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无论你多么喜欢一个人,婚后就都不是自己了

发布时间:2025-07-20 01:25  浏览量:1

听朋友吐槽老公婚前婚后的变化,我一边神游,一边联想到曾看过某女明星在采访中说老公婚前常给惊喜,为了约会费尽心思,婚后连一起吃饭都是奢侈。

好像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一旦男女结婚,双方就不再是曾经的那个人了。

女生恋爱时,多是会撒娇的小可爱,婚后却不会再撒娇了;男生恋爱时,多会关心且精心准备礼物,但婚后却不再上心。

一个关于婚姻的真相是:

无论你多么喜欢一个人,无论你们在一起多么合适,只要你把她娶回家了,她就不是她了,你也不是你了。

正如《围城》中所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

其实,婚姻并非爱情的延续,而是幻灭的开始——婚后的她和你,都是陌生人。

01

婚后的她不是她

在《围城》中,孙柔嘉为了和方鸿渐在一起,前期一直扮演着温柔解语花的角色,她和方鸿渐谈诗论艺,似乎有说不尽的话。

她将自己塑造为一个独立又自信的女人,只为赢得对方的心。

当时的方鸿渐觉得孙小姐是可爱的,是想要结婚的对象。

婚后,孙小姐就成了精于算计的“方太太”,她会抱怨菜价太高,会说某亲戚如何坏,还会抱怨婆婆给的规矩和束缚。

而这些对方鸿渐来说,是头疼的存在。他很烦,他不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婚后会变化如此大,她再也不温柔,也不再是知己。

用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的话来说,恋爱是“理想化投射”,而婚姻则是“现实化暴露”。

谈恋爱的人,一旦被对方的某句话或某个行为击中内心,会自发从内心觉得这个人真好,世上无人可比。

即使对方有不好的地方,也会主动将其理想化,让其符合自己心中的形象。

就像孙柔嘉看中方鸿渐时,觉得这个人哪哪都好,是个心仪的结婚对象,自动忽略其短板,甚至还为了拿下他而多次使用心机。

可是步入婚姻后,生活就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成了具体的琐事和钱。

孙柔嘉要合计家里的开销,计算人情往来的账单,还有顾及亲戚之间的嘴碎。她没有心力再去风花雪月,去谈星星月亮。

恋爱谈的是情,过的是浪漫,而婚姻谈的是现实,过的是日子。

02

你也不再是你

从钱老的笔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众角色的变化。

方鸿渐原本是众人眼中的留洋才子,周围人见了都要恭维一句的存在。孙柔嘉见了,也觉得他是个才子,身上带着光环。

但结婚后,他成了无能丈夫,赚钱能力一般,协调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能力也一般,处理家事也不擅长。

更为重要的是,他也不再会哄人和安抚人。

而赵辛楣也从情场高手,沦为油腻中年人,为生活而奔波。

婚姻是两个人共同演“好夫妻”剧本。女方扮演好一个妻子的角色,男方扮演好一个丈夫的角色。

两人带着自己的人格面具,达成长期合作。

就像一个女性,婚前生活丰富,旅游看展参加活动不断,婚后将原本的自由时间投入家庭,为家人张罗日常。

就像一个男生婚期熬夜加班,婚后腾出时间陪伴家人,并与妻子共担家务和责任。

婚姻需要双方付出和改变,奔着共同目标前进。

03

如何在围城中幸存?

既然婚后,双方都不再是自己,那么如何维系婚姻长久呢?

一个策略是保持婚前人格。

一个叔叔的女儿结婚后,完全融入了妻子的角色。

曾经和朋友吃喝玩乐的她,后来只围绕着丈夫转,有了孩子后,则围绕着丈夫和孩子转,她再也没有自己,也再也没有自己的时间。

若想改变这情况,可以每周预留出半天给自己,这时的自己,只是自己,不再是妻子的角色,也不是母亲的角色,也不是父母亲的孩子。

不然就会成为书中的苏文纨,婚后彻底沦为“汪太太”,就像上面的这个朋友,为了家人而活。

另外,我们可以拒绝角色绑架。

刷到一个帖子,女博主晒出老公的两条底线,一是忠于感情,二是孝敬父母。如果做到这两点,他表示会好好爱妻子。

这时可以直接表明的态度:自己孝顺不,取决于公婆对自己的态度……

并非做了媳妇,就一定要做一个标准的好媳妇,事事周到。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在《醒来的女性》中,米拉觉醒了——“我不是谁的太太,我是我自己。”

最后,婚姻不等于人生归宿。

婚姻是两个人的结盟,不是自我消失的仪式。

两人在婚姻中,可以培养共同兴趣,以避免沦为合伙过日子的局面。

写在最后

婚姻像魔术——揭穿前叫爱情,揭穿后叫合同。

我们爱的从来不是真人,而是自己脑补的幻影。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才能坦然面对婚姻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