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攥紧当下:五首古诗藏尽时光箴言,读完便懂日子经不起等
发布时间:2025-07-15 19:45 浏览量:1
谢谢大家支持
欢迎大家来评论区中讨论分享
下面我们来欣赏今天的内容
日子过一天少一天,别让时光白跑了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与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贾岛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三月的最后一天。三月一收尾,春天也就走了大半,他偏拉着朋友刘评事说:"今晚咱别睡了,只要天亮的钟声没敲响,春天就还在呢。"这话听着有点傻气,可里头藏着最实在的珍惜。你看他说"风光别我苦吟身",一个"别"字,把春光写成了要走的老熟人,那股舍不得劲儿都快从字里溢出来了。贾岛这辈子没当过大官,就爱趴在那儿琢磨诗句,人都叫他"诗奴",可再苦再忙,他也没忘了盯着春光的脚步。三月三十日的夜里,旁人说不定早早就钻进被窝了,他偏要跟时光较较劲——能多留一刻是一刻。人啊,总觉得日子还多着呢。花开了,想"明天再去看";朋友来了,说"下次再聚";心里藏着的话,盼着"以后再说"。可真到了"晓钟响"的那一刻才发现,好多"下次"早就成了"没下次"。贾岛这"不须睡"看着是笨办法,却是最实在的提醒:能抓住的当下,千万别撒手。勿言一茎少,满头从此始。
青山方远别,黄绶初从仕。
未料容鬓间,蹉跎忽如此。
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刚摸着仕途的边儿没多久。他刚告别了老家的青山,带着那身黄色的官绶(就是低阶官员的标识)开始做官,正是心里揣着股劲儿的年纪,却在镜子里撞见了第一根白头发。旁人劝他"一根怕啥",他却慌了:"你别说是一根,满头白发就是从这一根开始的啊!""未料容鬓间,蹉跎忽如此",这话说出来跟叹气似的。他大概总以为,日子还长着呢,功业慢慢熬,岁月也会手下留情。可这根白头发像个小警钟,突然就告诉他:时间没跟你商量,早就在你脸上偷偷刻字了。人总是这样,对"慢慢变"太迟钝。日子一天天地过,对着镜子看自己,总觉得没啥变化。可突然某个瞬间,看到一根白发、一道皱纹,才惊觉"蹉跎忽如此"。白居易的慌张,不是怕老,是怕"还没来得及干点啥,怎么就老了"。这根白头发就是个提醒:别等"满头"的时候才后悔,现在就该好好过日子。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晏殊写词,总带着点淡淡的愁,可又透着股明白人特有的通透。这首《渔家傲》里,他说"画鼓声中昏又晓",寺庙的鼓声敲着敲着,一天就过去了;"时光只解催人老",时光这东西,别的本事没有,就会一个劲儿催人变老。可他抬头一看,"绿水悠悠天杳杳"——流水慢悠悠地淌,天空蓝得没边儿,它们好像永远都那样,不老不变。再想想人呢?"浮生岂得长年少",这辈子,谁能一直是少年啊?晏殊这辈子当过大官,见多了官场的起起落落、人间的聚聚散散。他比谁都清楚,"人间万事何时了",烦心事是没个头的。可他偏说"莫惜醉来开口笑"——别舍不得开怀大笑,能乐呵的时候就该乐呵。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苏轼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老家守岁。除夕夜里,他看着快过完的这一年,突然觉得像条钻进山谷的蛇——"修鳞半已没",大半个身子都进去了,想拉都拉不住。"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就算你想抓住它的尾巴,再使劲也没用啊。屋外的孩子们强撑着不睡觉,吵吵嚷嚷地守岁;他自己呢,坐得久了,灯芯都烧完了,起身一看,北斗星都斜到一边了。他怕天亮,怕鸡叫,怕更鼓敲得越来越密——好像慢一点,这一年就能多留一会儿似的。可他没陷在这种不舍里,反倒说"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明年当然还有新年,可我怕心里的那些事,又被拖到明年,最后啥也没做成。所以啊,"努力尽今夕",今晚能做的,就别留到明天,年轻人更该这样。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考科举落榜了,心里肯定不好受。"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榜上没自己的名字,跟丢了魂似的。可他转头就想开了:"明代暂遗贤,如何向"——就算朝廷暂时没瞅见我这人才,又能怎样?"何须论得丧",输赢有啥好计较的?他跑到烟花巷陌里,寻访合心意的人,"偎红倚翠",日子过得酣畅。最让人记住的是最后几句:"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青春就这么一小会儿,难道要为了那些虚头巴脑的名声,耽误了眼前的浅斟低唱?有人说柳永这是"颓废",可我觉得他是太懂"青春都一饷"了。他不是不要理想,是怕为了一个"浮名",把最好的时光都耗没了。就像现在的人,为了"体面"的工作,干着自己不喜欢的活儿,天天抱怨,却舍不得撒手。柳永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不是教我们躺平,是说别让"别人觉得好"的东西,抢走了你"自己觉得好"的日子。青春这东西,真的"都一饷"。眨眨眼,就从"少年不识愁滋味"到了"而今识尽愁滋味"。柳永的"浅斟低唱",是在说:能快活时就快活,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去做,别等老了,才想起青春都喂了"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