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尺牍之二》欣赏

发布时间:2025-07-30 15:51  浏览量:1

见过唐寅笔下的仕女翩跹,也赏过他题画诗的风流,却在台北故宫那帧《尺牍之二》纸本行书里,撞见了这位江南才子最本真的模样。26.1厘米见方的尺幅间,没有“桃花庵里桃花仙”的疏狂,只有六月十八日的急笔,写满了对友朋的牵挂与俗世的周全。

墨迹间藏着行书的妙趣。“别后到家”四字起笔温润,似是刚卸下旅途风尘;“作急打点”却笔锋一紧,牵丝映带间透着焦灼。唐寅将文人的雅致藏进捺画的舒展里,又把市井的实在揉进横画的短促中,墨色浓淡随心绪起伏,像极了他一边吟啸山林、一边为生计奔波的双面人生。

释文里的“以防意外”“寺中书恐不能用”,字字皆是烟火。这位总被传说笼罩的才子,原来也会为友人的事务殚精竭虑,会在尺牍里细细叮嘱人情世故。“唐寅良友”四字特意加重,既是向对方引荐时的恳切担保,也藏着对“友”字的珍重——原来风流才子的江湖,不全是诗酒,更有这般肝胆相照的热肠。

台北故宫的展柜里,这帧尺牍或许不如《秋风纨扇图》惹眼,却让我们读懂:真正的书法从不是孤芳自赏的技艺,而是笔墨与生命的共生。当唐寅提笔写下“再拜”二字时,笔尖流淌的何止是行书的韵律,更是一个真实的人,在时光里留下的温度。

如今展卷细读,那些关于“打点”“便人”的琐碎,早已成了穿越六百年的密码,让我们在墨香中看见:原来才子的风骨,从不在云端,而在烟火人间的每一次真诚落笔里。

释文:別後到家。得彼處情實甚息。尚未回來。須作急打點。達之當事。尋一便人從之。以防意外。內寫即唐寅良友。多蒙曾當面說過也。蓋彼與我有干涉耳。寺中書恐不能用也。諸不一。六月十八日。唐寅再拜。子貞二兄即元。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