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分读二四七九,免中考上600+分高中!羡慕!

发布时间:2025-07-25 23:16  浏览量:1

指标到校近年来的含金量正在上升,列举几个变化来说明。

一是市级指标的分配范围从以前的“11+2”区域扩大至大成都,今年还新增成都二中面向“5+2”区分配,取消省重线后,市级指标生达到普高线就可被录取;二是今年一些新高中区内指标比例突破50%,最高达到65%;三是民办高中指标种类更多,校内、区内、同集团内都有指标到校生计划,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申请

......

加上公办高中扩招后,指标到校生人数随之增加,有越来越多的考生可以通过指标途径升学,避开中考竞争,今年“5+2”区有12550名指标生免中考上高中。本期就来复盘一下2025年四种指标生类型。

01、市级指标

市级指标是市直属学校“二四七九”统招计划的50%,减去艺体、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后,分配给初中学校。今年四七九在大成都范围分配,成都二中在“5+2”区分配,明年二中新校区投用后看会不会扩大分配范围。

“5+2”区是直接分配到初中,大原则是按比例来,有的初中多有的少,今年最多的学校有19名,指标大头是分在“5+2”区。“5+2”区外的是分到区,再由区分到初中学校。

符合基本条件的学生可以申请,主要要求有户籍在本招生区、小升初没择校、有连续三年就读学籍(转学两年)、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填写,然后根据初中多次考试成绩等规则将指标分配给申请的学生,这就是市级指标生的产生过程。

市级指标生须要参加中考,裸分成绩达到普高线就可以被签约学校录取,分班根据中考成绩、夏令营、入学考等方式来。

接下来说说2025年市级指标分配情况,并附上整理的数据。

今年市级指标总数有1269名,其中树德光华211名、石室文庙207名、七中林荫190名、石室北湖172名、七中高新165名、树德宁夏159名、树德外国语111名、成都二中54名。

大成都共有23个区(市)县分配有市级指标,其中高新区185名、青羊区176名、锦江区172名、成华区149名、天府新区145名、金牛区133名、武侯区110名、双流区32名、郫都区25名、龙泉驿区23名、新都区18名、温江区17名、青白江区14名,另外的10个区(市)县各7名(四七九7个校区各1名)。

“5+2”区共有135所初中分配到市级指标,最多的是19名、最少的是1名,指标数量较多的初中有青羊实验优品道校区19名,市教科院附属学校17名、七中育才水井坊16名,七中育才汇源、石室联中陕西街、树德实验东马棚、石室联中金沙、泡桐树中学各15名,师大附中、七中育才银杏、列五中学、天府新区第三中学各14名。

各个区哪些初中市级指标较多,请参考整理的数据。

市级指标性价比是很高的,直通二四七九,但是每所初中的指标比较少,基本上要综合成绩年级排名靠前的学生才有机会申请到。有些优质初中的学生整体实力较强,没有获得指标或理想指标的学生会选择忽视指标,在中考场上去冲四七九。

02、区内指标

区内指标是各个区的优质高中统招计划的50%,分配给本区内的初中。以前只有公办高中,现在还有部分民办高中也有区内指标,例如金牛实外高中、成华嘉祥高中、高新成外高中等。

申请区内指标生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和市级指标生是一样的,区内指标生的分配各区有各区的规则,也要参考初中多次考试成绩,一诊、二诊成绩的权重较大。

据家长分享:

锦江区参考“八下20%+九上40%+二诊40%”;青羊区参考“七下5%+八下15%+九上20%+二诊60%”;武侯区参考“七上10%+七下10%+八上10%+八下10%+九上20%+二诊40%”;成华区参考“七下10%+八下20%+九上30%+二诊40%”;金牛区参考“七上10%+七下10%+八上15%+八下15%+一诊20%+二诊30%”;高新区参考“八下20%+九上30%+一诊50%”;天府新区参考“七下20%+八下30%+二诊50%”。

各区的高中把指标分到各初中,再由学校分配给具体的学生。区内指标生是不参加中考的,申请到哪个高中哪种班型,就代表被录取了,中考系统会在第一批次进行录取。

区指标要比市级指标多得多,2025年成华区1752名、青羊区1612名、金牛区1547名、武侯区1445名、锦江区1317名、高新区1190名、天府新区1130名。青羊、武侯新增的树德实验高中、石室联合弘文学校、石室锦官中学、墨池书院中学,不仅指标含金量超高,而且指标的比例达到65%左右,引起较大关注,另外几所新高中比例也是如此,突破50%。

收集到部分区域的区内指标分配情况,请参考整理的数据。

每个区都有多个层次录取标准的高中,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可以对号入座,选择适合的高中。中考场录的竞争较大,成绩不是很有竞争力并且满足指标申请条件的学生,一定要重视区内指标。

03、校内指标

校内指标主要是民办高中的一种升学途径,少数公办高中也有,这里只讨论民办高中的情况,也就是校内直升。

今年对民办高中校内直升的限制放宽了,一是因分类登记造成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二是同一举办者在同一宗土地举办的初中和高中分离的民办学校,今年都可以直升高中部。

申请民办高中校内指标也要满足基本条件:

2025、2026、2027年中考的学生要同时满足:

一学籍在本校;二学生选择的升学区域为其就读初中学校所在招生区域。

2028年及以后中考的学生,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小升初没有择校;二有实际就读初中3年学籍(转学2年);三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所在的招生区域。

民办高中校内指标生的选拔要么是根据直升考试来,要么参考初中多次考试成绩。民办高中的校内指标生也不参加中考,申请到就代表被录取了,中考系统会在第一批次进行正式录取。

各民办高中的校内指标有多少,请参考整理的数据。

天府七中、天府中学、金苹果锦城一中等的指标比例为100%,代表这些学校的该项招生计划全部用于校内指标,高一生源100%来自本校初中毕业生。

此前复盘民办高中招生计划时发现,民办高中招生计划整体上是在减少,招生计划结构增加了指标、缩减了外招的比例,这对在民办初中就读的学生是有利的,民办直升优势更加明显。

04、跨校指标

民办教育集团跨校指标是2025年的一个重大变化,政策原文表述是:“同一举办者举办的民办普高学校,可向民办教育集团提出申请,由民办教育集团统筹协调,分别报高中学段、初中学段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再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在成都市域内集团其他民办初中学校招收集团内跨校指标生。”

我们常见的成实外、嘉祥、天立、西川汇、师大一中,他们在成都有多个校区,这些同一教育集团内的初中就可以直升本集团内的高中,这对没有高中部的民办初中算是一个加持。

申请民办集团内跨校指标生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小升初没有择校;二是有实际就读初中3年学籍(转学2年);三是升学区域为就读初中所在的招生区域。

民办跨校指标生也不参加中考,申请到就代表被录取了,中考系统会在第一批次进行正式录取。

各民办高中的跨校指标有多少,请参考整理的数据。

民办校内指标、跨校指标政策的调整,基本上是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本校直升、集团内跨校直升都可以通向高中部,不同的是增加了申请条件,对小升初升学方式、学籍、选择的升学区域有了明确的要求。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小升初择校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一旦择校,就将无缘公办、民办的各类指标,盲目择校、跟风择校不可取,无论怎么选择都要考虑清楚适不适合自家的情况。

以上就是2025年四种指标类型的情况,小学、初中的学生家长都值得了解,下期梳理一下还有哪种中考规则是小学、初中家长可以提前了解的,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