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芳华》寒门才子张谦变叛徒,网友泪崩:你对得起徐祭酒吗?
发布时间:2025-07-16 01:59 浏览量:1
追完《锦绣芳华》大结局,一边欣喜,一边堵得慌!
欣喜的是,大部分人得偿所愿,如,牡丹蒋长扬四处经商,携手共游大好河山。
堵得慌是因为他——张谦。
本以为他是寒门之光,谁知他竟是全剧最让人无法原谅的“弑师叛徒”。
看到他亲手弑师,弹幕炸了,无数网友含泪声讨:张谦,你的良心呢?你对得起恩师徐祭酒吗?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剧里的反派,哪个没有让人“意难平”的一瞬呢?
唯独张谦没有!
他的致命叛变,让人找不到一丝一毫可以开脱、可以同情的理由。
01
首先,他的“高中榜首”太不容易了。
还记得《锦绣芳华》第一集那个狼狈的身影吗?
他是被蒋长扬有意迷晕的学子,醒来后被押送长安,得到了圣人的召见和殷切勉励。
他寒窗苦读多年,九试不第!
不是他才学不济,而是科举之路早已被宁王伙同世家阀门堵住,纨绔子弟可以轻松登堂,寒门却无望。
这一次的转机来得太艰难了!
是蒋长扬以身犯险,假泄题,又精心策划考场大火。
是圣人誓要以真才实学取士。
是何惟芳在古籍中苦苦寻觅,发动人搜寻胡麻和芸薹种子,炒熟炼油,解燃眉之急。(备注:刘畅丧心病狂让人断了市场上油和蜡烛等必需品)
最终,张谦,高高站在了榜首之位。
这是无数寒门学子和正直官员多年的期盼!
这一场大火烧掉了宁王舞弊的阴谋,更烧出了宁王对蒋长扬和圣人的杀心!
所以张谦的榜首来得太不容易了。
可是这一切,张谦却没有珍惜,因为在放榜之前,他已经叛变了。
中举那一刻,他没有寒门子弟苦尽甘来的欣喜若狂,他神色落寞悄然离开,这反常的举止,只能说明他早已叛变!
而刘畅在放榜后,熟络地找到张谦,也说明他们不是第一次见面了。
02
其次,他的叛变太廉价了。
看看其他反派的“黑化”之路,至少还有点挣扎或者“不得己”的借口。
例如刘畅,被打断腿,下了大狱,都没有真正低下头!
是什么压垮刘畅的最后一丝理智?
得知蒋长扬和何惟芳大婚的消息后的疯狂与绝望!
还有和他同为寒门的学子。
有人看到家人被宁王党羽残忍断了手指,在血淋淋的亲情胁迫下,含泪屈服。
而张谦呢?
宁王眼见纨绔子弟没有希望登科,预感到圣人和蒋长扬还有行动,立刻把目光投向了最有希望拔得头筹的他。
仅仅许以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今朝读书郎,明早天子臣”的诱惑让张谦一丝犹豫都没有,爽快做了叛徒。
这赤裸裸暴露他的本质:他读书的目的本来就不纯,他从来不是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那是嘴上说说而已,他心里求的只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功名利禄才是他心中的真正神明!
他看不到蒋长扬、圣人、徐祭酒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的隐忍与坚持,他看到的只是宁王的权势如日中天,害怕自己又回到漫长无望的等待中。
说白了,假如这次宁王没有利用他,假以时日,他也未必就能做好官。
03
第三,他的叛变,害了太多人。
说句实话,他追求功名利禄,本身无可厚非。
只要方式得当,没有伤害他人,亦是美谈!
欣赏他才华的人,何止蒋长扬、圣人、连朝中尚书都对他青眼有加,指名要纳入麾下。
尤其是德高望重的徐祭酒,对他视若己出,倾囊相授。
结果呢?
他回报所有看好他的人一把带毒的背叛之刀:
恩师徐祭酒,历经劫难,死里逃生,这次却倒在自己得意门生的刀下,死不瞑目;
阳光少年射雁,总爱和穿鱼斗嘴比试本事的,生命却戛然而止;
刚刚金榜题名的年轻学子们,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抱负,惨遭屠戮;
还有正直的官员们,在圣人和蒋长扬艰难培植下,敢于递折子弹劾宁王,也都尽数遇难。
连蒋长扬都差点惨死在宁王刀下,辛亏宁王贪他的暗桩名单,有意留他一口气。
一场本该庆祝新科进士的“烧尾宴”,因他的出卖,血流成河。
若非后来蒋长扬用信鸽传出信号,后果不堪设想!
三郎这个傀儡皇帝的命运会更加悲惨,宁王可能哪天一高兴,直接弑君夺位!
原来,张谦的背叛,不仅仅是恩师,而是几乎颠覆了整个王朝的希望!
写在最后
张谦一定天真以为自己手刃恩师,攀上宁王,就能飞黄腾达。
可,宁王这边把他当作工具人,事成之后,即弃。用刘畅的话来说:一次不忠,终生不用。
况且宁王这边等着分蛋糕的心腹旧部还排长队,哪里轮到他这个毫无根基,靠卑劣手段上位的叛徒呢?
而“弑师叛徒”的恶名,让他彻底社死!人人对他鄙夷唾弃,避之不及!
最讽刺的是,刘畅“赏”了他一杯毒酒,不知是“恰巧”分量少了,还是刘畅恨透了眼前这个曾经的自己,存心让他活着受折磨:毒酒没要他的命,但是让他变成了一个疯癫的废人。
从此,他,在疯癫中苟且偷生!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