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走5000公里需三个月,八百里加急竟比高铁还快?
发布时间:2025-07-27 17:42 浏览量:1
明朝有个大才子叫杨慎,因为得罪了皇帝被发配到云南。他从北京到昆明走了三个多月,路上还写日记说“出湖藩、转辰源、经贵州”。现在我们坐高铁才八小时,古人得花这么长时间,到底怎么回事?其实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慢慢逛,一种是拼命跑。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第一周存稿爆更创作辛苦,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慢慢逛的走法主要是坐船。从北京通州上船,顺着京杭大运河往南走,到扬州再转长江往西。走长江到湖南,再转沅江到贵州镇远,这水路能走四五千里的四分之三。走完水路还要上岸走陆路,从贵州到昆明得翻山越岭,全是山路。古代挑夫在平地一天能走五十公里,但云贵高原到处是山,一天只能走三十公里。算下来水路加陆路,不休息的话最快要两个半月,一般人路上歇歇脚,三五个月才能到。
为啥要坐船?因为那时候没火车汽车,船虽然慢但舒服安全。很多读书人考完科举回云南,提前半年出发,路上还能看看风景写写诗。像杨慎这种被发配的,估计也是慢慢走,不然走太快太累受不了。
要是赶时间呢?就得换种走法。明朝打仗或者紧急传信,就得用“八百里加急”。这可不是开玩笑,朝廷专门修了驿道,每隔几十里就有驿站换马换人。从北京到昆明的驿道走直线是3100公里,实际走起来要绕山路,得四千公里左右。加急快马每天能跑三百里,算下来十四天就能到。电视剧《康熙王朝》里说昆明送信到北京十五天,跟这个差不多。
杨慎他爹病重时,他从昆明往成都赶,一千多公里走了十九天,平均一天五十多公里。为啥没跑得更快?因为人总得睡觉,马也得喘口气。就算朝廷紧急传信,换马不换人,晚上也得眯一会儿,不然人和马都会累死。
这两种走法差别太大,一个慢慢看风景,一个拼了命赶路。但不管哪种,路上都得过坎儿。水路怕发大水或者干旱,船走不了就得等;陆路怕下雨塌方,山路一断就得绕远。古代交通全看天,不像现在下雨也能开车。
有意思的是,这些路线现在还有痕迹。京杭大运河现在还能坐船,但没人用来长途运输了。贵州到云南的滇黔古道,有些地方还能看见当年的石板路,挑夫走出来的凹痕还在。前两年还有纪录片专门拍过,说这些老路现在成了徒步旅游的路线,年轻人背着包走两天,就能体验古人赶路的辛苦。
云南考生赶考要提前半年出发,路上花的时间比考试还长。三年考一次,一年都在路上晃悠,想想都累。现在考大学虽然也累,但高铁飞机说走就走,不用花半年在路上。不过古人虽然慢,路上能写诗交友,现在坐高铁刷手机,反而觉得无聊。
清朝末年驿道慢慢不用了,因为火车来了。但云贵高原修铁路太难,直到现在有些地方还是盘山公路。以前的快马加急现在变成快递,隔天就能送到,但送再快也送不回古代那些故事了。
其实杨慎后来在云南待了二十年,写了不少诗,还研究彝族文化。他走的那条路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但要是没这些老路,西南和中原早分开了。现在修高铁虽然快,但那些古道上的石板、驿站遗址,都是历史留下的脚印,提醒着咱们以前的人怎么活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