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两次白沙起义的组织者,遭敌残杀,其妻目睹惨状20年怕谈过往
发布时间:2025-07-26 18:20 浏览量:1
参加白沙起义部分战士合影
王国才到27岁时才知道自己的父亲王定江是光荣的革命烈士。
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一块写着生辰八字的黝黑命牌,一片铭刻着一颗五角星的铅片,这三件小小的物件,就是父亲王定江留给王国才的全部。
王国才说:“这份革命烈士证明书,是民政部在1989年颁发给我父亲的。这块命牌是我出生的时候,父亲给我亲手刻写的。这个小铅片,是父亲当年作为地下联络员的联络信物。”
1岁半时,他曾亲历父亲遇害现场,但年幼的他对此并没有什么印象。27岁时,他才从他人口中得知,父亲王定江是曾参与、领导过白沙起义的英烈。
王国才早已习惯于没有父亲的生活。母亲王莲英对王定江的身份与生前事迹一直缄默不言,他也认为反正是没有父亲了,也从未开口询问。
1969年,王国才与母亲一起回乡探亲,途经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丰村,看望了阔别多年的大姑丈吴日祥。吴日祥见到长大成人的侄子非常欣慰,抓着王国才的手问长问短,却得知侄子仍不知道自己父亲的情况。
他不由转身埋怨王莲英:“你也太能忍耐了!孩子已经20多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历史!”王莲英含泪道:“我这20多年一直不敢对国才讲他父亲的事,一讲我就要哭。还是你来告诉他吧。”
王莲英当年目睹丈夫遇害,其血腥与惨烈,让她痛苦不堪,此后再也无法开口讲述这段鲜血淋漓的往事。
在那段特殊时期,白沙起义领导人王国兴、王玉锦等人都被背上污名,遭到抓捕,参加过白沙起义的红毛老区群众也受到株连,王莲英更是不敢对儿子开口讲述王定江的故事。
种种原因,让她把这惨淡凄厉的故事深锁心底,不愿再提。
吴日祥进房拿出一块木牌和一片铅片,交给王国才:“这是你父亲留下的两件东西,木牌是你的出生八字命牌,铅片是他当年当联络员时的信物。你父亲王定江是光荣的革命烈士!”
自此,王国才便开始了漫漫的“寻父”之路,不停地搜集历史材料、寻访知情人、向民政部请求追认父亲为革命烈士。在白沙起义幸存领导人之一符尤相的证明下,民政部于1989年7月8日批准王定江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国才集中整理了《白沙县志》《琼中县志》《白沙文史》中关于父亲王定江的片断,又四处走访了起义幸存者,如姑丈吴日祥、当年同为白沙一区方面的领导人符尤相、父亲昔年战友王克、父亲的徒弟符万巴,收集父亲的事迹。
王定江,原名王伟汉,原籍临高县,1910年出生在白沙县细水乡福门村。他的父亲王华吉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积攒了一些钱财,便在1924年送他去读私塾。1926年,王定江到儋县南丰墟读高等小学,经常在那大墟、临高县玩耍,接触了活动在那里的共产党。
1928年高小毕业后,王定江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南丰墟,暗中加入了我党设立的地下联络点,协助党的地下工作。对此,他的家人并不知情,以为他已经命丧他乡,甚至还给他设立了衣冠冢。
1932年,南丰墟的地下联络点遭到破坏,王定江返回细水乡。家人见到他又惊又喜,父亲王华吉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却又喜极而泣。
回到细水乡的王定江在团董王桂文的支持下,办起了乡村小学教学点。他在细水与地下党取得联络,得到新的任务———在家乡宣传革命,把握时机组织农民暴动。
1937年底,在时任白沙县国民党参议员的堂兄王世仁的推荐下,王定江当上了国民党白沙县一区区员。他体察民情,为细水乡的乡民们办了不少好事,最为人称道的一件便是重拳打击盗牛团伙。
1937年日军侵华,海南也受到波及,动荡不安。本地惯偷勾结外地团伙,肆虐全县各乡。耕牛是农民的命根子,被盗的农户哭天抢地,痛不欲生。王定江号召每个黎村苗寨组织年轻人,成立护村队,并把自己一身武艺倾囊相授。
护村队设下埋伏,把盗牛团伙打了个措手不及,重创了细水乡的偷牛贼。这些护村队在后来的白沙起义中也成为了主力队伍。
1939年,王定江又被推选为细水乡副团董。
王定江并没有放弃革命斗争,而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不断向群众宣传革命知识。他频繁往来于牙叉、白沙、元门等乡,结识了王亚福、符尤相、王亚刚、王公护等黎族头人。
1940年8月18日,王亚福与符尤相率领村民揭竿而起,发动了什阳的“反顽”斗争,王定江在斗争中担任了组织与领导的角色。
据1980年符尤相回忆,白沙县一区方面起义中,王定江任参谋长一职,是发动群众、组织起义的中坚力量。白沙起义第一枪取得了胜利,鼓舞了黎苗人民的士气。同年8月28日,王定江因被人指认为起义的领导人而受到处分,撤消了一切职务。
再次回到细水乡的王定江,从这次起义中深深感到,只有广泛全面地发动组织群众才能推翻国民党政府。1940年底,他开始走街串巷,利用在各县乡表演民俗活动的机会,再次宣传发动和组织白沙县一、二、三区各乡村的头人与群众,决定待时机成熟就发动第二次起义。
他还出资购买大批火药、枪支和手榴弹装备起义军,并宰了家中的3头肥猪、一头公牛犒劳战士们。1943年,王定江呼应王国兴、王玉锦等人的行动,与王亚福、符尤相在白沙一区领导发动了第二次起义。
当王国兴与众头领被白沙二区区长李有美捕捉关押时,王定江还派出一支150人的小分队协助营救。
因种种缘由,起义失败,王定江与王亚福、符尤相、符打彭等各首领商议,决定向冯白驹领导的共产党部队寻求援助。王定江从事地下党联络工作多年,轻车熟路,由他负责联系。
1943年9月19日,王定江携妻儿去接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的代表,在南丰墟乾元村被捕,5天后惨遭杀害。
王国才从姑丈和其他老人的口中,知道了父亲临刑的情景。国民党守备二团团长王碧对王定江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
“父亲被剖肝挖胆,惨烈牺牲在我和母亲面前,母亲还被逼迫吃他的肝。母亲边哭边骂,几乎晕厥过去。”王国才双目通红,老泪纵横,爆发出一串剧烈的咳嗽。
“父亲上午被行刑,天降大雨,匪军不让乡亲们给他收尸。到下午,一位老农从刑场路过,听到我父亲还发出微弱的呻吟声,仍未断气。我可怜的父亲哇!”王国才大哭。
母亲王莲英曾告诉王国才,王定江被杀害前,悄悄对她说过:“我为劳苦大众而死值得,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我和所有起义死难者的。我相信党会为劳苦大众带来光明和幸福。”
王定江白皙清秀,身材结实,写得一手好字,言辞流利,还是对歌高手。他出外教学或办事时,总是骑一匹灰白色的大公马,十里八乡的姑娘眼睛都围着他转。
王国才说:“我父亲年轻时候可是远近闻名的风流才子呢!”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王定江的手稿,写在薄如蝉翼的宣纸上的字迹如行云流水,神韵超逸。
在王国才看来,父亲似乎无所不能,忠肝义胆、坚韧不拔、一呼百应、聪敏过人、武术高超,会魔术、能杂耍。他尽情塑造着父亲的英雄形象,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父亲,找到安慰。
可以告慰烈士的是,他的遗愿早已实现,他的后代与乡亲们都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