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恐功高盖主,迅速请求退休,皇帝说:孤不会杀你,你留下便是
发布时间:2025-05-17 15:13 浏览量:6
秦始皇在剿灭魏国之后,构成威胁的敌人便只有楚国。
然而就在商讨如何伐楚的时候,功勋卓越的王翦却愤然离席,没多久就告病回乡。
尽管王翦如此任性,秦始皇却亲自前往道歉。并且秦始皇还以公主和土地为代价邀请王翦出山。这一奇怪的事件到底是戏说还是真事?
秦始皇扫荡六合,一统河山,立下丰功伟绩,军事实力是重要的因素,而王翦的出现就像是天降奇兵。
嬴政从一开始登上王位,就知道自己是受人摆布的傀儡,尤其是在内政上面,相邦吕不韦的存在直接束缚了嬴政的双手。
而年少时期的嬴政在经历了质子的生活后,早已下定决心要扫荡其他六国。
为了完成自己的霸业,嬴政一直在物色自己人,即完全听命自己的才子。
恰逢此时,王翦登场。
王翦归于嬴政后,第一份“述职报告”,便是平叛嬴政那个被拐骗的弟弟—在赵国对嬴政刀戈相向的长安君。
王翦深知长安君终究是嬴政的弟弟,说大了,是政治分歧,说小了,便是家事。
如果王翦采用暴力手段将长安君抓捕或者伤害,可能会与嬴政之间产生裂隙。
同时,为了展现自己的才能,王翦采用了战争中最高的谋划,即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王翦一番装扮,前往敌军,对长安君进行劝降,即使刀斧加身,也未曾畏惧。
因为王翦知道长安君只是被樊於期诱骗,且恐惧嬴政。在王翦的恩威并施下,长安君最终乖乖降服。
后续也正如王翦所想的那样,嬴政并没有第一时间责罚长安君,而是过了许久才将其杀害。
长安君只是小型叛乱,王翦出门征战,为了让嬴政完全将兵权交由自己手中,则需要更多的磨合。
但是,王翦没有想到,这场奠定二人信任的动乱会这么快发生。
没多久,王翦突然收到嬴政的召唤,准备出兵镇压咸阳。
王翦虽然当时好奇,但是没有多问。毕竟咸阳作为嬴政的核心,又没有发生暴乱,为何要出兵攻占自己家?
很快,王翦就明白了嬴政的意思。原来是嬴政发现太后与长信侯暗中有联系,宦官长信侯嫪毐还常常自称假父。
不过,嬴政的出身原本就是朝堂内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太后的风流事件,嬴政早就司空见惯。
真正让嬴政大发雷霆的是,嫪毐竟然和太后有了孩子,还要把嬴政的王位给夺去。
更何况,现在的朝野全部都由吕不韦把持,而嫪毐和太后有联系便是吕不韦一手安排的。
王翦接到嬴政命令后,先是亲自派兵镇守咸阳的吕不韦,另派遣精兵保护嬴政。
一场腥风血雨过后,嫪毐集团数人皆被清缴。
但是此时的嬴政突然心慈手软,只是罢免了吕不韦的相位,却不敢彻底斩草除根。
镇压叛军的王翦为了嬴政能够完全掌握朝局,便陈述利弊。嬴政痛心之下,终究赐死吕不韦,秦国终归秦王。
在两年的亲政过程中,嬴政的帝王之术愈加成熟。在实现内外臣服后,他便开始通知王翦父子:剿灭六国。
在横扫三晋的过程中,王翦屡立战功,名声远扬,六国闻之丧胆。
王翦先用离间计除掉李牧,攻占赵国。后借助荆轲刺秦王的名头,攻破赵国。
一时间,王翦风头无两。但是俗话说,树大招风,这场风便在出师楚国的时候,由嬴政一手掀起。
时间很快来到二十一年,嬴政慰劳了王翦,在宴席上商议灭楚大计。
而这个任务整个朝堂唯有王翦父子可以胜任,嬴政便像往常一样询问王翦出兵事宜。
王翦对于灭楚胸有成竹,早就想好了计谋,便开口向嬴政要了六十万将士。
