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即将来阳!你好,这里是多面阳江!

发布时间:2025-07-12 00:50  浏览量:1

从中央民族大学的课堂到百家讲坛

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

再到《典籍里的中国》和《简牍探中华》

蒙曼从容自若,出口成章

带大家沉浸于千年历史的波澜壮阔中

其才华学识与人格魅力

让不少观众、听众印象深刻

7月12日至13日

全国妇联副主席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蒙曼将率团队来到阳江

开展“曼行海丝千年路——阳江”

文化推广活动

以文化学者视角

解读岭南滨海古城的文明密码

活动通过蒙曼抖音、视频号等

以直播、短视频的形式

聚焦阳江“海丝重镇、山海非遗”

结合历史遗迹、非遗体验

自然奇观与现代工程

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沉淀

到今天海洋经济的快车道发展

深度探寻阳江的

人文脉络与海洋精神

带着全国观众朋友们

从另一个视角再次认识、了解

“绿能之都 海丝名城”

——阳江

蒙曼,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委员、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妇联副主席(兼),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担任央视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唐宋八大家等大型文化节目点评嘉宾。2024年以来致力于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以“曼行中国”的形式,通过全媒体平台讲述中国的地理、历史与文化。

此次活动蒙曼将走访

广东海丝馆、闸坡渔家文化馆

大角湾国家5A级景区

北山石塔、阳江风筝馆

漠阳书院、阳江漆艺院等地

也欢迎更多的学者来到阳江

把阳江的美带到全国各地

阳江是历史文化名城

阳江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数百年辉煌的高凉文化中,阳江长期是高凉郡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融合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在阳江历史长河中,也孕育出了众多文化名人,民间文化极为兴盛。

1

“南海I号”宋代沉船与海上丝绸之路

这是阳江最具世界级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片。

这艘在南宋时期沉没于阳江海域的商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它的发掘和保护(整体打捞并入住“水晶宫”——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中国水下考古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资料图 莫少卫 摄

船上出土的数万件珍贵文物(瓷器、铁器、金银器、钱币等)是研究宋代海外贸易、造船工艺、社会生活、文化交流的无价之宝,生动证明了阳江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地位,也赋予了阳江无可争议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2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阳江风筝:阳江风筝历史源远流长,是“南鹞”的发祥地之一,有“北潍坊,南阳江”之美誉,至少已有340余年的文字记载历史, 其制作技艺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阳江风筝节是重要的文化盛事。在民间,中秋后,家家户户制作风筝,在房前屋后、阡陌田野随风起放,村村巷巷,热闹异常。重阳节,更被认定为“登高放鹞日”,这一天,阳江人保持着郊游、登高、放风筝的习俗。

资料图 梁文栋 摄

阳江漆艺:阳江漆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据《阳江县志》载,晚清时候,阳江县的漆皮箱、漆皮枕和漆屏风已驰名中外。上世纪初,广泰成生产的“皮雕金漆盒”,具有浓郁的阳江地方特色和风格,在南洋赛会上曾获得金质奖章

阳江豆豉酿制技艺:阳江豆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现有可查到的文献史料可知,至少在清初阳江民间已普遍做豆豉,至今数百年,并在清晚期开始产业化,一批批品牌开始诞生。

阳江人对于阳江豆豉的热爱却始终不曾变过,即便是在调味品极其丰富的今天,阳江豆豉还是能在阳江人心中占据一席之地。阳江豆豉早已作为阳江的地理标志产品走出阳江,畅销海内外。同时与阳江豆豉相关的展览馆,旅游项目也日益兴盛。

资料图 黄早谨 摄

江城逆水赛龙舟:江城逆水龙舟大赛已有近500年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其他地方赛龙舟不同的是,江城的龙舟是逆水竞赛,逆流而上,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力量的比拼。

龙舟下水前要举行隆重的“旺龙”仪式,然后龙舟在河涌进行“采青”后,划船“出涌”,进入漠阳江水面亮相,之后各艘龙舟都可自发自由与其他龙舟进行对抗比赛,观众就是比赛的“评委”,其热情的欢呼声和热烈的鞭炮声就是对获胜龙舟的奖赏。

