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核爆!网红引爆《年轮》十年暗雷,张碧晨含泪告别OST代表作
发布时间:2025-07-26 21:09 浏览量:1
> 一句“唯一原唱”,炸出华语乐坛最惨烈的版权战争,两位顶流歌手十年情断,八亿播放金曲沦为牺牲品。
2025年7月,网红“旺仔小乔”直播间里一句“《年轮》原唱只有张碧晨”,如同投入OST江湖的一颗核弹。四年前的老视频被翻出,瞬间点燃汪苏泷粉丝的怒火。
战火迅速蔓延:QQ音乐一夜之间抹去张碧晨的“原唱”标签(三小时后紧急补为“双原唱”),网易云则倔强坚守“双原唱”标识。
7月25日凌晨00:05,汪苏泷工作室突袭式声明:“收回《年轮》所有演唱授权,暂不开放任何表演。”十五分钟后,张碧晨工作室反击长文掷地有声:“张碧晨女士是该作品唯一原唱”。
十年前合唱《年轮》的黄金搭档,此刻在版权战场上刀刃相向。
这场席卷全网的血战,竟始于一个直播间的口无遮拦。
2021年,千万粉丝网红“旺仔小乔”翻唱《年轮》时多次宣称“张碧晨是唯一原唱”,面对网友提醒汪苏泷的创作身份,她强硬回应:“我发一百遍也只会写张碧晨原唱”。
四年后,这段视频被挖出,汪苏泷粉丝暴怒:“作曲作词全是他,张碧晨只是演唱者!”
战火烧至音乐平台。7月23日,QQ音乐突然下架张碧晨版《年轮》的“原唱”标签,分裂操作彻底点燃火药桶。
尽管平台三小时后改标“双原唱”,但网易云音乐始终标注“张碧晨/汪苏泷双原唱”——行业对“原唱”的认知混乱暴露无遗。
面对版权回收,张碧晨工作室25日凌晨抛出“核武器级”证据:
- 国家级版权登记(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ISRC编码)显示其版本2015年6月15日作为《花千骨》插曲首发;
- 汪苏泷男声版6月30日上线,晚了整整15天;
- 合同明确其为“唯一受邀演唱者”,未被告知存在同期版本。
“首次公开发行者即原唱!”张碧晨方引用《著作权法》行业惯例,立场强硬。
声明通篇未提汪苏泷姓名,用“作品”模糊创作归属,被指暗藏刀锋。
当日下午再补声明:“依法享有该歌曲在全球范围内的永久演唱的权利”,却话锋一转:“出于尊重与自我选择,今后不再演唱”。
粉丝痛心解读:这哪是认输?分明是“不是你不能给,是我不想要了!”
对比张碧晨的千字长文,汪苏泷的反击堪称“极简主义核弹”。
工作室声明仅两行:“音乐需回归本质。《梦幻诛仙》演唱模式同此。”
业内秒懂潜台词:版权是我的终极武器!
他亮出十年前项目邮件,证明《年轮》立项即规划男女双版本。更同步强调《梦幻诛仙》也是双原唱——这首歌让张碧晨狂揽三座金曲奖杯。
深圳演唱会上,汪苏泷用谐音梗暗讽:“深圳有影子,身正(深圳)不怕影子斜”。创作人的愤怒,藏在字里行间。
硝烟背后,法律人看到一场注定双输的战争。
- 《著作权法》无“原唱”概念:仅区分“词曲著作权”(汪苏泷独占)与“表演者权”(张碧晨享有其录音版本);
- 表演者权本质是“租客”:需著作权人许可才能演唱;
- 张碧晨的“永久演唱权”存疑:若初始合约非永久授权,汪苏泷回收即合法。
“原唱之争毫无意义!”律师李泽瑞直言:“不让其他歌手唱,就不能唱——著作权人才是房东”。
OST帝国崩塌的代价已然显现:张碧晨含泪告别生涯代表作,汪苏泷背负“才子变商人”骂名。
《花千骨》制片人唐丽君证实:当年剧组只收到张碧晨版,对汪苏泷版毫不知情——这一细节让“双原唱”主张更显尴尬。
张碧晨演唱过汪苏泷作词作曲的三首歌:《年轮》《下一秒》《梦幻诛仙》。
讽刺的是,《梦幻诛仙》明确采用“双原唱”模式,两版仅差三天上线,当年未起争端,如今却成版权战争的参照物。
去年演唱会,汪苏泷还牵起张碧晨的手合唱《年轮》,被赞“神仙友谊”。
当商业利益撕碎艺术情怀,那曾紧握的手,终成版权江湖最痛的隐喻。
音乐产业需要更清晰的版权规则,而非模糊的“行业惯例”。当《年轮》从KTV必点曲沦为“禁唱品”,最大的输家浮出水面——所有听众的青春记忆。
平台标签可以修改,合约条款可以撕毁,但2015年夏天,电视机前为《年轮》落泪的我们,早已用耳朵投出最诚实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