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北大才子安然将同学摁桌上活活捅死,慢慢看着他痛苦死去

发布时间:2025-07-29 03:14  浏览量:1

本文源自真实新闻案例,涉及隐私,案中人名均为化名。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安然判死缓有无“用钱买命”的嫌疑》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作者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违者必究!

“我多想找一点孩子的缺点,好埋怨埋怨他,可我找了许久也没找到一个缺点。”

2005年,邱春花在接受采访时,泪流满面的对着记者说出了这番话。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也是一名北大学生的母亲。

6月份当她接到通知,自己的儿子崔培昭丧命于北大校园时,她的眼中充斥着难以置信的神情,她怎么也想象不到,那个喜欢笑,总是劝说自己要多休息休息,不要太劳累的儿子,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酿成这桩悲剧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正是北大医学部出了名的才子——安然。一个从小到大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但偏执和冲动,却贯彻了他的一生。

2002年,安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并被分在了2班。这个班一共有32名学生,男女各一半,而受害者崔培昭正好是安然的室友。和后来人们对安然的印象不同,刚入学的他非常热情,会说话也懂礼貌。

作为北京本地人,他招待外地同学,带着同学去各处风景名胜游玩。可时间久了,他和室友同学之间的矛盾,就慢慢显现。

安然喜欢晚睡晚起,在宿舍里他准备了两个大灯,每天晚上室友要睡觉了,可他却将大灯打开看书。买了电脑之后,更是玩游戏玩到很晚,音箱声音也开的很大。

室友将这事问题告诉他,他也会听,甚至会向室友道歉。可一转头,安然始终我行我素。如果说这些事情室友还能忍受,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就让三个室友对他的不满到达了心理上限。

在北大,学生的期末成绩不全都是文化课成绩。想要拿到好名次,还有各项指标评分。在这其中,卫生评分就是一个重要标准,每个月都会进行卫生检查。为了应对检查,崔培昭和其他两个室友,都会进行大扫除。

可安然却不参与,他不仅不搞卫生,有时候崔培昭和其他室友搞完卫生后,安然甚至还会跑来跑去,将刚刚擦干净的玻璃弄脏,将刚刚拖完的地弄黑。

因为他的原因,经常导致崔培昭所在的宿舍卫生检查不合格。崔培昭给母亲打电话时都忍不住抱怨起这件事,时间久了,同学们都开始渐渐排斥安然。

到了大三时,安然所在的班级全体同学,竟然向学校写了一份求助信。在信里,罗列了安然一系列的异常表现:诸如在解剖时不给动物打麻药,纠缠威胁女同学,随意翻看他人物品等。

最终同学们要求,学校让安然退学,这一要求虽然被学校驳回,但也能够看出,安然和同学们的关系都不好。实习时,没有人愿意和他住在一起,他甚至不得不单独一个人住一个宿舍。

比起安然,崔培昭显然更招人喜欢,说起这个身高不到1.7米的男同学,很多学生都对他有好感。崔培昭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困难,但为人善良热心。见到女孩,还没说话就开始脸红,性格温和爱笑,几乎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

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学生,却在6月25日早上6点,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天早上,崔培昭刚刚起床,洗漱时碰到了怒气冲冲的安然。安然声称要和崔培昭谈一谈,可崔培昭对于安然,心中有着一丝恐惧,他下意识拒绝。

没想到却点燃了安然内心的怒火,不给崔培昭逃离的机会,安然一把揪住了崔培昭的衣领,两人当即扭打在了一起。情急之下,安然从腰间掏出了一把匕首,朝着崔培昭捅了过去,将崔培昭摁在桌子上连捅数十刀后,崔培昭当场到底身亡。

这一幕震惊了所有人,当警方接到报案赶到学校宿舍时,同学们才知道,那个害羞的男生已经永远离开了他们。而凶手,正是所有人一直厌恶的“才子”安然。

一时间,有关安然为什么要杀害同班同学的讨论,活跃在网络上。有人认为,是安然和崔培昭之间的矛盾,导致悲剧发生,也有人认为背后肯定另有原因。

在接受审讯时,安然交代了自己杀人的动机,只不过当他从民警口中,听到崔培昭的名字时,依旧忍不住情绪激动起来:

“没错我就是要杀他!你们不是想知道原因吗?那就去看看吧,去看看他的电脑就明白!”

民警闻言,立刻打开了崔培昭的电脑。在崔培昭的电脑里,一张他与女同学的合照,吸引了警方的注意。民警在看清那个女学生后,顿时明白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