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夜,新娘出上联“两座青山护玉门”,新郎下联惹她瞬间脸红

发布时间:2025-07-26 20:07  浏览量:1

烛光摇曳,洞房内气氛微妙而紧张。

“两座青山护玉门。”苏雨柔轻声吐出上联,眼中带着挑战的神色。

赵文韬微微一笑,凝视着眼前这位才貌双全的新娘。

“我若对出下联,不知夫人会作何反应?”他低声道。

苏雨柔扬眉浅笑:“公子若能对得好,妾身自当认输。”

谁知片刻后,当赵文韬附耳低语时,她的脸瞬间绯红,羞得不敢抬头。

这洞房花烛夜,因一副巧妙的对联,竟变得如此难忘!

01

婚前三月,江南水乡杨柳依依。

苏府后花园内,十八岁的苏雨柔正在亭中抚琴。

清脆的琴音在空气中流淌,宛如春日里的溪水。

她的手指灵巧地在琴弦上跳动,眉眼间满是专注。

忽然,一阵脚步声打断了她的演奏。

“小姐,老爷请您去前厅,说是有要事相商。”丫鬟春儿快步走来,轻声禀报。

苏雨柔放下琴拨,微微蹙眉:“可是说了什么事?”

春儿掩口轻笑:“听说是为小姐的婚事。”

苏雨柔闻言,脸上飞起一抹红晕:“胡说,我年纪还小,哪有这么快议亲。”

春儿边为她整理衣裙边说:“小姐已经十八了,城里像您这般年纪的姑娘,大多已经出嫁了。”

苏雨柔没有再反驳,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跟着春儿往前厅走去。

前厅中,苏老爷正与一位中年妇人谈话。

“女儿来了,快来见过张媒婆。”苏老爷看见女儿进来,满脸笑意地招呼道。

苏雨柔乖巧地行了礼:“张婶好。”

张媒婆上下打量着苏雨柔,连连点头:“苏小姐果然如传闻中一般,不仅人长得标致,举止也是大家闺秀的风范。”

苏老爷得意地笑道:“我这女儿从小就聪慧,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待字闺中多年,就是一直没遇到合适的人家。”

张媒婆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这次我可是给苏小姐带来了一门极好的亲事。”

苏雨柔站在一旁,垂着头不语。

张媒婆继续说道:“赵家公子赵文韬,今年二十三岁,前些日子刚中了举人,是个前途不可限量的才子。”

苏老爷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期待:“赵家确实是个好门第,家底殷实,门风清正。”

张媒婆见苏老爷有意,赶紧趁热打铁:“赵公子不仅学问好,人品也是一等一的,长相更是俊朗非凡。”

苏雨柔偷偷抬眼,心中有些好奇这位赵公子究竟是何模样。

“女儿,你对这门亲事有何看法?”苏老爷突然问道。

苏雨柔低声回答:“女儿一切都听父亲安排。”

苏老爷满意地点点头:“那就这么定了,请张媒婆回去传话,就说我们苏家愿意这门亲事。”

张媒婆喜笑颜开,连声说道:“好好好,我这就回去告诉赵家。”

苏雨柔回到自己的闺房,心中五味杂陈。

春儿为她泡了一杯花茶:“小姐,您别担心,赵公子的名声在城里很好,听说人还长得一表人才。”

苏雨柔轻抿一口茶,道:“我不是担心,只是觉得一切来得太突然了。”

春儿坐到她身边,小声说:“小姐不知道,前些日子赵公子来我们府上做客时,在花园外见过小姐一面,听说他回去就托媒人来提亲了。”

苏雨柔惊讶地看着春儿:“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春儿掩嘴笑道:“就是上个月老爷寿辰那天,小姐在后院弹琴,赵公子随父亲来贺寿,听到琴声驻足倾听,远远地看见了小姐。”

苏雨柔回想起来,似乎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夜深人静,苏雨柔躺在床上,辗转难眠。

