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人物】纳钦,东阿巴哈纳尔旗才子,从事蒙古族文化事业

发布时间:2025-07-17 22:53  浏览量:1

纳钦(1907~1977年)蒙古族,锡林郭勒盟东阿巴哈纳尔旗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生在策布格道家。

他从小上进好学,尤其善写毛笔字,被东阿巴哈纳尔旗衙门招收为学习笔帖式(文书),不久转为正式笔帖式。他书写无错别字,文章做得又好,被人们称为高等秘书。后来,纳钦在东阿巴哈纳尔旗女子学校担任校长,不久他被招到张家口“文化部”和“首席官出版所”,从事《元朝清史》、《拉布蓬楚克的黄金史》、《马可•波罗游记》、《教课书》等许多书籍的编审工作。他编写的《蒙古文编词法》一书,论述蒙古语文正字法基本规律,通俗易懂便于学习,被“首席官出版所”铅印发行。同时,以手抄形式流传各旗县。这部著作于1956年被选入《蒙古语文研究资料》一书内出版。1939年出版了纳钦撰写的《放牧常识》,介绍了识别五畜的年岁、质量、经营管理、繁殖成活等方面的经验。他还写婚礼宴会的颂词、贺词、赞马词、摔跤祝词等多篇优美动人的诗作。

解放后一直从事革命工作,为蒙古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在50年代曾任小学教师和校长,1956~1958年在锡林郭勒日报社工作,1957年当选为锡盟政协委员。从1959年到“文革”时期,在阿巴嘎旗直属小学任副校长职务。1977年秋去世,享年70岁。

资料来源:《锡林浩特市志》1999年12月

资料整理:黄翔,文旅美食探寻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