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响南宋诗韵之门,品韩淲的诗意人生

发布时间:2025-07-08 13:26  浏览量:1

文/诗词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南宋诗坛宛如一座瑰丽的百花园,韩淲便是其中一株独具风骨的奇花。这位出身名门的才子,字仲止,号涧泉,虽凭借父亲韩元吉的荫蔽踏入仕途,却毅然挣脱世俗枷锁,转身投向诗歌的怀抱。

他与赵蕃并称为"上饶二泉",以清新雅致的笔触、真挚动人的情感,在诗词的天地间肆意挥洒才情。韩淲的作品,或描摹山水的灵动秀美,或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每一首都凝聚着他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三首经典之作,探寻字里行间的诗意与哲思。

一、【雨多极凉冷】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盛夏的酷热被一场及时雨驱散,韩淲用"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的奇妙对比,瞬间将读者带入清凉世界。这场雨不仅带来了凉爽,更孕育着希望——"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木叶因凉而落,禾苗得润将丰,简单两句便勾勒出自然万物的微妙变化。

诗人的视角独具匠心,"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中,一个"吐"字赋予群山生命,仿佛月亮是从山中孕育而出;断桥之下,水天相接,空灵之境跃然纸上。尾联"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笔锋一转,将镜头对准人间烟火,鸡鸣犬吠、鱼虾集市,一幅鲜活的乡村生活画卷徐徐展开,尽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二、【风雨中诵潘邠老诗】

满城风雨近重阳,独上吴山看大江。

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

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高茫。

重阳将至,风雨交加,诗人独自登上吴山,眺望浩浩大江。开篇化用"满城风雨近重阳"的名句,奠定了苍茫雄浑的基调。"老眼昏花忘远近,壮心轩豁任行藏",虽已老迈,但豪情不减,进退从容的人生态度令人敬佩。

"从来野色供吟兴,是处秋光合断肠",自然景色既是灵感源泉,又触动内心的愁绪,复杂情感交织其中。最后"今古骚人乃如许,暮潮声卷入高茫",诗人将个人情思融入历史长河,在暮潮声中,与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产生共鸣,意境开阔而悠远。

三、【鹧鸪天·兰溪舟中】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细雨朦胧中,诗人登上溪船,开启一段诗意之旅。"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充满沧桑感的雨中行舟图。"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迎"字赋予帆船灵动的生命力,而"橹破滩痕"的细节描写,尽显诗人的观察力。

下阕"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诗人在舟中饮酒吟诗,鸥鹭相伴,闲适自在。"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梦中的向往与现实的错过,道尽人生的无常与遗憾。

——结语——

韩淲的这三首作品,恰似多棱镜,折射出他丰富的精神世界。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用真挚的情感抒发人生感悟,用灵动的文字记录生活情趣。这些跨越千年的诗词,不仅是南宋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现代人滋养心灵的精神食粮。

每当我们细细品读,都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韩淲的诗词宝藏,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