资料图 关巧明 摄

阳江小刀:阳江刀剪生产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千年古城阳江,以“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75%,出口量占全国的85%”这两项惊人的数据从全国各大刀剪生产基地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

精湛的冶铁和锻造工艺传承至今,使其成为全球知名的刀剪生产基地。自1998年以来,阳江一口气摘取了“中国刀剪之都”“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中国水果刀中心”这5块分量最重的刀剪业牌匾。

资料图 梁文栋 摄

3

珍贵的历史遗迹与古建筑

阳江拥有北山石塔(宋代)、通真岩(与唐代著名歌仙刘三妹传说有关)等古迹。还有大澳渔村、雅韶十八座等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村落、古祠堂、古庙宇,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北山石塔:是阳江现存最古老的建筑遗存,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位于阳江市北山公园内, 八角九层仿楼阁式实心塔,高18.5米,由千余块重达数百公斤的长方石条垒叠而成,顶部刻有“福禄来朝”四字,属省内唯一无灰砌石塔全花岗岩砌筑。塔脚的八个角砌以刻有彩云如意图案的石块塔身逐层收分,檐角翘起如飞鸟展翅。

塔身第三层嵌“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建纪年砖”,实证宋代海上贸易繁荣期阳江的城建能力。传说为镇海眼而建,反映古人抵御海洋灾害的信仰。

通真岩: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隋代、原为铜石岩、德惠寺。通真岩又名“刘三妹歌台”,相传唐景隆年间,广西贵县刘三姐与祖父自广西传歌至此,得道升仙,故此地又叫“通真岩”。

岩内仍有当年传歌台和刘三姐祖父的陵墓,宋真宗御赐“通真”二字;有宋理学家周敦颐等题词。

资料图 梁文栋、蓝军 摄

4

阳江名人巨匠

一水阳江才百里,一方水土一方人。阳江名人巨匠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和诗书画、雕刻、音乐艺术等方面,漠阳才子把家国情怀、故乡之恋、山水之美、生活之爱揉进每个智慧的闪光、每个艺术作品的雕琢里。

气象人才,阳江为盛。在气象泰斗曾庆存院士的感召下,阳江走出了一批优秀的气象学家。

岭南派书画巨匠关山月画出祖国江山如此多娇。

何士德曾用新四军军歌激励中国革命奋勇前进。

陈醉的《裸体艺术论》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填补空白、开拓领域的里程碑意义。

许鸿飞雕出富态女人的乐观自信和美好生活向往,郑源唱出爱的一万个理由……

还有岭南诗人阮退之、当代语言学家黄伯荣、油画家苏天赐、书法家吕如雄、作家林贤治……

阳江不仅仅有历史的沉淀

更是一座蓬勃跃动、充满现代活力的

滨海城市

阳江把深厚文化底蕴

注入当代发展脉搏中

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多元面貌

阳江充满现代活力

阳江的现代活力

在于它敢用冲浪的激情拥抱海洋

也用智能的精密锻造传统

这座城的DNA里

刻着闯海人的开拓精神

资料图 梁文栋 摄

阳江是全球风电之都

拥有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

风电产业制造基地

现已有38个总投资约367亿元

项目落户

资料图 梁文栋 摄

阳江各大港口的活跃

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延续

又是现代新能源革命的枢纽

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阳江港正以惊人的速度

发展为多功能现代化港口群

资料图 任宏柏 摄

阳江工业正经历

从传统制造向智造跃迁的华丽转身

形成以五金刀剪、合金材料

新能源装备为新名片的

现代产业体系

资料图 梁文栋 摄

阳江的滨海旅游

正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首选

其魅力在于

一边是浪尖上的欢笑

一边是沉船里的秘语

这种时空叠奏

实则是海洋文明在不同时空维度的交响

资料图 梁文栋 摄

阳江的美,来了才知道!

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的朋友

来阳江

发展、游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