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娃“探亲记” 千里奔赴贝侬之约

发布时间:2025-07-10 16:32  浏览量:1

7月7日,来自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第四小学的10名“小浔娃”,在5位教师的带领下跨越千里来到象州县,开启了一场以“赣桂民族团结共建探亲之旅”为主题的暑期交流实践活动。15名师生先到马坪镇、寺村镇、罗秀镇及城东小学,沉浸式感受象州县深厚的民族底蕴与多元文化魅力。

学习壮欢歌曲。

在马坪镇,壮欢歌王携手小歌手们,以一曲悠扬的壮族迎客歌,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江西师生。歌声打破了江西师生们初到异乡的拘谨,瞬间勾起了“小浔娃”们对壮族壮欢文化的好奇与向往。在歌王的手把手教学下,孩子们学会了一首劝学壮欢。期间大家还一起参观了壮欢传承基地,了解壮欢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感受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跳竹竿舞。

作为结对共建的“亲戚学校”,象州县城东小学用一场热闹的竹竿舞迎接远道而来的伙伴。清脆的竹竿敲击声中,两地孩子手拉手跳跃欢笑,虽然汗水浸湿衣衫,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抛绣球游戏中,红色绣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每一次精准接住都伴随着欢呼雀跃。随后大家一起参观了学校内的象棋教室、手工教室、科技创新教室等各种活动室,城东小学“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育人氛围,让江西的师生们惊叹。

参观郑小谷故居。

在寺村镇白石村,郑小谷故居的青砖黛瓦间,孩子们静静聆听这位“岭南才子”的故事。“他为什么放弃当官,回到家乡教书呢?” 面对孩子们的提问,讲解员用 “家国情怀” 四个字,串联起郑小谷的文学成就与乡土情结。在制作小谷米饼时,孩子们在面团的软糯中,尝到了民俗文化传承的温度。在喜力村的葡萄园里,第一书记指着沉甸甸的紫葡萄,讲述村民们靠种植产业脱贫致富的故事:“这每一颗葡萄,都是奋斗出来的甜!” 孩子们提着小篮子穿梭在藤蔓间,亲手采摘的果实入口时,那份甜里又多了层 “劳动最光荣” 的感悟。

制作小谷米饼。

研学途中,象州县博物馆里的青铜器皿、桂中(象县)农民运动旧址的红色故事、纳禄古镇的明清建筑、象州梦幻夜的流光溢彩,都成为孩子们探索的“文化密码”。从历史到当下,从物质到精神,一幅立体的象州文化画卷徐徐展开。

“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看、心灵去感受,我们真切体会到象州人民的热情,更看到了与江西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风景。”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第四小学副校长汤增新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交流,让‘民族团结’不再是书本上的词语,而变成了可触可感的温暖。”

据悉,此次“赣桂民族团结共建探亲之旅” 由两地统战部共同推动,是落实 “促进各民族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 的生动实践。活动以 “探亲” 为纽带,不仅让两地学校在结对协作中互学互鉴,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 “中华民族一家亲” 的种子 —— 当江西的赣鄱文化遇见广西的壮乡风情,这场跨越千里的成长冒险,终将沉淀为滋养心灵的文化养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代代相传中愈发绚烂。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方杰参加活动。

记者 黄黎欣 通讯员 杨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