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才子李睿,曾扬言日本侵华功不可没,就该多占今年,后来如何
发布时间:2025-11-24 09:57 浏览量:1
文 |山无言
本文为深度观点解读,仅供交流学习
学历能筛出人才,但筛不掉人渣。
“河南暴雨是报应”,2021年7月,河南暴雨灾情正牵动全国无数人的心时,一则冷血言论在网络炸开了锅。发布者李睿的身份曝光后,更让网友震惊:清华大学本硕高材生,央企的高级经理,妥妥的“人生赢家”。
但随着更多过往言论被扒出,他不仅冷嘲天灾中的同胞,还曾鼓吹“日本侵华功不可没”,精英光环瞬间崩塌。这位一路顺风顺水的高材生,究竟怎么一步步把自己送上众叛亲离、法纪难容的绝路?
说起李睿的履历,放在任何场合都能算“别人家的孩子”。北京本地人,家境优渥,父母都是文化人,独子身份自小被捧在手心里长大。
小学时被称“神童”,各类竞赛奖状拿到手软。2009年,以703分的高分考进清华大学,本硕连读,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清华校园,李睿不仅是成绩优异的学霸,还活跃于摄影协会,拍的作品三天两头登上校刊和公告栏,风头一时无两。
毕业后顺利进入央企工作,靠着顶级学历和拼劲,几年时间就升到高级经理,负责房地产相关核心业务,成为同龄人羡慕的“人生赢家”。
但在这些光鲜背后,李睿的性格却早早埋下了隐患。顺境养成的自信甚至有些狂妄,父母只关注成绩,忽略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的培养。
“只要成绩好,怎么想都可以”成了他的潜意识。等到步入社会,这种缺乏底线的思维逐渐显露出更大的问题。
2021年7月,河南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郑州城区一小时降雨量高达201.9毫米,相当于100个西湖的水量倾泻而下,全省1478.6万人受灾,398人死亡失踪,经济损失超过1200亿元。
全国人民都在为河南祈福、捐款出力时,李睿却在社交平台发文:“河南暴雨是报应,活该。”理由竟然是“德国洪灾时有人嘲笑其排水系统,河南这是现世报”,全然无视灾区同胞的苦难。
更让人愤怒的是,李睿的出格言论并非偶发。早在摄影交流群,大家讨论万寿山规划时,他就公然说:“日本人比中国人更懂规划,要是多占领几年中国就好了。”
这话一出,群友们当场就炸了。要知道,日本侵华战争造成我国3500万同胞伤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可能忘记那段历史,但在李睿眼里,日本侵华竟然成了“功不可没”。
其实,李睿的这种偏激观点由来已久。
当李睿的言论在网络上发酵之后,他的一位初中同学站了出来,指出初中历史课上,李睿就曾公开表示“日军侵华是正确的,中国被侵犯是活该”,老师单独找他谈话,他也不认错。
而到了2018年,他又支持某分裂国家的视频博主,指责国人“上纲上线”,家里还长期摆放日本神像,父母被问到只说“这是爱好”。长期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李睿的三观早已严重扭曲。
对比李睿的冷血,河南暴雨中的救援场景让人动容。2021年7月17日至20日,郑州单日降雨量达到552.5毫米,三天总雨量617.1毫米,堪比往年全年降水。
灾情最重时,地铁5号线500多名乘客被困,水位到胸口,空气稀薄,大家自发让老人孩子先上座椅、排队等待救援,场面令人动容。
全省动员、八方支援。中部战区、7省1800名消防员连夜驰援,民间志愿者自驾进城救人,企业和个人纷纷捐款捐物。
郭家咀水库险些溃坝,11万人连夜转移;阜外医院成“孤岛”,近5000人靠直升机和冲锋舟转运。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拼尽全力救灾。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睿的“报应论”显得格外刺耳。他一句“河南活该”,无异于用最冷漠的方式践踏了无数奋战在救灾一线的英雄和正在苦难中挣扎的同胞。
这不是观点不同,而是基本的人性和良知的丧失。难怪网友们群起而攻之,对他的言论表达强烈愤慨。
事情发酵后,网友们深挖李睿过往,发现他除了言论出格,行为也早已触碰法律底线。
在央企担任高管期间,李睿利用职权收受贿赂10余万元,还以放高利贷的方式获利20多万元。更离谱的是,他还在群里炫耀这些“闷声发大财”的勾当,把违法当本事,毫无敬畏之心。
这些问题一经曝光,事情性质就彻底变了。
受贿、放高利贷都属于《刑法》明确禁止的行为,再加上在公共平台发表损害国家声誉的极端言论,李睿已然不是简单的“言论不当”那么简单,而是严重违法、道德失范的双重典型。
风波愈演愈烈,李睿的个人命运也迎来了急转直下。
2021年7月,他所任职的央企第一时间发布声明,以“言论严重违反公司价值观、存在违法违纪行为”为由,解除与李睿的劳动合同,收回所有高管职位。
企业的态度非常明确:不容忍任何损害国家、冷血无情的员工。
紧接着,清华大学也迅速行动,删除他在校期间的所有获奖记录、摄影作品和个人信息,将其从校史除名。
对于这样的人,学校不愿再与之有任何瓜葛。警方也介入调查,对李睿做出行政拘留处罚,违法所得依法处理。无论职场、学校还是法律,都对其做出了最严厉的追责。
而这样的处罚也将伴随他的一生,当他再去找工作时,想必那些公司人事都会摇摇头不再录取。毕竟,李睿他伤害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感情。
他的遭遇并不是“小题大做”,而是违背道德、触犯法律、背叛民族情感的必然结果。这也印证了一句老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无论学历多高、起点多好,缺乏做人底线,最终都会自食其果。
李睿的故事,其实是对所有高材生、精英家庭的深刻警示。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清华学位、央企高管,这些“光环”如果没有家国情怀、人性温度和法律意识做底色,迟早会坍塌。
历史不能被戏谑,苦难不能被嘲笑,生命更不容践踏。不管身处什么阶层、拥有怎样的学历,敬畏历史、尊重他人、爱国守法,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李睿的结局,正是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最好的警醒。
你怎么看待李睿事件?你觉得高学历和人品、价值观哪个更重要?你身边有过类似的“人设崩塌”故事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