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子周璇的血泪史,被初恋坑,被商人骗,被才子甩,被画家奸
发布时间:2025-07-22 16:48 浏览量:1
她,轻起朱唇,整个上海滩都为之疯狂——周璇,民国第一金嗓子,《夜上海》的缠绵,《天涯歌女》的哀愁,全在她那副天生吃唱片饭的嗓子里。可谁能想到,这位让男人梦里都在哼她小调的歌后,情路却走得比《四季歌》还坎坷。四个男人,四段情劫,唱尽了人间的凄凉和荒唐。
1936年,新华歌剧社的排练室里,16岁的周璇红着脸,把日记本塞给严华。这位"明月社四小天王"之一的才子翻开一看,满本子都是少女怀春的艳词儿。四年前,他英雄救美,替她挡了流氓一脚;四年后,她情窦初开,非他不嫁。
1938年结婚时,人人都说这是才子配佳人,神仙眷侣。谁知婚后,柳中浩这个认她当干女儿的老板,转眼就把干闺女当摇钱树使唤。怀孕登台,流产硬撑,最后昏倒在台上时,严华非但没抱着她去医院,倒和记者一起炒"她跟韩非有一腿"的绯闻。1941年她和严华离婚时,昔日的才子竟当街喊她"卷款潜逃",全然忘了当年他自家太太的年收入是他的四倍。
离婚后的周璇,成了上海滩最值钱的单身女郎。绸布商朱怀德捧着玫瑰花来了,一捧就是七年。今天送苏州绸缎,明天带城隍庙小笼包,活像个民国版"田螺姑娘"。
周璇去香港拍戏,他写信比报社催稿还勤快;周璇回上海养病,他炖汤熬药比老中医还专业。结果呢?1950年周璇挺着肚子回来,这位"痴情郎"当场变脸:"这孩子怕是领养的吧?跟你一样。"
1946年春天,周璇在绸布店开业典礼上遇见个怪人——眯缝眼、大嘴巴,可他一开口,周璇就醉了。这男人谈艺术时眼里有光,聊电影时嘴角带笑,连骂小报记者都像在念莎士比亚。
两人偷偷订了婚,可命运偏要学鸳鸯蝴蝶派小说搞虐恋。她在香港拍戏,他在上海演戏,小报今天写"石挥夜会舞女",明天传"周璇私通富商"。最后一次见面,石挥突然演起《飘》里的白瑞德,摆摆手说:"坦白讲,亲爱的,我根本不在乎。"转身走得比阮玲玉跳黄浦江还决绝。
1957年周璇葬礼上,全上海文艺界的名人都来了,唯独少了石挥。三个月后,有人在吴淞口发现他的尸体——这位"话剧皇帝"竟用最戏剧化的方式,给这场哑剧画了个句号。
1951年,精神恍惚的周璇在片场突然尖叫:"血!白大褂上全是血!"《和平鸽》剧组慌了神,赶紧把她送进医院。
美工唐棣举着画笔来了,说是要给她画广告画。画着画着,画笔变成了咸猪手。这个家里还养着陈姓女友的"艺术家",一边骗周璇的金条首饰,一边在病房里搞出个孩子。法庭上他大言不惭:"她是自愿的!"法官冷笑:"精神病鉴定书在这儿,您老蹲三年反省吧!"
终幕:金嗓子的生存法则
周璇这辈子,把《红楼梦》里姑娘们的苦头都吃了个遍:她遇过贾宝玉式的初恋(严华),撞上薛蟠式的无赖(唐棣),信过贾雨村式的奸商(朱怀德),爱过柳湘莲式的戏子(石挥)。
如今再听《夜上海》,那咿咿呀呀的调子里,唱的哪是灯红酒绿,分明是金嗓子一生无奈的凄凉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