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他的讲台,只留下扫帚与尘埃?原民代苦乐年华(三)
发布时间:2025-07-27 00:51 浏览量:1
昨天去县城新广场遛弯,你们猜,我碰到谁了?遇到了我初三同学,当民办教师的同事梁某。
说起梁某,也算才子,特别是数学,几次提问,都让数学老师难堪,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都是“才子”了,怎么初中毕业连个师范也没考上。
说起这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当年他参加了师范预选,又顺利的进入了正式考试,录取时却名落孙山。说起原因,据知情人讲,有位同学名次紧随梁某之人,分数差了10多分。那时是名次决定录取,那位同学的父亲会来事,一个猪腿悄悄送到教导主任家中。事好办了,不就是个名次调换吗?
梁某兄弟多,复读不可能,上高中谁供?供得起吗?于是,毅然决然儿参加了县政府县教育局组织的民办教师招录考试,成为原红专学校第二期培训学员,与我为伍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走了同样的路。经过培训,便是“科班”出身,清退不得,转正不行,自生自灭。梁某也是2000年以后另谋出路的。
是同学,也曾是同事,还是同乡,偶尔也见面,前些年只知道他一直在外打工。梁某长我一岁,60岁一过,活难找了。再次见到他,是在新广场,在他做环卫工的负责区域里。
哎,昔日学校的“孩子王”,今日的城市的“美容师”,多大的反差啊!一月1800元,还有一个儿子没娶媳妇呢。他苍老的就像70多岁的老头,不是正面碰见,还真认不出来。
他还是那么健谈,当时做民办教师太不容易了。贫穷不说,被许多人瞧不起就够呛了。民办教师比农民是轻松些,但还是农民,要种地,哪有时间?常常忙里偷闲,晚上带上手电筒加班给庄稼施肥、浇水。
起初民办教师是工分制,做民办教师,包括节假日,还带学生拣麦穗,自己干零活,一年365天,一天不落。每天9分工,生产队每天12分工的,除雨天外,挣的还没有我工分多,每月还有几元补贴,已经很满足了。任教两年后,取消工分,每月40元工资(外有1元医药费),就连标准,拿到离岗,再没涨过分钱,不贫穷谁信呢?
现在我们当过民办教师的,不能和在职或退休的公办教师相比。一比较,气大的非被气死不可。我们现在的生活还不如其他的农民。人家毕竟“矢志不渝”,干出点名堂。我们呢,40好几了,才离开学校,起步晚,没手艺,又有“教师”的标签,连村里的贫穷户、低保户都不能评。只能坐吃山空,延口残喘。
或许有人说了,民办教师有养老补助,农民有什么?可能你们不知道吧,所谓的养老补助,一年教龄,每月才8元,够你们寒牙缝吗?娓娓道来,梁某不在乎我听不听。
梁某用扫帚柄支着身子,额角的汗珠子顺着深深的皱纹往下滚,混着灰尘在下巴尖凝成小泥点。"你看这广场地砖缝里的草,跟当年教室里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似的,天天除天天长。"他嘿嘿笑起来,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当年在讲台上讲数学题,黑板擦得比脸都亮;现在扫大街,扫帚磨秃了十几把,倒也摸出些门道——得顺着风向扫,不然白费劲。"
晚风卷着广场舞的音乐飘过来,他忽然往暗处退了两步,指着不远处一群谈笑风生的老人:"那个穿白半袖的,是当年中学的教导主任。他儿子现在在教育局当股长,去年还上电视讲'教育公平'呢。"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扫帚在地上划出半圈弧线,"当年我落榜那事,他未必不知情,可谁会为个民办教师较真?"
说到儿子,他佝偻的背更驼了些。"彩礼要十八万,县城房子首付三十万,我这1800块工资,不吃不喝也得攒二十年。"他蹲下身捡烟蒂,手指关节肿得像老树根,"前阵子给儿子介绍个工地小工的活,人家嫌他爹是扫大街的,说出去丢人。你说咱当年在村里教出那么多学生,现在倒成了孩子的拖累?
广场上的音乐还在继续,跳广场舞的老人换了首欢快的曲子。梁某负责的区域干干净净,地砖在灯光下泛着光。只是没人知道,这片光亮的角落里,藏着一个被偷走的师范梦,藏着四十元工资养全家的岁月,藏着一个"孩子王"在尘埃里的叹息。
- 上一篇:19万9开走22款奔驰C260L,圆你奔驰梦!
- 下一篇:小凤仙与蔡锷(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