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臣口述6:大地主李子瀛设宴捕杀干部,我有事没去才幸免一死
发布时间:2025-07-17 23:52 浏览量:1
横山惨案我幸免一死
团圆店的大地主李子瀛是个很有实力的人。他曾经当过临沂八区联庄会会长,手下也有百多人枪。他和四县边联联庄会万春圃会长是仁兄弟,和我也有多年的交往。但他这个人人品不行,鬼子一来他吓得龟孙似的,想投敌还怕落个坏名声,想参加抗战还不敢。在我没有来兰陵区扩军、募捐之前,兰陵区青年救国团多次做工作,动员李子瀛参加抗战,功夫总算没白费,他同意参加抗战了。青救团协助他整训他的武装,扩充队伍。李子瀛委任李友德为第一大队长,委任他大儿子李汝舟为第二大队长,二儿子李巨川为第三大队长,委任兴明村的王恩庆为第四大队长,土匪头子陈张真为独立营营长。这时的李子瀛对我们是言听计从。杨景田同志即派秦泽甫、靳耀南、魏玉华等人到他各大队上政治课。并动员他的大儿子李汝舟到岸堤山东抗日军政干校去学习。
这期间,李子瀛为了表示自己抗战,和兰陵的鬼子打了几仗,还缴获了一门钢炮。不过他对青教团仍不相信,存有戒心。打了几次胜仗以后骄傲蛮横起来,认为自己实力强大,渐渐地不把青救团放在眼里。青救团这伙青年看出了李子瀛的动摇,为了防备万一,即离开了横山,转移到洳河东杨庄去了。但并没有和李子瀛公开分裂,为尽量争取他抗战,有事情还找他商量。李汝舟从岸堤干校跑回来了,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向他父亲李子瀛讲了好多诬蔑共产党的坏话,说咱不能听共产党的那一套,共产党闹革命是革地主的命,打完了鬼子,就轮到咱头上了,现在是看着咱有武装,利用咱的力量打鬼子,最后没咱的好果子吃。
李子瀛决定彻底和我们分裂了。他从顾家庄把李康侯请来,任他的参谋长。李康侯在事变前是国民党临沂县政府第一区区长,临沂沦陷后,他逃回他家南桥村。日军侵占兰陵后,他又逃到郯城县顾家庄蜇居起来。他被李子瀛请来后,出了不少坏点子。
1940年5月下旬的一天,李子瀛写了一张宴请贴,派人送到兰陵区政府。红贴上第一名是杨景田,第二名就是我,依次是车志远、孙饧九、王一鳌、陈德吾、任广秀、蒋作甫、杨明山、王子明(李子瀛安插在区政府任秘书的特务)、刘文治,共11名。这时我住在贯家村,李子瀛下请贴的第二天早晨,区长杨景田来贯家村找我,说他不去李子瀛那里赴宴了,因为任广秀在南桥村召集了一个会议,他必须参加,要我带队去赴宴。正巧,我也有急事,因为动委会募捐的钱和蒋作甫、杨明山征收的田赋好几万元由我保存着,我不放心。前天县里来信说急需用钱,要别人送去我也不放心,想亲自送去,我把理由向杨景田区长说明后,他说你的事情也很重要,这样吧,你写封信给车志远,要他带领去吧。于是我立即写了信,杨景田也在上面签了字,便打发他的通信员梁子成找车志远去了,我也于当天带领两名通信员把钱送到了县里。丁梦孙县长很高兴,安排我与财政科长王子玉办理了交接手续,动委会陈灼主任还专门招待了我。
夜间刚入睡,区里来人了,说车志远他们被李子瀛请去以后全部杀害了。我大吃一惊,一下子懵呆了。待清醒过来以后,还怀疑这是不是真的。我立即去找丁县长,见他一副既愤怒又悲痛的样子,他也知道了这件事。我焦急地问他怎么办,丁县长说:“你不要着急,这仇咱一定要报,只是早晚的问题!明天你一早回去找到杨景田同志一块把情况搞清楚,并告诉景田同志要提高警惕,注意敌人的新动向。同时,你没被杀掉,处境更危险,也不能在那里久留,摸清情况立即回来。”
第二天一早吃罢饭,我先到贯家村,又到了南桥村,才找到杨景田、任广秀他们。杨景田非常悲愤地向我介绍说:“李子瀛请客,如果我们不去,他就会抓我们的把柄。如果我们去,安全问题我不是没有考虑,我问过来送请贴的,说陪客有周俭斋,他是社会名流。所以我认为不会有什么问题,结果……。好在不幸中万幸,我们的人按请贴名单上没全部去,有你,我,广秀,杨明山也没去,他下去催收田赋去了,刘文治也因公没去。事件发生后,我派人去找周俭斋,他吓坏了,说陪客的还有李子瀛的参谋长李康侯,营长李友德。李子瀛本人却没有参加。酒席间上了一道菜是莲子汤,在品尝这道菜的时候,车志远说这莲子做的不错。李友德说可惜外甜内苦。随即李友德手下的人突然拥进门来,把车志远、孙铴九、王一鳌、陈德吾、蒋作甫捆起来,押出村外下了毒手。周俭斋是被李子瀛派人送回家去的。王子明的身份也露馅了,李子瀛把他留在身边了。”事件发生后,杨景田命刘文治带领区里的干部撤到乱庄去了。
