼、或以空庭、或以长叹、或以静默… 呈现了英雄、帝王、志士、才子、征夫在命运变迁、时光流转、壮志难酬、家国破碎、人生暮年时那种深沉、无奈、悲凉或不甘的“黯然退场”。其情感之真挚,意蕴之悠长,穿越时空,仍能触动我们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