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62岁迎娶26岁小妾,原配被出轨后带孩子定居欧洲,再未结婚
发布时间:2025-07-17 22:25 浏览量:1
1941年,在上海灯红酒绿的夜色中,60岁的章士钊牵起了一个26岁姑娘的手,众人惊讶不已。
可是,章士钊满脸笑意,不以为意。
他是当时名噪政坛与学界的大人物,这场“老夫少妻”的结合,只是他人生风流注脚中的又一笔。
可就在这场热闹之外,有一个人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不再悲喜。她没有闹,没有骂,更没有回头。
她就是章士钊的原配吴弱男。
1:
如果说章士钊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那吴弱男就是在风雨里执伞前行的女人。
她的姓氏里带着清末重臣的荣耀,祖父吴长庆,曾平定捻军有功,父亲吴保初,是晚清著名才子,与谭嗣同齐名。
可她不愿只做家族的女儿身。
13岁时,她只身前往日本留学,在青山女子学院学英语,没过多久,她结识了孙中山并受邀加入同盟会,成为他身边的英文秘书。
在那个满是男儿血的革命队伍里,吴弱男像一朵安静盛开的花,却又比谁都坚定。
她不仅关注国家大事,还关注女性命运,她说:“中国的女人不是弱,而是被困太久,不知道怎么走出牢笼。“
她想成为那扇窗,让别的女人看见天光,就在这段留学时光中,她第一次“正式”遇见章士钊。
那时候,她早已是章士钊的文字粉,他在报刊上写文章,她就一篇篇剪下,翻译成英文,最后还结集出版。
吴弱男说:“这是她少年时的敬仰,是对才华的偏爱。“
而章士钊,也早就听说过吴家这位小姐的名字。两人在日本的相遇并不算浪漫,但却让章士钊心动。
因为出身寒门,所以章士钊不敢追,自觉高攀不起,可命运像是有意的安排。
几年后,在伦敦,他们终于走进了婚姻。
1909年,他们在异国他乡结婚,对吴弱男而言,这不过是人生的一个阶段。
可对章士钊来说,却是一个彻底翻盘的开始。
2:
成婚之后,吴弱男没有做一个沉默的太太。
她依然教书、写文,为女性争权,为教育发声,她的课堂里不讲贤妻良母,讲的是独立自由。
后来她随章士钊赴英深造,攻读政法和逻辑学。再后来,李大钊被捕,她也曾四处奔波,只为营救。
可所有的热血,终敌不过一个男人慢慢变凉的心。
章士钊一路高升,才名渐显,他开始出入权贵圈子,也开始沉迷灯红酒绿。
有人说他风趣幽默,有人说他多才多艺,可他的妻子却看见他赌博、嫖妓、夜夜流连忘返。
她曾试着谈,试着劝,试着理解,但到最后,她明白,自己的尊严不该被反复踩踏。
最让她心寒的,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件事。
彼时,章士钊在上海结识了青楼女子奚翠珍,他想纳她为妾,竟让人来劝吴弱男答应。
她冷笑,说:“你既已风流,何必再要我同意?”一场大吵之后,她带着三个孩子,彻底离开了这个家。
她去了欧洲,从此分道扬镳。
3:
从那以后,吴弱男再没回头。
她没有再婚,也没有在媒体前哭诉。这不是妥协,而是清醒,她知道,那个她曾经敬仰、曾经深爱的男人,已经成了另一个人。
而章士钊,继续风流。
60岁,他迎娶了杜月笙介绍的戏子殷德珍,多方年仅26岁。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说这老头真行,可没人再提起那个曾为他付出青春的女子。
直到晚年,他病重。
他的养女章含之曾对毛主席说,父亲是旧式人物,不值得敬仰。毛主席却说:“你父亲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他办《苏报》、流亡日本,还借钱让我送青年去勤工俭学。”
原来在毛主席心中,章士钊不只是风流才子,更是一个革命同行。
他每年初二都派人送钱给章家,说是当年所借的学费,还连着利息。
而那时的吴弱男,仍在默默教书育人。
她的孩子们出国求学,事业有成。她从未拿丈夫的名声说事,也从未靠别人的同情生活。
她用沉默,赢回了自己全部的尊严。
4:
1973年,章士钊已是92岁高龄。
他执意要去香港,为国共再次合作奔走。毛主席、周总理都劝他:“您身体太弱,不必亲自出面。”
他却说:“这是我最后一次为国家出力。”
果然,这一去成了诀别。
一个半月后,他在香港病逝,骨灰由章含之与孙女妞妞接回北京。
北京那年春天风很大,章含之说:“那天送别,像是一个时代结束了。”
而远在他国的吴弱男,没有流露半分情绪。
她没有参加追悼,也没有写挽联。这个她曾经奋不顾身爱过的男人,早就在她心中死了很多年。
5:
章士钊的一生,是一本复杂的书,他有才华,有胆识,有政治智慧,也有不可回避的软弱与私欲。
他做过很多事,留下很多文字,也留下很多感情债。
但最不能忘的,或许就是那个曾经默默陪他翻山越岭,却最终转身而去的吴弱男。
她的离开,不是失败,而是清醒,她没争没抢,却赢得最体面的一场告别。
没有她的名声,也许章士钊还是章士钊;可有了她的对照,我们才更清楚看见他是谁。
一个人的伟大,不仅看他在聚光灯下多么闪耀,还要看他在私底下,如何对待那个与他共过患难的伴侣。
章士钊的风流,成了谈资,而吴弱男的沉默,才是那个时代最坚定的回响。
她没有喧哗,却足以撼人心魄。她用一生告诉世人:不被偏爱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不要丢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