她从未见过赵文韬,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次日清晨,苏老爷便派人去了赵府,邀请赵家人过府吃饭,借机让两个年轻人见上一面。

苏雨柔从早上开始就心神不宁,换了好几身衣裳都不满意。

春儿劝道:“小姐,您穿什么都好看,不必太过紧张。”

苏雨柔最终选了一件淡青色的衣裙,显得既端庄又不失清丽。

傍晚时分,赵家一行人到了苏府。

苏雨柔隔着屏风,偷偷望向客厅中的赵文韬。

只见他身材挺拔,面容清俊,举止得体,谈吐不凡。

苏雨柔心中暗自点头,觉得这位赵公子确实如媒婆所说,是个不可多得的良婿。

席间,苏老爷有意考验赵文韬的才学,出了几道难题。

赵文韬对答如流,不卑不亢,既显示了自己的才华,又不失谦逊的态度。

苏老爷大为满意,频频向赵文韬敬酒。

酒过三巡,苏老爷突然提议:“听说令郎诗才出众,不如请他即兴作诗一首如何?”

赵父笑道:“犬子学问浅薄,不过既然苏老弟有此雅兴,那就献丑了。”

赵文韬拱手应允,略作思考,便吟诵道:“明月照窗前,佳人在何方?才闻琴声绕,已知心有芳。”

众人鼓掌称赞,苏老爷更是连连点头。

这时,苏老爷忽然说道:“我家雨柔也颇通诗词,不如也请她出来一见,与赵公子切磋一二。”

苏雨柔被叫到前厅,羞怯地站在一旁。

赵文韬看见苏雨柔,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苏老爷笑着说:“雨柔,赵公子刚才作了一首诗,你也随意作一首吧。”

苏雨柔轻声吟道:“春风拂面暖,才子隔帘窥。若问心中事,唯有月亮知。”

赵文韬听后,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对苏雨柔更加倾心。

两家长辈见两人一来一往,配合默契,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宴席结束后,婚事很快定了下来,选在三个月后的良辰吉日。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雨柔越来越期待自己的婚礼。

她时常坐在窗前,想象与赵文韬共度一生会是怎样的情景。

春儿为她准备着嫁妆,不时打趣道:“小姐这是思春了。”

苏雨柔总是假装生气地瞪她一眼,却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

终于,婚期至。

一大早,苏府就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

几个喜婆围着苏雨柔忙前忙后,为她梳妆打扮。

苏雨柔穿上大红喜服,头戴凤冠,面遮红盖头,看不清外面的情形。

此时的赵府也是喜气洋洋,赵文韬穿着新郎喜服,骑着高头大马前来迎亲。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沿途吸引了无数围观的乡邻。

赵文韬进入苏府,按照传统,要先过几道难关才能见到新娘。

苏家的小厮们设置了重重障碍,要他答对谜语,喝下苦酒,才肯放行。

赵文韬应对自如,很快就闯过了所有关卡,来到了苏雨柔的闺房门前。

苏雨柔听着外面的动静,心跳加速,既紧张又期待。

赵文韬进门后,恭敬地向苏雨柔行礼,然后小心翼翼地牵起她的手。

隔着红盖头,苏雨柔能感受到他手掌的温暖和力量。

两人一同走出苏府,赵文韬体贴地搀扶着苏雨柔上了花轿。

一路上,赵文韬骑马跟在花轿旁边,生怕有任何闪失。

每当轿子颠簸时,他都会关切地问一句:“夫人可还安好?”

苏雨柔隔着轿帘,轻声回应:“多谢相公关心,妾身无碍。”

赵文韬听到她柔和的声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02

终于,迎亲队伍抵达赵府。

赵家早已准备好了隆重的仪式,家丁们列队相迎,鞭炮声震天响。

赵文韬小心地扶着苏雨柔下轿,一步一步地引导她进入喜堂。

喜堂中,宾客满座,众人见新人进来,都投来祝福的目光。

在众人的见证下,新人开始行拜堂礼。

“一拜天地!”

