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将军的儿媳有多美?1946年和丈夫程元结婚照,天生丽质有魅力
发布时间:2025-07-11 22:06 浏览量:1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或许很多人对程元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一提到他的父亲程潜,大家便会如梦初醒,毕竟程潜可是大名鼎鼎的爱国将领。
程潜打小就聪慧过人,学习上十分出色,16岁便顺利考中秀才,之后,他进入长沙岳麓书院深造,在那里,受到维新变法思想的熏陶,他毅然决定放弃文职道路,投身军旅。
1900年,程潜凭借优异成绩考入湖北武昌的湖北武备学堂,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四年后,他获得保送机会,前往日本留学。
他先在东京振武学校学习,而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继续深造,在日本留学时,程潜结识了黄兴、宋教仁等革命先驱,深受他们的影响,果断加入同盟会,自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征程。
他积极投身各类革命活动,四处宣传革命理念,不遗余力地为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而拼搏奋斗。
程潜的一生,历经诸多重大战争,始终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不懈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他依旧心系国家,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添砖加瓦,在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方面也贡献了重要力量。
程潜这辈子先后有4位夫人相伴,其中,前三任夫人一共为他生下了10个儿女,他的长女程博莲嫁给了林伯渠的弟弟林祖烈。
而在众多子女中,程元是程潜的第二个儿子,在家族里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与人生轨迹。
1922年5月,程元在香港呱呱坠地,18岁那年,他凭借自身努力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8期深造,后来,他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担任过营长、团长等职务。
1949年,他追随父亲程潜的脚步,在长沙毅然起义,投身中国人民解放军,1957年11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程元的妻子朱瑞镕出身不凡,她来自一个声名显赫的富商家族,母亲更是盛宣怀家族的嫡系后人。
眼前这张照片,是程元和朱瑞镕的结婚照,也是如今能找到的他们唯一的合照。
照片里,朱瑞镕容貌标致,浑身散发着富家千金的优雅气质,一袭庄重大方的婚纱衬得她愈发美丽,身旁的程元西装笔挺,面容英俊潇洒,二人站在一起,当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得益于优越的家境,朱瑞镕自小养尊处优,在家中是备受宠爱的千金大小姐,家庭条件与程家相比毫不逊色。
值得一提的是,朱瑞镕和程元相识相恋,是自由恋爱走到一起,在当时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这样的爱情故事可并不多见。
朱瑞镕16岁那年,家乡兵荒马乱,为求安稳,家人把她送到了武汉,在武汉,她结识了程元。
后来,不满17岁的朱瑞镕嫁到了程家,那时,受传统观念影响,女子家教极严,讲究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于丈夫和公公在外面的事,她一概不能过问,所以压根不知道程潜和程元在外面具体忙些什么。
直到蒋介石竞选总统,程潜的票数与蒋介石仅差三票,朱瑞镕这才意识到,公公程潜是个非同寻常的大人物。
程家向来重视子女教育,程潜和程元都写得一手好书法,程潜不仅在诗和书法上造诣颇深,早年就在国民党将领中享有“军中才子”“儒将”的美誉。
即便到了晚年,也依然笔耕不辍,著有《养复园诗集》等作品,其诗作还曾被誉为一代钟吕之音,赵朴初先生更是评价他“谁知三军帅,诗亦一代雄”。
有这样优秀的父亲,程元自然也差不了,朱瑞镕当初嫁给程元,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他有文化,毕竟在那个年代,有学识的男子可是十分难得的。
在妻子朱瑞镕心里,程元堪称“完美男人”,他模样英俊,学识渊博,人品更是没得说,而且对妻子爱意满满。
战争年代,程元和朱瑞镕常常是聚少离多,可朱瑞镕一点儿也不担忧,程元有时会半开玩笑地问她:“你不怕我在外面找别的女人?”
