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自书联句诗》欣赏
发布时间:2025-07-29 15:11 浏览量:1
正德五年的风,一定吹过唐寅笔下的宣纸。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这幅《自书联句诗》,30.2厘米的高度里藏着45岁才子的人生褶皱,32.9厘米的宽度间,行书的笔锋正从工整滑向疏狂。
细看这笔墨,起笔尚带几分拘谨,"从容"二字结构稳健,像他早年科场得意时的意气。可越往后,笔锋越见洒脱,捺画如剑出鞘,撇笔似流云舒卷。尤其"醉里不知天地大"一句,墨色忽浓忽淡,行笔忽快忽慢,仿佛能看见他酒后挥毫的模样——毕竟这年他已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虚名里醒转,看透了功名场的虚妄。
唐寅的行书从不在技法上炫技,却藏着旁人学不来的"气"。笔画间的留白,恰如他诗里的闲情;连笔处的牵丝,又似他剪不断的愁绪。纸本历经五百年,墨色已显陈旧,却掩不住那股子疏朗:既不是王羲之的飘逸,也不是颜真卿的厚重,而是带着江南文人特有的清劲,像苏州园林里的竹,瘦而有骨。
题跋里"正德庚午仲冬"几个小字,藏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这年他刚结束江西的漫游,回到苏州桃花庵。诗里"相逢莫说人间事,且共山林酒一杯"的句子,哪是应酬之作,分明是写给自己的宽解。书法最骗不了人,笔锋里的释然,比任何史书记载都更真切。
如今我们隔着玻璃看这纸墨,看的何尝不是一个才子与命运和解的过程?那些看似随意的笔触,藏着他对"放浪形骸"的注解;那些刻意收敛的锋芒,又泄露了他未曾熄灭的才情。这大概就是唐寅书法的魔力——让我们在笔墨间,读懂一个真实的唐伯虎。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