赵文韬和苏雨柔缓缓弯腰,向天地行礼。

“二拜高堂!”

两人转身,向双方父母深深鞠躬。

“夫妻对拜!”

赵文韬和苏雨柔面对面,互相行礼。

“送入洞房!”

在喜婆的引导下,新人走向早已布置好的洞房。

路上,宾客们起哄调笑,气氛热闹而欢乐。

有人喊道:“新郎官,可要好好待我们的新娘子啊!”

赵文韬笑而不语,只是将苏雨柔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进入洞房后,喜婆们忙着撒喜糖,铺床叠被,嘴里说着各种吉利话。

“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一切准备就绪,喜婆们笑着退出房间,留下新人独处。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红烛的噼啪声。

赵文韬走到苏雨柔面前,轻声道:“夫人,我要掀盖头了。”

苏雨柔微微颔首,心跳如鼓。

赵文韬小心翼翼地掀开红盖头,屏住呼吸看着眼前的新娘。

烛光下,苏雨柔的面容更显娇美,眼波流转,带着几分羞怯。

赵文韬看呆了,一时间竟忘了言语。

苏雨柔被他直勾勾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轻声道:“相公怎么了?”

赵文韬回过神来,笑道:“夫人实在太美了,让我一时看呆了。”

苏雨柔脸上飞起红霞,更显动人。

按照习俗,两人坐到床边,准备喝交杯酒。

赵文韬将一杯酒递给苏雨柔,自己拿起另一杯。

两人手臂交叉,共饮交杯酒,象征着今后生活的交融。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缓和,两人开始闲聊起来。

赵文韬问道:“夫人平日喜欢做什么?”

苏雨柔答道:“妾身喜欢读书弹琴,偶尔也会作些诗词自娱。”

赵文韬闻言大喜:“夫人果然才情出众,我早有耳闻。”

苏雨柔谦虚地说:“不过是些雕虫小技,比不得相公的学问。”

赵文韬摇头道:“夫人过谦了,女子能有您这般才学,实属难得。”

两人越聊越投机,初见的拘谨逐渐消散。

苏雨柔见气氛不错,突然提议道:“相公,不如我们来玩个游戏,以解闷子如何?”

赵文韬好奇地问:“什么游戏?”

苏雨柔浅笑道:“就玩对诗联吧,我出上联,相公对下联。”

赵文韬欣然应允:“好,就依夫人所言。”

苏雨柔思索片刻,出了一个简单的上联:“春风拂面暖。”

赵文韬不假思索地对道:“秋月照心明。”

苏雨柔点头赞许:“相公对得好。”

接着,她又出了一个:“花开堂前艳。”

赵文韬对道:“鸟鸣枝上清。”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兴致越来越高。

苏雨柔见赵文韬对答如流,决定增加难度。

她轻声道:“青山隐隐水迢迢。”

赵文韬沉吟片刻,对道:“白云悠悠天杳杳。”

苏雨柔微微一笑:“相公才学确实不凡。”

赵文韬谦虚地说:“夫人过奖了,不过是平日读书多了些。”

游戏继续,两人的对联越来越有深度。

苏雨柔忽然灵机一动,想考考赵文韬的真才实学。

她微微一笑,轻声道出一句:“两座青山护玉门。”

这上联看似简单,实则含有深意,既可解读为山水景观,又可理解为女子体态之美。

赵文韬听后,目光微闪,似乎领悟了其中的双关之意。

洞房内,烛光摇曳,气氛突然变得微妙起来。

苏雨柔见他迟迟不答,以为自己出的上联太难,正暗自得意。

赵文韬突然凑近她耳边,低声对出下联,苏雨柔闻言,脸颊瞬间绯红,羞得不敢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