朱瑞镕总是淡定地给出否定答案,在她看来,程元有文化、明事理,自己既然嫁给了他,就坚信他会对这个家、对自己负责到底,所以从不追问其他。
或许正是这份无条件的信任,让程元格外依赖朱瑞镕,到了晚年,程元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询问妻子在哪儿。
不管去哪儿,他都希望朱瑞镕能陪在身边,要是朱瑞镕不想去,他也就打消了念头。
程元的真心付出,也收获了妻子满满的回报,曾经那个不食人间烟火、五谷不分的大小姐朱瑞镕,逐渐成长为程家能独当一面的当家人,把整个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为了程元,开始拿起菜谱学做菜,每天认真钻研,程元什么时候想吃什么美味,她都能随时端上桌,而且,她为程元做饭一直持续到程元离世。
这张照片是程元晚年时的模样,岁月虽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可他依旧帅气不减当年,英俊的气质丝毫未褪。
即便满头银发,也丝毫无法掩盖他独特的魅力,而且,照片里的他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历经世事后的从容与豁达,风采令人赞叹。
即便两人都已年过七旬,感情依旧甜蜜如初,每天,他们会手拉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程元还毫不避讳孩子们,当着大家的面深情地对朱瑞镕说“我爱你”,这份相濡以沫的爱情,着实令人羡慕。
1984年,在中央的批准下,黄埔军校同学会正式宣告成立,程元担任了该同学会的第一任副秘书长,负责主持日常的机关工作。
此后,他又先后出任秘书长、副会长,2004年还增补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
在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期间,程元与同事们齐心协力、紧密配合,他们积极为黄埔理事和同学们服务。
在中央统战部等有关部门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下,不畏艰难,一步步搭建起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工作架构。
不仅落实了办公场地和人员编制,还申请成立了黄埔杂志社,创办了《黄埔》杂志,同时,推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地方黄埔军校同学会。
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黄埔军校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充分发挥了黄埔军校的独特优势,广泛联络海内外黄埔同学,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程元年轻时四处征战,和妻子朱瑞镕常常是聚少离多,在战争那段动荡岁月里,有次两人要坐飞机紧急转移,朱瑞镕带着全部家当,其中有一箱金条。
程元见状,觉得带着这些太危险,便询问妻子带金条干啥,朱瑞镕听后,干脆把这箱金条交给家里的副官保管,可谁能想到,这副官后来竟消失得无影无踪。
多年后,副官突然找到程元家,一进门就跪在程元面前,这时大家才知道,他把那些金条全都挥霍一空,还染上了梅毒,不过,朱瑞镕对此却并不在意,看得很开。
朱瑞镕刚到上海时,身边带着5个孩子,但当她看到民政部门有许多聋哑人生活没有着落,便主动站出来,担任了聋哑人工厂的厂长。
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她带着聋哑人们努力谋生,而把自己的5个孩子交给一个保姆照顾。
60年代,程潜将军和儿子程元,还有两个年幼的孙辈,一同留下了一张无比珍贵的合影,照片里,程潜将军身姿挺拔,虽然穿着简单朴素,但是他军人的风姿很明显。
多年的风雨在他脸上刻下痕迹,也让他多了些威严和慈祥,站在他身旁的程元,沉稳又谦逊,完美继承了父亲的特质,不仅模样英俊有家族风范,更在内心深处传承了父亲的智慧与无畏勇气。
2008年11月,程元在上海溘然长逝,走完了他87年的人生旅程,去世前一天,程元还和妻子朱瑞镕手牵手外出吃饭,饭后一起回家看电视,一切如常,毫无异样。
第二天清晨,程元醒来后突然感觉心脏不适,朱瑞镕赶忙喂他服下心脏急救药,可惜药石罔效,病情急剧恶化。
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程元最终还是在家中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儿女们担心朱瑞镕无法承受这沉重的打击,可她却十分豁达,在朱瑞镕看来,生死本就是自然规律,无需过度哀伤。
她依旧乐观地面对生活,每天清晨和儿女们一起吃早饭,然后目送他们出门上班,自己则坐在窗前,一边看报,一边享受着鸟儿们的陪伴。
在晚年的一张温馨留影里,朱瑞镕端坐在轮椅之上,岁月虽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可此刻她脸上洋溢着的,是满满的幸福与满足。
她的女儿和女婿站在母亲身后,笑容灿烂又开朗豁达,一家人紧紧相依,画面满是温情,这美好的瞬间让人看着就感到幸福。
尽管历史上对这位伟大女性的记载并不多,但从这些点滴细节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她身上散发的坚强与魅力,令人由衷敬佩。
百度百科——程元
金羊网-羊城晚报 ——程潜在1949年的抉择 曾掌控湖南军政大权2013年07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