了解完情况以后,我便回到县里向丁县长汇报,我终生不忘这个不幸的日子:1940年5月26日。但因李子瀛的实力很硬,我们一时还无力还击,只有把仇恨埋在心里。
调东进支队后方司令部
1940年下半年,我被调到东进支队(即八路军115师)后方司令部任秘书。司令部驻徐家围子。为什么调动我的工作我心里也很明白,因为鲁南的斗争形势错综复杂,我是敌伪顽匪各路势力都拉拢争取的人物,调到司令部任秘书,目的是暂时把我保护起来。果然不出所料,司令员薛浩、政委李乐平、政治部主任李焕等首长对我非常欢迎,生活上关照得十分周到。要我和他们一起生活,留两名通讯员,一匹马。王次安同志是司令部副官,也让他任我的副官,我那是什么秘书,和首长齐头并肩了!
王次安同志对我无话不谈,他曾告诉我说:“把你调到司令部来,主要是把你保护起来,不然,你在下边各方面都在想法争取你,怕你被他们引诱过去,或者出现意外。另外,你没受过苦,所以让你和首长享受同等待遇。”我听了非常感动。我爱人杜沁如在干校学习了三个月,被干校分配到苍马去做妇女工作。她到司令部找我告别时,被李乐平政委知道了,他让政治部主任李焕同志给老杜谈话,决定不让老杜去苍马,留在司令部和我在一块。李焕主任对老杜说:“李政委让我告诉你,你的任务就是掌握好立臣同志,在任何艰苦的情况下,要想尽一切办法说服立臣同志不要动摇,要经受住考验。从今以后,立臣同志走到哪你就跟到哪,司令部也给你配一匹马。另外,你还要做好两个通讯员的工作,保护好立臣同志,平时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汇报。我们了解你出身贫苦,在接受党的训练后,是能够听党的话,做好工作的。”老杜也向领导作了保证。不过当时老杜并没有把内容全部告诉我,只是说司令部留下她是照顾我们夫妻生活方便。仅就这一点,也使我对领导非常感激。
李乐平政委对我太好了,经常找我谈心,我也非常佩服他。记得有一次司令部召开会议,通讯员通知我去参加。我到了会议室,李乐平政委又把我叫出来,说:“立臣同志,实在对不起,通讯员下通知时没弄清楚,今天召开的是党员会议,你不是党员,这个会你就不要参加了。”我愣住了说:“什么?我不是党员?我当八路军了不就是党员了吗?”李政委笑了,说:”参加八路军不等于加入共产党,这是两回事,入党要提出要求,要写申请……。”我打断了他的话说:“你怎么不早说!”这时会议室里出来人喊李政委进屋开会,李政委说:“这件事我再专抽时间找你细谈。”说完转身进屋去了。
我知道了入党要写申请书,心想这还不容易,回到住处就写了一份。我是个急性子人,巴不能把申请书赶快送到李乐平政委手里,党员会议直到天黑才结束。晚饭后,我拿着申请,直奔李乐平政委的住处去。他正在看材料,见我进来,让坐后忙去倒茶。我把申请递给他,我说:“李政委,入共产党的申请我写好了,你看看批准吧!”李政委哈哈笑起来,又认真地看了一遍申请书,便给我谈起来。他说:“立臣同志,关于你的问题,我们反复研究过多次。一致认为,把你吸收到党内,不如把你留在党外,因为你能起到共产党员不能起的作用。咱们这一带地方上层人物和地方实力派很多,斗争形势也尖锐复杂,你在这一带声望很高,所以各派势力都想拉你过去,为他们所利用。就我所知道的,兰陵的鬼子汉奸曾拉过你,李子瀛拉过你,王学礼拉过你。卞庄的王占牛也想把你拉过去。为什么都想拉你?因为你的声望高。我不是现在才知道,早在1938年,我们的苏鲁支队刚成立不久,在敌人的残酷扫荡中被迫转移到幼鹿山一带,那时你正驻扎在吕家塘。万国华、刘清如同志去找你要点吃的,你杀猪送肉、送酒,送月饼点心,还做了不少菜。在你的影响号召下,附近的富户都自动给部队送吃的,送粮食,送整猪整羊。当时我虽然没去,宋鲁泉、万国华、刘清如等五六个同志都去了,都说关键的时候你帮助解决了大问题。