嬴政听闻此言,虽然表面依旧和和气气,但是眼神里闪过一丝怀疑和犹豫,因为这六十万将士可以灭楚,也可以灭秦。
令场面更加混乱的是,刚登上朝堂,没有太多建树的初生牛犊李信,则提出了仅仅二十万足以灭楚。
秦始皇便顺坡下驴,因忌惮王翦功高盖主,一家独大,便有意栽培李信,随后用场面话打发了一直谏言的王翦,选择李信出兵。
王翦知道李信必大败,只是惋惜这二十万将士要因为朝局斗争而丧命,也意识到此刻他面对的不是嬴政,而是秦王。
在李信出师的当天,王翦也以重病为由,负气仓皇回乡,一求避难,二求嬴政心安。
而王翦在家中休息没多久,就听到嬴政亲到其家乡,准备登门道歉。因为李信出兵没多久,遭到楚国分兵夹击,大败而归。
保身之道王翦虽然惶恐,但此时如果软弱,身家性命也不保,就婉拒嬴政要其出兵的请求。
在几番“较量”后,王翦就给出了嬴政一个“破绽”,要美女和田产才能出兵,好显示自己贪财好色的本心,让嬴政放心交由兵权。
而出乎意料的是,对于他的要求,嬴政不仅全部答应,甚至将长女,即16岁的华阳公主,嫁给了彼时已经70岁的自己。
王翦心知,这一切只是嬴政为了笼络自己所做的妥协,也是一场政治联姻。
几日过后,随着华阳公主的婚车到来,王翦也率领六十万将士出师楚国,嬴政亲自出来送行。
王翦对征战楚国的战争毫不在乎,因为他清楚此时的楚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自己只要用拖字诀,让士兵养精蓄锐。只要楚兵稍有懈怠,便可一击制胜。
真正让王翦担心的还是身在咸阳的那位王。
王翦为了坐实自己贪心的性格,出征途中,又五次派遣使者询问嬴政能否履行美女、宅邸和良田的承诺。
嬴政深知王翦所想,也派遣使者多次安慰,使其宽心,不用担心因为功高盖主,惨遭屠戮。
心安的王翦全身心投入战争,仅仅数日,王翦就找准时机,大败楚军,一路攻占楚国,俘虏楚王。
让嬴政更加高兴的事,虎父无犬子,王翦的儿子王贲出师魏国,凯旋归来,又联手李信和蒙恬将齐国从帝国版图上抹平。
在一统天下后,秦王嬴政也成为了秦始皇,秦朝的时代就此开始。
而这场扫六合的最大功臣王翦父子,凯旋后,立马交出手中兵权。并且在秦始皇登基前,就利用各种理由和朝中人脉,提出想要以老归乡,安度晚年。
嬴政想到王翦初入朝堂便拜入自己名下,为自己殚精竭虑,从内政到外战,可谓是战功赫赫。
他向王翦表露不会杀他之意,想要借此挽留。
但王翦却有自己的分寸,想要告老还乡。嬴政最终放王翦而去,让其不再卷入朝堂此后的纷争。
相比之下,同期备受宠幸的蒙恬等人,则是在嬴政暴亡后,惨遭冤杀,被赵高和胡亥等人罗织罪名。
一入朝局深似海,秦始皇从卑微中起身,于旧臣和功臣,多有体恤,不会那般无情,痛下杀手。
但是帝王之位太有诱惑,朝堂更迭,总是伴有流血事件发生,王翦早早脱离,何尝不是幸事!
参考文献
王翦向秦王要田宅赏赐,中国知网,2005-10-18
王翦缘何坚持灭楚出兵六十万,中国知网,2007-04-23
“贪婪”的王翦,中国知网,2007-08-13
糊涂的聪明人——王翦,中国知网,2008-01-18
秦代之开国勋臣王翦,中国知网,2008-04-07
秦伐楚之战与老将王翦的用兵之术,中国知网,2018-12-19
王翦善终,中国知网,2009-10-13
王翦伐楚,中国知网,2011-03-03
军事家亦须有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以王翦、张良、韩信等为例,中国知网,2017-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