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润人谱(六)范士贵——从人大才子到异国漂泊的荒诞人生

发布时间:2025-07-25 18:15  浏览量:1

范士贵,八十年代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在当时,这可是妥妥的高学历精英。顶着“人大才子”光环,本应在国内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却因为他的内心,对西方世界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踏上了一条充满荒诞与悲剧的“润人”之路。

2017年,怀揣着曲线前往欧美的梦想,他首先奔赴柬埔寨,自此开启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异国经历。

初到柬埔寨,范士贵满心期待能凭借自己的学识站稳脚跟,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他尝试过当中文教师,想着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份工作应该游刃有余。可他忽略了教学并非单纯知识的输出,还需要与学生良好的互动和沟通。不善于哄孩子的他,很快就发现难以驾驭课堂,学生们的调皮捣蛋让他焦头烂额,不久便不得不放弃这份工作。

之后,范士贵又涉足房地产中介行业。他认为以自己的能力,促成房产交易并非难事。但柬埔寨的房地产市场复杂,与客户打交道需要极高的情商和沟通技巧,而这恰恰是他的短板。面对客户的各种需求和质疑,他常常无言以对,业务难以开展,这份工作也以失败告终。

接连的碰壁让范士贵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跟着老婆的二哥学做馒头,从此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卖馒头。柬埔寨治安状况不佳,街头抢劫时有发生,范士贵时常被抢得身无分文,一天的辛苦付诸东流,甚至还曾遭遇持枪抢劫,几次差点丧命。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的生活毫无安全感可言。

因为没钱,范士贵无法负担女儿们的学费,两个女儿只能辍学在家。为了安全,他还将女儿们整天锁在家里。大女儿正值青春年华,却被困在狭小的空间,失去了接受教育和自由成长的机会;小女儿甚至连小学都没读完,就被迫中断学业。当女儿抱怨卖馒头算错账,是因为没读书之时,范士贵不仅不反思自己,反而将责任归咎于中国,这种荒谬的逻辑,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在柬埔寨的日子里,范士贵一家居住条件恶劣。柬埔寨气候炎热,蚊虫肆虐,流行性疾病频发。他们住在简陋的房屋里,没钱看病,一家人身上长满脓疮,只能自己挤破。他老婆的牙齿也因生活的折磨和营养不良掉得只剩3颗,精神崩溃的她常常半夜打骂孩子、暗自抹泪。

即便生活如此艰难,范士贵依旧没有放弃去欧美的幻想。他多次申请美国签证,均遭到无情拒绝,可他从不认为是自身问题。为了实现不切实际的梦想,他甚至想出让大女儿参加乌克兰外籍兵团,通过获取乌克兰国籍进而全家移民欧美的荒唐主意,遭到女儿严词拒绝后,作为父亲的他竟然心生怨恨。

2023年,范士贵突然宣布,以难民身份抵达荷兰。令人震惊的是,网友曝光,他是将老婆和女儿抵押给柬埔寨当地一个所谓的基督徒家庭后,拿着这个家庭资助的钱来到荷兰的。网友质疑他这是贩卖人口,因为按照常理,很难想象会有家庭无缘无故出几万美元资助他,还包养他的妻女。移交妻女时范士贵并未出面,妻女以为遭遇绑架大喊救命的细节,更是让这一事件疑点重重。但范士贵坚称,这只是基督教徒之间的“互助” ,试图掩盖自己的不当行为。

到了荷兰后,范士贵进入难民营。但大半生都在追求西方美好生活的他,没想到好不容易辗转到了欧洲以后,竟然活得还不如一条狗。

他说,自己来到荷兰后,长期被困在难民营,靠移民局发的一点点生活补贴勉强存活,连青菜都吃不起。由于没有身份,他也无法通过打工赚钱,兼职零工都找不到。生活看不到希望的他,精神几近崩溃。所以他无数次在网上发公开信,要求得到好一点的待遇。

就在这两天,范士贵兴冲冲发文,说是自己通过劳务公司,办理到了工作许可,当上了保洁员。老范甚至自鸣得意,说这相当于当上了老干部。

老范六十多岁,年纪可不小了,如果在国内,早都退休了,下棋牵狗抱孙子溜公园才属于正常。可现在,找个保洁员的活,都把他高兴的发疯。祝愿他伺候的让白人主子们高兴,赏他这口饭吃到永远。

回忆过往,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由于整天空想做白日梦,先到柬埔寨卖馒头,再到荷兰当难民,范士贵的人生,充满了荒诞与讽刺。为了虚幻的西方梦,他抛弃了原本安稳的生活,将自己和家人推向了深渊,成为时代浪潮中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润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