现在,敌伪顽匪及其他社会势力有的仇恨共产党,有的反对共产党,有的不理解共产党。我们反复宣传政策,动员他们团结一致共同抗日,他们却造谣破坏。你就不一样,你说了他们有的就听,就相信。所以如果让你来负责做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能起到共产党员不能起到的作用。”李乐平政委一席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地,我没想到他对我的情况掌握得这么细,他说的话也句句在理。我说:“李政委放心吧,不叫我入党我服从,只要跟共产党干就行。我来司令部时间也不短了,没事干憋得慌。”李政委说:“事有你干的,你在这里先住几天,和机关里的同志们熟悉熟悉。”
扩军和开辟新区
一天,李焕主任来找我,闲谈了几句就切入正题。据李焕主任介绍,目前共产党八路军的活动地盘很小,只有从庄坞、涌泉到沙埠、徐家围子一带,再向西能去的地方就不多了,上级命令要扩大这一地区。李主任介绍完情况后接着说:“立臣同志,我们知道你对这一带很熟悉,各村的人也都知道你,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我们有新成立的沂河支队,你可以带着每个大队或者中队出发。每到一村你事先进村联络,安排好,再把我们的队伍带进去。你放心,咱们的队伍是守纪律的,只要驻进村就不用你管了,你可再去其他村去联络安排。这样一个村一个村地向西开辟,我们的地盘定会扩大,我们的队伍也定会扩大。”我高兴地接受了任务。接着李主任把第一大队长李鸣吉和第二大队长王守拙叫出来让我们认识了。然后又带我到鲁南三军分区见了贺健司令员,结识了各大队长和中队长,后来我知道叫我带队伍开辟的地盘是沂河区的一部分。
开始几天,我只是在司令部驻地徐家围子附近几个村走走,拜访熟人和一些上层人物、知识分子。和王次安副官一块召开了几次村干部会议。我第一次接触的是徐景颐、刘鹤夫妻俩,因都是我的同学,在地方上有一定威望。我动员他俩出来抗日,他谢绝了,他说自己是学理工的,参加抗日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而且未婚妻已去了重庆,和刘鹤只是以同学关系暂时同居,并没作长期打算。他还要等未婚妻,目前又舍不得临时组成的这个家。我一听烦了,个人生活太不严肃了,只好作罢。不过动员徐景颐参加抗战没有成功并没有白费力气,他向我推荐了一个人,就是徐家桥的才子徐惠民。说他社会关系广,结交的人也多,徐景颐愿意亲自陪同我一块去,我很高兴。
到了徐家桥见了徐惠民,他非常高兴,说早就知道我,就是没见过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我们交谈得非常亲切,我动员他出来跟着八路军抗战,他说:“邳县县长栗培源曾派郭守伦来动员过我,我推辞了。今天你来了,我不好推辞了。不过,不瞒你说,我有两个老婆,我离开家不放心。”我说:“这还不好办,留一个在家看家,带一个出去工作,两全齐美。”他高兴地答应了,并酒菜热情招待了我。通过徐惠民的介绍和引见,我又结交了重坊的禚晓峰,邹家埠子的邹维山,幼鹿山的李邦凡。禚晓峰、邹维山都是当地的大地主,也都是这一带的头面人物。李邦凡是个英俊青年,有胆有识,敢作敢为,村里的人都听他的。全村有50多支步枪,两支匣枪,公推他统领着护村看家。他和徐惠民是莫逆之交,还有一个郭守伦,这三个人地方上称为“邳北三才子”。我把他们都动员出来跟着八路军抗战。李邦凡被委任为邳县第二大队大队长,徐惠民任秘书。郭守伦任邳县县政府秘书。
此后我又到了林子村,找到曾和我一块教过书的刘闻渠,并通过他认识了刘三官,他们都借年纪大为由不肯出来参加抗战。这个村有我一个同学刘承乾,我找他,他早已参加了国民党郯城县长阎丽天的部队了。离开林子村我又去了马头镇,找到我的好友房雪楼,通过他认识了李子扬、邓月楼、张向山等知名人士。房雪楼又领我到了刘家三巷口,结识了寥膺三和大地主刘高帽子等人。得知刘高帽子的侄儿刘寿亭接受了国民党暂编四师的委任,当上了旅长,青年人和衬里的枪枝都让他带走了。寥膺三还存有一只匣枪,送给了我,说是支援抗战吧。这时,日寇扫荡郯马地区,我立即同房雪楼到林子村刘闻渠家。敌人占领马头后,我不知后方司令部转移到何处,即带房雪楼西去幼鹿山找李邦凡,李邦凡派通信员去打听,得知司令部仍在徐家围子,我即回司令部去。
