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让青年站“C位” 探索网络思政育人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18 13:24  浏览量:1

当千年非遗技艺与现代材料科学在AI视频中相遇,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月17日,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非遗里的材料匠心”为主题,推出首期由学生主导创作的AI系列短片,这是学院让青年在玩转兴趣中接受思政教育的又一创新实践。

近年来,该学院紧紧围绕“青年带动青年,青年引导青年”的理念,构建起以“青年讲给青年听、青年榜样青年学、青年玩转青年趣”为路径的网络思政新范式,打造出一支富有创造力的青年网络思政生力军,在数字化语境中彰显新时代青年的思考力、行动力与担当精神,有力推动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

青年讲给青年听

让理论传播“声”入人心

镜头前,他们是党史故事的讲述者;电台里,他们是观点与故事的分享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党史青年说、电台青年建、专业青年讲”的思路,推动思想引领工作更加贴近学生、贴近时代。

学院精心打造的“青年红色根据地”宣讲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高质量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五进”系列宣讲活动,生动讲述党的光辉故事,着力讲好党的重大成就,致力讲懂党的创新理论。

在全国大学生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活动中,“青年红色根据地”宣讲团入选全国百名“优秀团队”,10名成员获团中央表彰。在“百名材子讲百年党史”活动中,青年学生自主撰稿、拍摄、宣讲,将党史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微故事”,相关成果入选湖南教育电视台百集纪录片《百年党史“潮”青年》,成为重庆取景地唯一讲述人,实现“青言青语”的跨圈层传播。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阅影传书读书月”活动。校方供图

学院还打造了“青年红色根据地”电台,以音频形式传递学生观点与情感,讲述红色故事,构筑思想交流与价值共鸣的青春阵地。同时,开展“材料强国”故事汇活动,由学生主讲材料学科前沿进展与科学家事迹,在朋辈叙事中激发专业认同与报国志向。

青年榜样青年学

构建朋辈引领成长链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着力构建“身边人讲身边事、榜样者引领后来人”的朋辈引领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榜样选树与多样化的朋辈互助活动,将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的育人实践,构建浸润式成长激励体系。

学院学生主导编撰《一起上学去》新生手册,助力新生快速融入大学生活;制作原创材料科普游戏,以趣味互动传播专业常识。在榜样选树方面,学院持续打造“材师风范”“材子榜样”“校友风采”“学长学姐说”等专栏,并开展系列“晾晒比评”活动,如团支部书记基本功大赛、十大才子评选、学霸寻访、最美笔记展示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材子月报”、年度表彰等,营造了“优秀吸引优秀,优秀带动后进”的浓厚氛围。

新生体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原创的材料科普游戏。校方供图

此外,学院“榜样团队两江行”组织师生赴两江校区开展交流,重庆理工大学“青年红色根据地”宣讲团亦荣获团中央“优秀团队”称号,榜样引领的辐射效应持续扩大。

青年玩转青年趣

数字技术赋能思政创新

当思政课遇上沉浸式情景演绎,当传统节气变身AI海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让青年用自己热爱的方式,重新定义思政教育的新模样。

在内容创新方面,学院策划师生共创AI课程思政案例大赛,一次性征集到300余个生动的思政案例;开设“材子书影评云展览”专栏,收录学生AIGC创意作品,推动纸质阅读与数字创意双向赋能。学院学生团队运用AIGC技术,设计“AI二十四节气”系列海报,将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融合;创作《材料强国·为国铸剑》AI思政短片,再现材料发展史与科学家精神;推出大量AI插图、海报、条漫等,提升公众号推文质量与吸引力;创作的考研助力MV《逐梦材料人》、AIGC作品集锦《智慧春晚》等作品,以技术传递人文关怀。

学生进行沉浸式情景演绎。校方供图

学院还将思政工作融入互动体验,通过沉浸式情景演绎、微结构摄影大赛、“阅影传书”评论大赛等趣味活动,构建融理想信念、专业教育与文化素养于一体的育人场景,让青年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实现“育人”与“自育”的统一。(晏红霞、李相宜)