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三千,始得此册” 唐寅《落花诗册》苏博藏本欣赏

发布时间:2025-07-29 17:24  浏览量:1

纸页间簌簌落下的,是四百余年前的桃花瓣。苏州市博物馆藏唐寅《落花诗册》,以温润的纸墨承载着一场永恒的暮春,让每个翻开它的人,都成了那个站在桃花坞里的看客。

唐寅写《落花诗》时,正值人生低谷。科举舞弊案的余波未平,昔日江南才子沦为市井画师,这组诗与其说是咏物,不如说是借落花写尽命运的无常。苏博藏本共三十首,行书笔意流转,既见赵孟頫的圆润,又藏李邕的险劲,恰似诗人矛盾的心境——既有"忍把残红扫作堆"的怅惘,又藏"为君沉醉又何妨"的疏狂。

细看其字,横画如落花轻飏,收笔时微微上挑,像花瓣坠地前最后的颤动;竖笔则带隶意,沉稳中透出倔强,仿佛诗人在命运面前不肯折腰的姿态。最妙是连笔处,"风""飞""香"等字的牵丝如游丝穿花,将春光流逝的动态藏进静态的笔墨里。

作为吴门四家代表,唐寅的书法自带江南水气。这本诗册用特制的"澄心堂纸"书写,纤维细腻如蝉翼,历经数百年仍泛着温润的米白色。墨色浓淡相济,"愁"字用重墨,似化不开的郁结;"笑"字偏淡,藏着释然的轻盈。

册中"桃花净尽杏花空"一页堪称神品。"净"字最后一竖陡然加重,如枝头最后一片花瓣坠地;"空"字留白巧妙,仿佛眼前真的只剩空荡荡的枝头。这种"诗中有画,书中有景"的境界,正是吴门书风"以书载情"的典范。

如今再读这些诗句,依然能触摸到诗人的温度。"花开易见落难寻"道尽美好事物的共性,"半生落魄已成翁"藏着对岁月的坦然。苏博将这本诗册置于恒温展柜中,灯光透过特制玻璃,让墨痕里的飞白愈发清晰——那是时光在纸上走过的痕迹。

不同于其他藏本,苏博这本有唐寅亲笔题跋:"废纸三千,始得此册"。可见这看似挥洒的笔墨,实则是千锤百炼后的返璞归真。就像落花看似凋零,实则孕育着"明年花开复如此"的希望。

合上册页,仿佛能听见桃花坞里的风声。唐寅用笔墨将春光凝固,而我们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能从这些线条里,读懂一个天才在逆境中对美的坚守。或许这就是书法的魔力:让瞬间成为永恒,让心事跨越时空。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