在我开展工作的这段日子里,我爱人杜沁如和在徐家围子的女房东吴桂贞处得关系很好,我回司令部以后与吴桂贞的爱人徐乃朴关系处得也很好。得知徐乃朴有个姐姐叫徐树提,是个独身主义者,三十四五岁了。我爱人老杜十分关心她,在战乱年代一个女人不找对象,过独居生活,鬼子来了怎么办?经老杜反复开导,徐树提动心了,向老杜吐露了心事。因徐听说李乐平政委的妻子死了,见李乐平政委也很文雅,如果李政委不嫌弃,愿意嫁给他,并把自己的全部家产献给司令部。老杜把这个情况告诉我,我很高兴,忙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政治部李焕主任。李焕主任问我是否把这事给李乐平政委说了。我说我怎么能随便说呢,李政委是司令部首长,徐树提是大地主家的闺女,成不成要由领导决定。李焕主任听了很高兴,说我有政治头脑,有组织观念了。接着,李焕主任邀着我去找薛浩司令员,薛浩同志听了也很高兴,他说估计问题不大,咱们先找乐平同志谈谈。徐树提虽然出身大地主,愿意把家产全部献出来,说明她放弃了地主身份,这是进步的表现。结果给李乐平政委一谈,李政委说他自己也不能作主,必须向区党委请示,如果批准就答应她,批不准就让老杜婉言告诉她。司令部讨论以后,就这一事请示了鲁南区党委,党委书记赵镈同志表态同意,并指示徐树提贡献的财产,司令部只收她的浮财,土地可以交给村民委处理。此事就按鲁南区党委的意见照办了。他俩结婚后为了避免影响,鲁南区党委于1940年底把李乐平政委调走,让他任区党委常委兼行署主任。另派杨涤生同志来后方司令部任政委。
【孙立臣,1908年11月出生,在本村上了几年私塾,后又在临沂上了几年小学,便进入兰陵颐兰堂药店当学徒。1928年考上临沂五中,后被推选为班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任学生会副会长的孙立臣,组织学生上街游行、去县政府请愿。1938年初,日军开始沿着津浦铁路南下,敌机轰炸了孙立臣的家乡临沂兰陵,死伤三十多人、炸毁房屋百余间。日军的暴行激起了民众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激发了民众的抗日热情。孙立臣联络了各乡镇村民,决定成立一支武装队伍,抗击日本鬼子,保卫家园。他们在石城崮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在斗争过程中,队伍由当初的几十人逐渐壮大到500多人。在艰苦的斗争中,孙立臣也成了当地的传奇人物。1939年3月,孙立臣在侄子孙哲南(当时已是共产党员,建国后曾任山东省总工会主席)及共产党员四县边联大队政委李乐平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被安排到动委会任常委,兼武装部长。为了支援抗战,孙立臣还把他的侄子孙晋昭、妻子的侄女杜玉华送进了革命队伍。后来两人都南下至福建,孙晋昭在解放舟山群岛战斗中英勇战斗,壮烈牺牲。 建国后孙立臣先后担任了麓水县、邹县、济宁县的文教科长,后又在济宁县人代会上选为副县长。他不仅管文教工作,还多次参与抗洪救灾工作,由于常年劳累,孙立臣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孙立臣克服病痛,躺在床上口述,妻子和女儿代笔写下了记录他战斗一生的《风雨人生》回忆录。只可惜,孙立臣没能等到回忆录的出版就于1991年离开了人世。后来孙立臣的家人将书送到烈士陵园,放到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骨灰盒旁,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